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极为重视的第四个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让中国人"自信"的"文化",中华经典诵读是深入学习、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是培养、提高文化自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其教学的普及与提高可更好地推动全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助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学习,培养与提升全民的文化自信力。本文以《国殇》诵读教学的设计策略及教后反思为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核心素养四个方面之首即“文化自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可以从文化知识、文化情感和文化意志三个方面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并通过三种策略:以大概念思维构造文化主题单元、以主问题话语导引文化学习过程、以真情境形态展开文化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版课标的修订,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分别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有层次、有重点的,顺序是不能随意调换的,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文化自信。如何在语文课程中凸显文化自信,传递文化自信,进而培养文化自信?这个问题引发了众多专家、教师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有其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历史学科涵育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为: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发展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历史学科涵育文化自信应注重设定教学目标,明确涵育学生文化自信的“行动路向”;突出问题导向,激活涵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思辨探究”;创设情境教学,营造涵育学生文化自信的“学习场域”;注重科学评价,提升涵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中,将西方文化的导入策略融入"听"、"说"、"读"、"写"四项英语专业基本技能中,可以激发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的自信,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素养,培养出兼具较高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英语基础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6.
弋英 《中国教师》2023,(6):62-63
<正>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的学科,它在涵育学生文化自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无法替代的作用。高中历史教学把涵育青少年文化自信放在重要位置,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历史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文化自信,肩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要求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活动四个方面开展文化育人的实践,担负起课程文化育人的责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党中央提出的第四个自信,是党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具体表现为: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陈著行 《学周刊C版》2019,(7):162-162
中国书法是以文字为创作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门类中非常少有,也是中华"四大国粹"之一,书法进课堂体现了国家重视书法教育的理念。青少年通过对书法的学习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波 《学周刊C版》2020,(2):50-50
文化自信是国民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可,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扬者——语文教师,在培育高中生文化自信方面有着重要且独特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应从学习欣赏、有效训练、实践活动三大视角着手,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本科生的必修课之一,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课程。构建课堂、校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能够增强这门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且能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史,认知"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张丽 《亚太教育》2024,(3):99-102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己文化价值的总体认可和充分肯定。在初中英语课程中融入文化自信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跨文化语境中理解和感悟中外优秀文化的内涵,还能帮助其形成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教师可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比整合教材中的中外文化内容、结合时事热点拓展教材主题、学科融合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等方式,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37):33-34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及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和积极践行,并对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高中语文教师有着传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古诗词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但是传统高中古诗词教学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教学观念陈旧、诗词鉴赏模式化以及忽略学生的情感等,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还会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从多个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达到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如何体现、落实非常重要。基于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属性定位,需要在教学中将“文化自信”的落实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关联起来。具体途径是,在诵读中品味文字、在讲述中读活文章、在思辨中感受文化,通过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体悟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感受文化魅力,将文化自信悄然落地。  相似文献   

15.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文化自信,信任文化自我。中学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信任,文化自信贯穿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在道德建设和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文化自信的渗透,中学历史教师应结合历史,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建立学生的文化信任,认真分析传统文化,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建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要求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民族文化背景下的高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四个策略,一是要有文化自信,二是善于进行文化对比,三是具有开放的文化心态,与时俱进,四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对话。最终目的使英语学习成为大学生学习外来文化、观照中国文化、融合不同民族文化、形成全球化视野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认为“核心素养”体现在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维度。对于语文课程而言,教师应基于这四个维度,立足语用,搭建思维支架,创设体验渠道,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提出,凸显了文化底蕴。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基础和源泉。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迈进的发展进程中,文化自信吹响了文化大发展的号角,大国的崛起与文化的兴衰密切相关。建设文化强国离不开文化自信,伴随大国崛起的必然是文化复兴,文化复兴基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既要摒弃妄自菲薄也要警惕妄自尊大。  相似文献   

19.
廖芳华 《英语教师》2023,(17):134-137
阐述文化意识。结合教学实例,探索如何通过优化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出通过小组讨论、情境设定、任务驱动和即兴演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边界意识、文化交流意识、文化自信意识和文化发展意识,从而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兴发文化自立自强的坚定思想。认为文化意识应在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提升的过程中得到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这一任务群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是一项参与、体验、探究的实践性活动。该任务群在教材中主要体现于普通高中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该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