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学校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它常常对学校的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重视特殊教育学校的化建设是特殊学校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美国学华勒指出:学校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化。学校化形成的来源之一是年轻一代的化,之二是成人有意安排的化,前由学生群体中的各种习惯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受影响而产生的情感心理和表现行为等构成的,而后则代表了教师的成人化,由教师群体的各种习惯传统、规范准则、价值观念和心态行为等组成。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为它不仅涉及人的行为,而且从价值观这个层次引导人、培育人;它不局限于规范人的行为,而是智能发展的超越,以意蕴深邃的民族精神润泽人,促使学生形成追求卓越的健全人格。学校文化对于学校特色的形成,对于校长的管理思想,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的天性起点非零,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向上性,它集中表现为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感悟的、情感的、自调节的和创造的高级本能。作为人之集约化和职能化的成长环境的学校教育,为了要发挥其功能的最大值,其任何行为均应是推动、保护、激扬学生的学,最大限度地形成和依靠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5.
在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学校管理中,学生辅导工作已基本实现了制度化和规章化,它与学校行政、教学一起形成了一个现代学校管理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国许多学校正在开展心理辅导实验,但对于辅导的行政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必定影响到辅导工作在学校的健康开,美国开心理辅导工作的管理体制,对于我国现在和今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这项工作有十分重要的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潘小明  严薇 《上海教育》2004,(8S):86-88
关于学校化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经掀起了一股热潮,中外学给予学校化的定义也有了不少版本。一位美国学将学校化定义为:学校的历史、使命、物质环境、标准、传统、价值观、办学实践、信仰、假说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的且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指导学生个体或团体行为以及理解校园内外一些事件、行为提供参考框架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塑造和谐的学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化是教师、员工、学生、管理共同形成的一种群体化。学校化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化素养。在学校管理中,学校化的价值是极为重要的,学校化作为一种“深层管理”,是对师生的一种“软约束”,它是常见的“硬管理”所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学校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价值,塑造和谐的化,提高学校效能。  相似文献   

8.
《四川教育》2005,(11):14-15
学校化是学校全员的价值认同、精神追求和行为模式.它犹如神经系统对学校群体的精神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历史积淀、环境资源、思维方式等不同,学校化构建的策略亦有差异,学校化因之而摇曳多姿。 作为和谐发展组织和个体的一种不可替代的长效力量,学校化表征着学校实力、磁力、张力和个性。以时空拓展培育生命个性尽放的生态环境。以智商情商联动融合构筑学校化力,以化厚积和品质历练增强学校发展力……培育适宜人的生长和发展的学校化,校长们渐次亮开眼界和胸怀。[编按]  相似文献   

9.
刘建始 《天津教育》2004,(10):20-22
真正意义的校园化是历史与现实结合形成凝聚力,融入学校机体而形成的一种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信心和精神,它激励校园人得以发展。我们提出了学校的教育思想:用校园化铸造生命活力,提升道德水准,体现人生价值。校园化需要经过长期的追求、提炼才能形成。一旦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观将融入学校每一个层面,熏陶师生,形成巨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推动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校化是对社会整个群体已经形成了的或正在形成的行为、习俗、思维、艺术、道德、法律等特定的模式。以及人们的观念、态度等社会化反复选择、提炼后加以吸收和整合。并融合了学校中教化和张扬个性特色的一种化结构。它是学校教育内在本质和存在方式的集中表现,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1.
杨彬 《天津教育》2009,(1):37-38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亚文化和表征。学生体认并践行的文化中蕴含着青少年所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经验和行为方式,是“个人社会化”的必要途径,不了解学生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形成规律,不知道如何规范和引导学生文化,而孤立地谈学校文化建构,只会使学校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化、口号化,难以激发起学生对本校文化的自觉认同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2.
车间化学校是形成知识、技能、劳动产品三种教学成果的学校.它体现了中职学校的本质属性,符合人才市场和学生自身两方面的需求,凸显了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利于形成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车间化学校应该成为今后中职学校发展的目标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高岚岚 《上海教育》2006,(6A):59-59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它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将会对校长办学行为和员工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凝聚、约束作用。它是一种动力,更是一根纤绳,引领着全体师生和员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化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所学校的历史积淀,记载和延续着学校的化生活和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发展是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品格的过程,是学校化的传承和开拓。学校化体现了学校的目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校风学风以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师生员工之中,虽然看不见、  相似文献   

15.
程善峰 《江苏教育》2006,(3A):22-23
一、智慧源于化 “一流的学校靠化。”化是一片土壤,学校一目.形成自己的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迅速成长。哪怕一拨又一拨的人从这里离开,他们带走的仅是个人的智慧,却带不走学校特有的化,只要这片土壤存在,就会有更多的教师从这里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6.
校风是衡量学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在共同的目标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集体努力而形成的一种风气。校风包括学校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校风的物化具体体现在校容、校貌和校纪上。良好的校风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会对全体师生产生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行为作风适应它的要求,自觉地抑制和改变自己那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和作风。因此,培养优良校风,是加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怎样培养和树立优良的校风呢?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学校化 1、学校化是学校的实际存在。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化就是学校本身。即使是一所新建的学校,在它还处于蓝图阶段时,其办学目标的定位就已经存在了。化先于这所学校的物质存在而诞生。对于个体而言,只要你对一所学校有所感知,其化就对你发挥作用,学校的办学特色、校风、学校精神等,都会使你对这所学校产生一种或积极或消极的期待,学校与个体的化互动,便已开始。因此,学校化是先于学校成员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我们把学校内学生文明行为的生成当作学校的研究课题,并形成我们自己的一套学生文明行为的生成模式,从而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学生,形成学生“人人懂文明,人人讲文明”的学校文明氛围,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化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产物,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校园化渗透在教育手段、精神氛围、管理方式、课程内容、物质环境以及学校成员的实践等范畴之中,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里每个人的行动、思想,并造就了每个人。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校园化建设深刻体现着学校管理的办学理念、育人思想,它是学校得以自存、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建设时期,各种化思潮和社会思潮对校园这方净土的冲击日渐增大,学校管理只有立足校园化建设,对青少年进行卓有成效的人教育和精神熏陶,弘扬社会的进步化,才能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本认为,学校化的根本就是组织化。学校化的表象是学校中大多数人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其核心是这些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学校化建设过程就是对学校化的诊断与改造过程。分析教师行为要深入到“内隐规矩”与“内隐概念”层次,还要深入到学校组织化。进行教师行为的诊断与改造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师司空见惯的行为与现象入手,引导教师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