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是实现乡村整体振兴的重要路径选择。以新内生发展理论为切入点,发现当前的乡村仍存在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群体有效参与不够、文化认同感偏低等困境。而职业教育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资源,能够有效推动人力资源供给,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激发群体有效参与,为乡村人才振兴增添内源动力;提升乡村文化认同,为乡村人才振兴筑牢精神家园。在具体推进策略上,职业教育应以供需匹配为基础,优化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涉农专业集群;以有效参与为关键,深化职业教育赋能乡村自治、德治、法治;以唤起认同为纽带,强化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文价值引领。这样既能解决乡村的内生发展困境,也能为职业教育拓宽大有可为的天地。  相似文献   

2.
分析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发现,职业教育通过“人才赋能”“科技赋能”“品牌赋能”“文化赋能”“孵化赋能”等多种方式助力乡村产业旺、人才聚、文化兴、生态优、组织强,破解乡村振兴道路上面临的现代农业人才不足、产业基础不牢、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特色民俗文化与乡村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等难题。职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将自身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优势、与地方经济具有天然联系的优势和良好的就业升学优势等,转化为强有力的助力乡村走向振兴的效能,以一种重要参与力量的角色建设乡村学院、开设涉农专业、组建研发团队、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为乡村输送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人才,研发现代化小型农机具,创立乡村特色品牌,挖潜、激活乡村民俗文化,孵化创新创业载体、主体等形式全面提高乡村的发展质量,实现乡村振兴的大提升,切实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创收、乡村繁荣。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工业化的高速发展聚集诸多农村青年,传统农村逐渐式微,呈现边缘化、空心化、老龄化态势。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我国最具“乡土性”的农村社会发生蝶变,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开始回流。其中,返乡青年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成为解放乡村生产力的实践者、优化乡村治理的创新者、建设乡村文明的引领者以及提升乡村幸福的参与者。基于此,当前大力吸引乡村青年返乡建乡,充分唤醒其主体性、发挥反哺作用,对于激发乡村经济新动能、焕发乡村振兴新风貌、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青年大学生富有朝气,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并具有创新意识,引导和鼓励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和活力。然而,吉林省青年大学生的返乡意愿不足、高校的管理角色缺位、乡村整体环境不能适应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等客观因素,使得吉林省青年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存在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需要从学生、高校、社会三方面相对应地构建机制,并探寻更好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形成产业兴旺、生态良好、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大力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是助力农业人才振兴的重要途径。广西成立了国内首家现代青年农场主学院,发挥了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本文结合广西现实发展背景,阐述大力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的现实逻辑,比较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各地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的若干典型模式,总结了广西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的做法和经验,以期为各地区开展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共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6.
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振兴中能够提供专业服务、减轻政府负担、弥补政府失灵和发挥各类人才的价值,是乡村振兴中独特的建设性力量。以F基金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参与南峪村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表明: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通过与政府、农民合作社、村干部和村民等多元主体建立互动关系,获得基层政府政策支持、乡村自治组织接纳、农民合作社补充和村民的信任等合法性资源,整合多元力量推动了南峪村的经济发展。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治理,显著促进了外生型社会组织与乡村内生动力培育的融合发展,提高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力量,职业教育承担着产业兴旺的"奠基石",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者"和乡风文明的"内生力"四重角色.但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依然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力资本存量减少、制度支持与保障不足、多元主体参与"碎片化"等.职业教育需要认清自身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奠定职业教育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基石,健全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开发服务乡村的精准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立外引内培的乡村职教人才支撑机制等措施,担当起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应有职责.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人才资源是乡村发展的第一要素,高职院校学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就业意愿总体处于低位,而期望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的意愿却很高。文章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因素,提出采取应用场景分析、不同激励措施,为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制度环境的策略,从而有效引导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但是乡村人才严重不足。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乡村振兴若要与脱贫攻坚无缝衔接,实施人才振兴战略是根本所在。以乡村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乡村人才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人才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解决乡村人才问题迫切需要乡村大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不断完善人才引育和支持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注入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面临乡村产业融合度不高、乡村振兴人才供给不足、乡村文化建设力度偏弱等诸多困境。据此,文章提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职业教育助力探索乡村特色产业、职业教育加强人才供给、职业教育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教育帮扶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职业教育帮扶是乡村教育振兴的主要内容,更是教育振兴乡村的重要载体。在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新时期,研究职业教育帮扶振兴乡村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文章以黔S学校为个案,分析该校围绕区域社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设置专业群、精准招收及帮扶弱势群体及家庭经济困难等农村特殊困难学生、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乡村产业振兴应用型人才、促进教育振兴乡村的经验。个案实践创新的社会主体参与帮扶,“智志双扶”帮扶方式方法以及招生、助学和专业培养一体化帮扶路径等职业教育帮扶振兴乡村模式,对我国乡村教育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国际减贫事业发展等都具有启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乡村振兴及乡村新发展,需要投入足够人才,以满足逐渐变化的乡村发展环境。广大青年作为具有创造力的生力军,势必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所作为。基于此,各教育主体应当加强基于乡村振兴的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以激发乡村青年时代自觉,增强乡村青年实际能力,推动其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高素质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力的中坚力量,对于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系统梳理湖北省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具体成效及现实困境,目前湖北省乡村振兴存在着人才吸引力不足、人才培养能力不高、留才引才较难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让乡村人才为乡村振兴赋能发力,需聚焦顶层设计、乡村人才培养体系、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等关键领域,打造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湖北品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乡村文化振兴事业面临缺乏扎根乡土的优秀文化人才、缺乏公益性专业化的文化产品供给主体、缺乏对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应用、缺乏立足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众多限制。高等院校所具有的知识、人才和资源优势使得高校天然地成为了可以补齐乡村文化振兴“短板”的重要力量。而且,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也是高等院校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拓展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对高校自身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推动高校参与乡村文化振兴,还需要在校地合作机制、财政激励机制、社会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和改革。  相似文献   

