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深度阅读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且能让学生能够深刻感知文学美感、人文价值的阅读形式,重视的是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深度阅读教学改革,以便稳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将从以问题引领学生积极思考,深化学生阅读感悟;以写作引导学生解构文本,丰富学生阅读理解;以表演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丰富学生亲历文本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实现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2.
写作过程是感悟——情感反应——形式表达的过程,感悟和情感反应都需要平时的阅读来促成,形式表达的方法则需要从课文中汲取。读写结合,尝试写批注,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自由感悟;进行仿写,从课文中获得写作素材和方法;走出文本,延伸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固然需要披文入情,但也不能忽视"知人论世"。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欣赏文本时,要真正吃透文本的应有之义或言外之意,往往离不开写作背景资料的辅助。如何运用写作背景资料辅助文本解读,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从朗读感悟,进入角色,文本补白,感受形象四方面结合实际课例论述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感悟.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改革和建设之一.文学课程是使英语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应用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欠佳.从试卷和毕业论文不难看出,多数学生在英国文学考试中理论知识掌握得尚可,但运用理论分析作品的能力普遍较差.在毕业论文写作时,多数学生只是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不具备独立地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这与文学课的教学内容仅强调文学概况,忽略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等内容有关.因此,英国文学课在重视文学概况教学的同时,应该重视并加大文学理论内容的教学力度,使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有关信息和资料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去质疑,去发现,使阅读的过程真正成为阅读主体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成为阅读主体深入文本进行体验和感悟的过程。这样,学生既能培养个性,又可以提高文本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停留在形式上,更不能漫无边际随心所欲,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创造性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进入学习的三重境界:乐学——善学——思学。这需要教师具有科学构建自主性学习的策略。我认为,这科学性包含两方面:教师引导的科学性和多元化评价机制,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成…  相似文献   

7.
<正>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核心,"读中悟写,课堂练笔"则成了言语实践的有效形式之一。读中悟写,核心在于"悟",即在阅读理解中不仅感悟文本蕴含的丰富内涵,更要感悟文本的写法之妙,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积累。课堂练笔,强调的则是模仿与运用。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教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  相似文献   

8.
抒情散文写作除了要懂得内核的"情"与形式的"活"这两个要素外,更在于写作实践中引导学生将这两个要素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阅读感悟,需要学生能够真正而有意义地读起来,需要学生通过读进入教材文本的境界。教师则有必要思考让小学生读中入境的相关问题,也只有将这样的问题思考成熟,学生才能真正阅读感悟甚至是创新意义上的感悟。  相似文献   

10.
深度阅读,是指个体在阅读文本中,能够潜心会文,对阅读材料有更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即能对文本加以个性化的、合理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文本,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感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以苏教版三上《哪吒闹海》一课的教学为例,阐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Despite instructors' belief that class readings are integral to the learning process, only 20–30%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omplete required readings. Failure to complete course reading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declines in exam and research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first offers a brief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why students do not complete course readings: 1) unpreparedness, 2) lack of motivation, 3) time constraints, and 4) an underestimation of reading importance. We then identify approaches that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ad, enjoy reading, and develop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shown to improve learning.  相似文献   

12.
香港与内地的香港文学研究 ,不自觉地形成了互相竞赛的局面。有了各种资料选、作品选和《香港文学史》一类著作 ,再加上以往在香港文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香港文学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的建立 ,已逐渐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数学阅读与一般文字材料的阅读不同,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使他们正确地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教育名著导读课是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师范专业中广泛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教育名著往往浓缩了特定时代的教育精华,探讨了人类教育中最本质,最普遍的问题。因此,阅读教育名著对于每一位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理论研究人员和实践教学工作者都是不可逾越的一门必修课。高等院校师范专业开设教育名著导读课,对于即将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上好《导读》课关系到高等院校师范专业未来的发展。如何上好导读课?教育名著的选读、解读、阅读、讨论就成为四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文本解读活动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形式,师生对文本言语和意蕴能否作出深度的体验及挖掘,可以说是文学教学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中学语文课上的文学阅读相对于一般人的文学欣赏而言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规定。该文针对当前文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文本解读方面的问题,指出教师只有在语文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下,立足人文立场,用全新的解读理念,多维的解读视角,开拓的解读视野,灵活的解读方法重新审视体味我们的语文教材,才能让我们的文学课堂同时体现出“文学”和“语文”的本色。  相似文献   

16.
英国文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最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把它列为英语专业知识主干课程。新大纲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语言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与分析英国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由此可见,学好该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在高校中文系文学课上出现了师生间阅读对象不一致的现象:老师对阅读对象的要求是偏向古典、高雅、文字文本,而学生则对现当代作品、大众文学、文字文本与视听文本相结合的接受方式情有独钟。这种现象主要是师生成长的环境不同造成的。针对这种现象本文认为解决的办法在于:师生应在平等的氛围中加强沟通、交流,进而加强学生阅读过程的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18.
李冰 《中国德育》2007,2(6):28-31
公民阅读课程通过编制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尤其是道德发展规律和特点的阅读材料,并进行适当指导,使学生提升公民角色认知、拓展公民知识视野、强化公民意识。公民阅读课程开发应基于文学启蒙理念以及对公民素质内涵和结构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阅读课是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在阅读课中正确运用阅读技巧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许多学生在上英语阅读课时只是追求做阅读理解题的正确率,而忽略了阅读技巧对阅读效率的关键作用。因此在英语专业阅读课中开设阅读技巧课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有必要的。英语教师应全面了解阅读技巧教学的意义、目的、任务和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推动英语专业阅读技巧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General education classes involve extensive course readings. College instructors have a limited time to cover every detail of the materials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learn in class; thus, they expect students to learn through course readings. However, many college students demonstrate a low level of engagement in course reading tasks. Existing research has reported that most college students do not complete their assigned readings or they only engage in shallow levels of reading such as skimming and literal comprehension. Despite this negative phenomenon in college, a lack of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to promote reading engagement in college classroom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college instructors with practical guidance on using Web 2.0 tools to enhance student engagement in this task. According to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Web 2.0 tools share several engagement-enhancing factor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of Web 2.0 technology to engage students by aligning with SDT. Based on the potential of Web 2.0, the paper suggests practical ways of using different Web 2.0 tools (i.e., GoogleDocs, Blog, Twitter, and Facebook) to promote reading engagement in a colleg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