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摹状的运用     
在小学课文中有一种修辞手法用得十分普遍,那就是摹状。摹状是把事物的声音、颜色、形状如实地直接描摹出来,给人一种鲜明的印象。摹状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 一、摹声:摹声是用象声词来描摹事物声响的一种摹状。如  相似文献   

2.
正象声词,又叫拟声词,是模拟某种声音的词。在句子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象声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人物的心情、动作的状态,使读者产生联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怎样让象声词走进作品,增加文章的表达效果,使得文章的表意更为准确呢?一、阅读教学中要真诚关注象声词小学语文教材,不少课文就含有象声词。例如:"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草原的早晨》)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只见它们用脚蹼往身后拨水,身子轻快地向前滑行。(《鲁班和  相似文献   

3.
象声词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摹仿人或自然界事物所发出的声响而构成的词叫做象声词。所谓象声,正如王力先生说的“不一定把声音摹仿得很象,只是习惯上这样说,大家心里上也觉得颇象就是了。”这是因为人或自然界事物所发出的声音,不一定完全符合语言的语音系统。就汉语来说,人们在摹仿某种声音的时候,为了使其适合汉语的语音系统,即适合汉语语音声、韵、调的结构规律,不得不对所拟的声音加以改造,而取其“近似值”。如哼哼叽叽、呜里哇啦、叽叽喳喳等象声词,是对人所发出的声音的摹仿;哗啦、嘡啷啷、滴滴答答、噼里啪啦等象声词,是对自然界事物所发出的声响的摹仿。这些摹仿只能是客观声响的“近似值”。  相似文献   

4.
试论古代汉语象声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象声词,是指描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一类词。茫茫宇宙,会发出声音的事物正多,各种声音难以数计,因而从理论上讲,摹拟这些声音的象声词也应该是无限的。不过从与人类社会的相关性和文字记录的局限性来看,并不是所有声音都能进入词汇的,尽管如此,世界上各种语言中的象声词的数量也是多得无法估量的,当然汉语(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也不例外,只是我们对于象声词的研究至今还很不够。五十年代,语言学家才开始注意到象声词,他们或者把它当作虚词,算作叹词的一种,间有把它归入实词,和形容词并作一类,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听潮》:“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课文对“拨刺”没作注释,《语文教学通讯》刊载的《〈听潮〉备课指要》,把“拨刺”解作“象声词。文中指浪潮冲击岩石的声音。”《辞海》与《辞源》均把“拨刺”当作“象声词”。《现代汉语词典》和《中华大字典》也是这样解释的。看来,“拨刺”作象声词是无庸置疑的。但是。把课文中的“拨刺”单纯解释为“浪潮冲击岩石的声音”。未免失之偏颇。因为只把“拨刺”当成一种“声音”,学生会问:“声音”怎么能与“岩石的壁  相似文献   

6.
象声词,又名拟声词、摹声词,顾名思义,它乃是一种模仿、描绘人或事物声音的词。有的语法书,在谈词的分类时,未涉及它;有的语法书,如《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将它列入叹词,而安师大中文系编的《现代汉语》将“拟声词”作为一类,称它为特殊的虚词,并把它分为“摹拟人的声音的拟声词”——叹词,“摹拟事物声音的拟声词”——象声词。看来,也是将象声词(拟声词)归入叹词。  相似文献   

7.
巧用象声词     
象声词能形象地描摹不同事物的声音,用在文章里就如同给文章上了一套立体音响,使人产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如《海底世》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好像在打鼾。”句中“嗡嗡”、“啾啾”、“汪汪”,这些用来模拟事物声的词,我们称它们为象声词,本来我们对海底世界是很陌生的,由于作用上了这些象声词作具体描写,所以,很自然地就使我们对海底世界了深刻的印象。《海底世界》一文中的象声词真是不胜枚举。如:“乒乒乓乓”的打声,“唧唧啾啾…  相似文献   

8.
象声词是摹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如“砰、啪、叮当、哗啦、轰隆隆”等都是象声词。对于象声词的归类,汉语语法学界是有分歧的。有的把象声词看成是实词的一个小类,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版),有的把象声词看成是虚词的一个小类,如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有的则把象声词合并在形容词里,如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还有人把象声词合并在叹词里,如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把象声词、叹词台在一起,叫“拟音词”。  相似文献   

9.
第七册习作四要求:同学们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鲁班和橹板》这篇课文吗?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时,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这里面的"嘎嘎""、扑通扑通"都是象声词,人们读了就有如闻其声的感觉。请通过一件事的叙述,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下面的图例(略)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因为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一般都要加上引号。  相似文献   