15.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数量足、质量优、结构合理的人才。目前乡村人才振兴面临人才数量不足、培养质量不高、专业结构失调等问题。基于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确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乡村社会等多主体参与、多重保障共建的制度逻辑,并分析各主体的功能职责,提出重塑政府责任、加强校企合作、引导乡村人才回流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亦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作为与乡村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是开发乡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形式,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江西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调查发现,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办学条件、管理体制和乡村人才供需矛盾问题亟待破解,具体表现为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布局不均衡、乡村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社会生态相脱嵌等多维困境.为此,针对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及管理体制问题,需要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提质工程,同时以推进科技学院建设为切入点,统筹解决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等问题;破解乡村人才供给矛盾问题需要对乡村人才供给与需求开展调查,在此基础上启动乡村人才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工程,实行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全方位地服务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7.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关键靠青年。乡村振兴战略为高校青年提供了实践育人的方向,志愿服务赋予了高校青年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途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助推乡村振兴,通过“三下乡”和“返家乡”等社会实践,能够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8.
袁婷 《成才之路》2024,(10):53-56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已成为高校面对的核心课题。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助于加快乡村人才振兴。新时代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应注重讲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内涵和现实意义,培养具备新思想、新观念的乡村振兴建设者,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继续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乡村教育振兴的新发展目标,相较于传统“单数质量”式乡村教育发展过程而言,高质量发展涉及的是“复数质量”式教育振兴所形成的“大质量观”。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在教育议题上从乡土建设走向高质量乡村振兴、在教育空间上从城乡分离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教育文化上从“离农”走向“为农”的整合。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振兴更加注重“育人”“终身”“智能”“质量”等内容,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助力乡村社会整体性发展、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促进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此,应通过构建城镇村一体化教育体系、打造数字化乡村教育链、培植乡村师生文化自信和认同等路径,加速推进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振兴。  相似文献   

20.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必然需要,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是乡村教育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问题流、乡村教育政策实践积累和变迁的政策流、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教育公平内涵深化的政治流三流耦合的结果。基于相关政策文本发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目标定位是发挥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与智力支持作用,参与主体是以内部主体为主形成发展协同力,施策内容是聚焦在乡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施策方式上偏好运用能力建设工具。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可从政策议程维度激活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从政策要素维度挖掘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内生发展实力,从政策工具维度培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内生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