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四化”(情境化、深度化、活动化和自主化)策略,对“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教学进行思考、实践与反思,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当教学反思在四平八稳地作惯性运行,或是成为了教学时尚,都容易造成对“教学反思”的遮蔽,致使我们的“教学反思”在喧嚣与死寂之间游走。此刻,我们需要对教学反思的内涵进行重新审视与准确把握,以一种基于重构的深刻洞察、激扬的心态,更加自觉地“激活”教学反思中的“教学因子”,从而把教学反思这种“静态化”的理念具体化为“动态生成”的现实教学策略和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3.
聚焦学科核心概念“区域联系”,基于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建构单元教学,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探究了基于学科核心概念的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UbD理论,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应明确预期学习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规划相应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对教学实施进行实践与反思。教师要以学生的预期改变为导向,通过逆向思考进行教学环节设计,促进教师“为理解而教”,帮助学生获得持久的、可迁移的理解,探索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小结与思考”是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固定学习栏目,旨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科素养.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对“小结与思考”认识存在偏差,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现以苏科版七上第3章“代数式”中“小结与思考”为例,体现育人指向的教学设计为抓手进行教学改进,并思考改进策略:挖掘教材涵养资源,浸润学科文化育人;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建构进阶思维育人;实施教学多元评价,实践问题解决育人.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10月21日公布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这一方案的公布在全国引起了全民关注语文教学的热潮,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更多的思考今后语文该如何教、如何应考的问题;民众更多的在思考为何要大幅提升语文的分数。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意义非凡,因此本期特别选编两篇反思“汉字危机”和“口语交际”问题的文章,以期引起读者对语文教学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梁俊 《江苏教育》2022,(65):14-16
“真实情境”需要具有“真实性”“学科性”和“任务性”。“表达与交流”是一项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需要创设“真实情境”触发学生交际动机,唤醒其作者意识、读者(听者)意识和目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挖掘社会生活情境”“提炼文本情境”“创设拟真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思考、实践、反思,帮助学生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教育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审视与思考,有三个要素:一是反思过去,二是反思自己,三是批判性思考。教育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网络博客的兴起更是为一些教师教育反思的发表提供了很好的园地。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信息时代中学化学学科开展“e 学习”项目的背景、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的目标、预期的效应、需要开展的工作、结合自身实践经历与反思,对项目开展的落实与推进提出理性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探索生命的本原”教学主张为例,阐述教学主张应体现“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教”等生物学教育本原问题。加强理论研修、立足教学实践、深入反思研究是教学主张凝练的重要手段,旨在促进教师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视角重新思考学科教育,不断升华个人教育思想,追求教学主张内涵的真善美,发展教师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教后反思”的目的就是通过自我 评价、自我质疑、自我完善来提高自己的 教学素养。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把它当 做一项教学业务常规来对待,坚持对每 一课都要进行“教后反思”。 教学过程应包括“备课”“说课” “上课”和“教后反思”这四个环节。 “教后反思”是对“备课”“说课”“上 课”的回顾、思考和修正。它是一个以新 课标为准绳来确认和分析教学活动中的 成败得失,并制订出改进方案的过程,因 此能促进我们对新课标的认识、理解和 实施。 一、…  相似文献   

12.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真实问题驱动下主动学习,培养高阶思维、提升核心素养,让学习真正发生。项目化“教”与“学”的互动是深度学习的落地途径。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知识和素养落实确立项目教学目标,基于驱动性问题解决确立项目教学流程,基于互助合作和评价反思的深度学习模式实施项目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改进、形成成果,能有效提升复习效率,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三学”课堂这一诞生于一线教学实践的理论甫一问世,就得到了初中数学教学同行的热烈欢迎.对“三学”课堂的理解与实践,关键在于从理论上建立起对“三学”课堂的正确理解,在实践中形成关于“三学”课堂的具体教学策略.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要以“学材再建构”为基础,要以“学法三结合”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保证,要以“学程重生成”作为评价“三学”课堂教学理论是否落地的重要指标.“三学”课堂视角下数学教学设计策略可以浓缩为:教师重点分析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思考如何通过学材重构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素材,思考如何通过学法优化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程,最终结合“三学”课堂的基本要求去评价、反思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有专家指出:“反思是行为主体对自身、对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的主体认识的再认识。”把教师本人的教学实施过程与教学设计比较,将课堂中出现的与教学目标的差异以及今后需要改善的地方描述出来,这是教学反思的一个方面,但这还只是处于一个低层面。真正的反思,不仅要对教师采取的那些教育或者是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与实践”栏目将学科知识融入生活情景、生产实际、科技情景等真实情境,将学科的“惰性知识”转化为“活性知识”,既体现了新教材化学教育的价值观,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学科视野,对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增进跨章节、跨学科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以“认识元素周期律”为例,反思“研究与实践”栏目网络课程的开发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积极意义,呼吁化学教师关注该栏目网络课程的使用,让教学凸显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笔者参加“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第八次课题会的反思文章。在第八次课题会上,来自浙江的李柏青、何豪明、黄显忠和朱成万四位老师分别上了“数学归纳法”(第一、第二节课)和“直线、圆的位置关系”(第三、第四节课)四节研究课,引发了参与者的讨论与思考.基于对课堂小结的反思及其教学内容的重新认识,对四节研究课的课堂小结做如下反思性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7.
以“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为例,论述如何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经历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的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闫艳 《山东教育科研》2013,(14):38-40,45
基于对一堂初中语文课的思考,本文提出教师应以研究的精神和研究的态度进行各项教学活动.即“研究性教学”。并借由对相关问题的思考进一步把握研究性教学:什么是“研究性教学”:如何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是研究性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过程应是研究性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对教学内容、教学反思、教学行为的研究。以期通过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发展的促进者和成才的引导者等角度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审视和思考。时至今日,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已为中外教育界所认识。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中国学者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不愿、不能或不善于进行反思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到目前为止,教师的反思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鲜有切实可行的反思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发展的促进者和成才的引导者等角度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审视和思考。时至今日,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已为中外教育界所认识。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中国学者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不愿、不能或不善于进行反思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到目前为止,教师的反思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鲜有切实可行的反思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