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深入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思政的内涵,充分挖掘课程建设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以“数字电子技术”为例,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包含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竞赛3个方面,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合,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专业型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报检业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理念、硬软件和资源与《报检业务》的课程特点相整合,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开发教学资源,根据所授知识特点采用多媒体,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3.
唐鸣  冯旭芳 《江苏教育》2022,(12):56-63
基于数字土著一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知识资源适应学习者特点和“互联网+”为课堂带来“职业”感受性等数字化建设要领。借镜“新知识观”理论,从基础的关联和环境的建构两个方面,对高职行动导向教学系统数字化建设内涵进行解读,并从课程与课堂两者整体性探求数字赋能高职行动导向教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主要创新点: 1.“校企一体、多线整合”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创新 本成果突破了以往单线构建实践教学的思路,在理论上有创新.通过发现机电类专业岗位能力、课程、载体、实施策略的内在联系,将课程层级与能力层级直接关联、课程资源与实施策略协同构建,整合企业实训基地资源,将知识内容与技术、技能培养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场所相互融合,实现多线整合.  相似文献   

5.
网上课程中心是按照岗位要求组织资源,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虚拟的职业教育学习环境.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的问题,提出“一个门户模块+四个子中心模块”的网上课程中心建设模型,详细论述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地位和作用,指出资源中心是基础,应用中心是核心,用户中心是关键,运维中心是保障.各个模块通过门户系统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功能强大、实用高效的综合性课程平台.  相似文献   

6.
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泉 《考试周刊》2009,(21):16-17
本文指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教学;改变教师观念,进行课程整合;根据学生的特点实行创新教育,让学生突破自己知识技能的局限,成长为新式的独立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7.
高校三级资源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各类教学资源纷呈而出.本文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及其管理系统孤岛式建设现状,以及随之带来的资源共享难度大、资源使用率低、资源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面向用户,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数字化教学三级资源体系架构,以期在统一的海量资源存储和数据库全文检索系统的基础上,将各类资源按其特点及其对教学的支撑力度分级,构成通用泛性资源为基础,专业课程资源为集成,优质精品资源为精粹的金字塔型三级结构资源体系.文中详细分析各级各类资源的建设思路,探索基于全新的三级资源体系的教学应用方式,对比本校的应用实践效果,证明三级资源体系是各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先进计算产业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元数字场景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提出Python先进计算生态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方案。首先根据先进计算的需要探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其次重点从师资团队、课程群体系、课程群教学资源库、课程群思政元素库、“产教科融合、校地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高职教师的“双师度”概念,根据高职课程的性质与内容将课程的理论和技能各分成四个级别,高职教师按照其承担的课程分成了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教师需要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各不相同。“双师度”内涵的应用将为我国“双师型”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从如何开发制作开放教育学习者适用的课程教学资源的相关问题入手,重点分析和阐述了应该处理好的六个关系:面授资源与远程资源的关系、资源的全面性与适用性的关系、资源的系统性与模块化之间的关系、资源“以教为中心”与“以学为中心”的关系、静态性资源与动态性资源的关系、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双师度——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士明  张元 《职教论坛》2007,(6S):18-20
本文提出了高职教师的“双师度”概念.根据高职课程的性质与内容将课程的理论和技能各分成四个级别,高职教师按照其承担的课程分成了四种类型,不同考型的教师需要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各不相同。“双师度”内涵的应用将为我国“双师型”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是实现远程开放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证。如何以学习者为中心,科学合理地进行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如何使我们的资源建设更好的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本文结合目前网上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上资源建设的原则与标准,为实现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网上资源建设更有助于提升学习者对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模式的适应性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数字化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基础。中职教育核心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亦需要通过网上资源建设提高网络教学质量,进而带动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以此为出发点,本文从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必要性、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内容、网上教学资源建设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高校经管类课程自身特点,提出了“MOOCs教学资源+面对面课堂”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以MOOCs教学资源为基础,线上和线下教育方式相融合,提高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主要创新点:1."校企一体、多线整合"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创新本成果突破了以往单线构建实践教学的思路,在理论上有创新。通过发现机电类专业岗位能力、课程、载体、实施策略的内在联系,将课程层级与能力层级直接关联、课程资源与实施策略协同构建,整合企业实训基地资源,将知识内容与技术、技能培养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场所相互融合,实现多线整合。2.课程资源建设"虚实结合,以实为主"的思路创新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本科与中职、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旨在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加强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人才培养挑战传统教育的界点是“大职教”、多主体、多层级,而维系“一体化”的纽带是“二元体系”,其内涵创新更集中地体现在学历课程与技能课程、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通.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教学资源无论从其内容数量、媒体种类还是从其存储、传递和提取信息的方式等多方面都较之上个世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学习资源的可获得性和交互性的急速增长更形成了对现行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震撼性的影响.现在人们习惯将电子化的教学资源称为数字教学资源,按课程知识体系将数字教学资源整合处理后形成的一个互动化、多媒体化的共享式资源仓库就是数字资源库.  相似文献   

18.
根据“媒体理论”课程性质,文章提出运用概念图工具,重构课程知识结构,以微型学习理念为指导,采取师生共建模式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课程.从内容模块设计、导航设计、界面设计三个方面陈述网络课程框架.该网络课程的目的是为开展混合教学模式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网络课程从应用到特色的跨越,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网络》2012,(7):79-80
为了实现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的目的,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建设以高校师生为服务主体、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当前各高校信息化建设关注的重点。为此,本刊将继续刊载全国各高校建设教学资源的实践经验,并为资源共建共享提出建议,为高校的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一种数字资源评估体系,该体系设定专家评估子体系和学习者评估子体系两类子评价体系,分别从专家的学术角度和学习者的使用角度,对数字资源进行评估.专家评估子体系的评估模板和流程制定,通过应用DELPHI法实现.针时各类各门网络资源的不同,以同同异异原则,对同类网络课程评估标准固化,即评估模板同一化:而对不同类网络课程的评估模板,根据不同的数字资源及用户需要,其评估维度及其他评估指标,实现灵活定制.在确认评估模板后,专家对具体数字资源的评估,亦采用DELPHI法,线上实现.学习者评估子体系,通过采集和汇总学习者的主观评价以及基于资源平台的数据挖掘,综合分析实现.在此基础上,研发完成了数字资源评估插件工具,插件工具的推广应用,将为资源使用者、资源制作者、运营管理者和资源研究者提供有效指导和帮助,对数字资源的建设、制作、遴选使用和维护等工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