10.
绘声传神     
传达事物的神韵得绘声绘形.绘形不易,绘声更难,因为声音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稍纵即逝. 一、用象声词忠实记录声音.  相似文献   

11.
象声词是摹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如“砰、啪、叮当、哗啦、轰隆隆”等都是象声词。对于象声词的归类,汉语语法学界是有分歧的。有的把象声词看成是实词的一个小类,如黄伯莱、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版);有的把象声词看成是虚词的一个小类,如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有的则把象声词合并在形容词里,如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还有人把象声词合并在叹词里,如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把象声词、叹词合在一起,叫“拟有词”。象声词到底是实词还是虚词?它是应自成一类,还是该合并在别的词类里?我们认为,象声…  相似文献   

12.
象声词,就是摹拟事物的声音的词。由于它“摹写听觉”,所以陈望道先生称它为“摹声格”。(《修辞学发凡》第95页)象声词究竟有哪些修辞作用呢?笔者以教学《小英雄雨来》为例,谈谈它的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13.
象声词是对声音的摹拟 ,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丰富的象声词 ,但是由于各自语言的特点 ,使得它们在使用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英语象声词的结构比汉语象声复杂 ,而汉语象声词的使用范围则比英语象声词广。  相似文献   

14.
象声词是对声音的摹拟,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丰富的象声词,但是由于各自语言的特点,使得它们在使用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英语象声词的结构比汉语象声复杂,而汉语象声词的使用范围则比英语象声词广。  相似文献   

15.
<正> 象声词是指用语音来摹拟事物或自然界声音的词。汉语的象声词丰富多采,历史悠久,早在我国古代作品中就有许多摹拟各种声音的词。例如《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尚书·益稷》“启呱呱而泣”,李白《送友人》:“萧萧斑马鸣”,杜甫《春宿左省》:“啾啾栖鸟过”。陆游《自咏》:“高枕静听棋剥啄”等等。发展到今天,它已成为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生本教育体系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七课《巴喳—巴喳》:穿上大皮靴在林子里走,巴喳———巴喳!“笃笃”听见这声音,就一下躲到了树枝间。“吱吱”一下窜上了松树,“嘣嘣”一下钻进了密林。“叽叽”嘟一下飞进绿叶中,“沙沙”哧一下溜进了黑洞。全都悄没声儿地蹲在看不见的地方,目不转睛地看着“巴喳———巴喳”越走越远。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理解文意。2.体会象声词能使文章生动有趣,令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作用。3.积累象声词,学习巧妙运用象声词的写作技巧。4.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教学重点1.朗读、表演象声词,理解象…  相似文献   

17.
摹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叫象声词。我们如果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象声词,就不难发现它所起的修辞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小音乐家扬科》中先后出现了七个象声词,现结合课文简析如下: ①他说:“妈妈,树林里在奏乐呢,‘噢咦’!‘噢咦’!……”扬科有时到树林里去采野果,他目之所见是树林里在奏乐,耳之所闻是“噢咦”、“噢咦”的乐声。这不正是扬科如痴如醉地酷爱音乐的形象化说明吗? “噢咦”!“噢咦”!两个象声词连续反复,突出了音乐的节奏感。两个象声词后再加上一个省略号,说明这乐声持久不息,也说明扬科听得久了,听得入迷了,乃至忘了采野果,空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三本通行《现代汉语》教材关于叹词、象声词的论述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叹词、象声词是实词。叹词只表示人类感情的声音,只能做独立语或单独成句;象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各种声音(不含人类感情的声音)的词,既能充当独立语和单独成句,还可充当一般的句法成分。"啊、嗯"等词为兼类词。  相似文献   

19.
象声词就是摹拟声音的词,也称为拟声词。象声词在小语教材中随处可见。如:“他每天天不亮就喔喔喔地打鸣”(《美丽的公鸡》),“啪的一声,豆夹炸开”(《植物妈妈有办法》),“导火线嗤嗤地燃烧。”(《英雄爆破手》)等等。这些象声词都是对客观声音的实写,能使语言形象、生动,给人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真实感。但有时候某些对象并无具体声音,或者根本不会发声,也仍用象声词来摹拟,同样能收到一定的表达效果。这就是象声词的一种特殊用法,我  相似文献   

20.
也许有些同学听过口技表演。一些口技表演者,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比如鸟叫啦,流水啦,风声啦,以及碰撞声、跑步声,等等。这种对声音的模仿,如果表现在文字上,大概就形成了拟声词。所以拟声词又叫象声词,它是用特定的读音对事物发出的声音进行模拟的词语,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比如我们常说的“呼呼的风声”“哗哗的流水声”“淅淅沥沥下着雨”,等等,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