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中,以研究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的过程已经成为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这条思路已经将研究性学习课程延伸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形成“问题教学”思维。  相似文献   

2.
幽默笑话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是互相依存的两种学习方法。提倡探究性学习,重要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引领他们亲历学习实践,亲历知识建构过程,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接受性学习,就在于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对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探究难以解决的问题,作必要的讲解,以提高学习效益。因此,实施语文课程改革,须正确处理“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关系,坚持互为补充,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唐运春 《双语学习》2007,(10M):18-18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行为,它与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学习结果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21世纪一个追求创新和超越的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规格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强调,学生学习方式需从传统的、被动的封闭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发现探究性学习。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扬学生合作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谢艳花 《中学文科》2009,(13):29-29
语文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课改的核心因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让学生乐学语文。因此,教师在实践课改的过程中,除了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外,更应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认真研究和探索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适应课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积极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增进学生创造才能为主要方式的探究性学习已经开始普及,但学生的探究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怎样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是每个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惠明志 《语文天地》2013,(20):24-2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和学习方式。"因此,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形式上和传统教学有本质区别: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自主”即主动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主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探究性的学习就是要求学生把人生、自然与社会作为学习探究的对象,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学生要“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明确地指出了学生的学习应是自主的学习,而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好方法就是进行合作学习。但是如果在课堂上一味地放手合作,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显然是不能有好成效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以转变新的教学方式为主要目标之一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孜孜探求而又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已摆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语文教学基本理念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放到了语文教学的熏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即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那么在低年级,如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可见,探究性阅渎是新课程环境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索研究的方式进行自主地阅读。在这种阅读方式中,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探求知识的方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渎的能力呢?下面结合有关的教例,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启发多方向、多元化的解读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最新学习理念。这一理念改变了原来的“知识本位”为“以人为本”,关注的焦点从“知识习得”转到了“人的发展”。这既是对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过去教师在教学中喧宾夺主。越俎代庖。包办代替,请君入瓮。现在,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第四个年头。教师努力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进入教材,发现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探讨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不小的进步。然而。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育者必须放下手脚。这就要求教者明白“自主”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初中思想品德课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最终目标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上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阅读,这是新课程改革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实践这一课题?本文试从学生阅读的心理特征这一角度,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许多理念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便是积极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即要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同时,聋校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对探究性学习做出了这样的表述:“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更新理念,转换角色,让学生以探索和研究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语文学习,主动获取语文知识。小学语文学科对学生来说,是一门能够让他们参与其中的、充满着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将教学过程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积极探索,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可以说,探究性学习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到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总目标中又提到学生应“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我们提倡教师运用探究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语文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