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的诗学观,认知诗学主张从认知层面去探讨文学文本,关注文学阅读与人类认知的基本关系。雪莱在两首著名抒情诗《西风颂》和《致云雀》中,通过概念隐喻的运作机制,利用自身的隐喻思维与读者在识解经验世界中形成的概念结构产生联系,这种认知上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帮助读者理解诗歌内涵,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诗人—读者在思想情感上的互动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语篇视点与认知诗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前人的研究,以《约翰·安德森,我的爱》为例,采用语篇视点和认知诗学中的图形/背景、隐喻等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对它进行认知解读,探讨语篇视点与认知诗学的关系。研究认为,视点也属于认知诗学的研究领域,它在认知诗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视点理论对英语诗歌文本的分析。视点为丰富认知诗学的研究范畴,为英语诗歌赏析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认知诗学探讨了文学研究与语言心智研究之间的紧密联系。托马斯·哈代的诗歌《灰色调》生动地描绘了曾经的有情人在池塘边徘徊并哀叹爱情的逝去的场景。本文运用图形—背景、概念隐喻、概念整合等认知诗学理论来解读《灰色调》,从而深入探究诗人面对爱情逝去时的思维状态,并剖析其所抒发的种种情感。这一研究视角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认知视野,进一步拓展了对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4.
认知诗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理念运用于文学作品鉴赏中产生的,是认知科学和诗学的结合,是帮助我们对世界认知的一种概念化研究。舒婷的朦胧诗是在特定的时代语境和历史积淀下出现的一种新的诗歌艺术潮流。文章通过认知诗学的角度,用图形-背景、概念隐喻的理论来解读和分析《致橡树》这部作品,帮助提高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诗篇的鉴赏性能力。  相似文献   

5.
图形与背景理论是认知文体学中的重要内容,任何知觉场都由图形和背景两部分组成,被感知的区域称为"图形",被忽略的部分称为"背景",两者不可同时被感知。随着认知诗学的发展,图形与背景理论不仅可以对语法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也可以对文学文本进行探究。把图形-背景理论应用于中国经典诗词的研究,探讨图形-背景之间的基本关系对经典诗词意境的形成以及读者在理解诗词意境焦点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为诗歌的研究和赏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从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角度入手,对图形-背景理论进行简单阐述,并将其运用于作品《德伯家的苔丝》的分析中。从荒原的描写与人物的命运方面,分别从“图形”与“背景”两个侧面讨论了两者间的相互呼应关系。通过图形-背景理论的突显原则分析了读者的认知形成,从而深化读者对文本与作者意识的认知理解。  相似文献   

7.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以凸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汉语抒情诗更具有图形——背景的特征,由此运用图形背景理论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原诗。在弥补前人多以文本为主题进行研究空白的同时,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浅议汉语抒情诗的英译,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象以及诗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意象、意境是诗歌创作、欣赏的核心要素。中国传统诗学、美学对二者在诗歌创作、欣赏过程中的具体运作机制往往仅作印象式的"顿悟"分析。从人类普遍认知主义原则出发的认知诗学研究为解释诗歌意象意境具体生发机制提供了新路径。以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为例,从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文本世界理论入手解释其中的主次意象明晰过程、依依惜别的意境感知过程,从而为读者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提供有益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进行认知诗学分析,发现文本利用前景化技巧建构多重图形—背景关系,即人物的图形化、空间的图形化以及主题的图形化。通过马拉德夫人的图形化揭示她与他人之间的矛盾,通过客厅—房间的图形化引发读者积极探索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空间隐喻意义,通过“自由”主题的图形化升华婚姻与自由相冲突的主题。对文本中认知理据的挖掘,有助于读者从多角度把握文本的深层内涵以及作者的情感意蕴。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各种语篇中艺术性较高的一种,杜甫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其诗意蕴深邃。以往对杜甫诗歌的分析大多是用文学、史学、美学或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强调意象的情感功能,而很少有学者运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来分析杜甫诗歌意象的认知功能。本文尝试将图形—背景理论这一认知语义学的重要理论运用于杜甫诗歌作品的分析中,并依据图形—背景分离原则解读杜甫诗歌的意境、意义建构的过程及认知机制,以传达诗人独特的感知。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性文化的大成之作。在《诗经》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诗歌的流变,理清中国诗歌的性质。文章借助《诗经》文本,通过中国诗学理论来厘定中国早期诗歌的性质。这既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的诗性文化特征以及《诗经》本身,并且还将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学与哲学及宗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是帮助我们对世界进行概念化认知的工具。本文试从舒婷的《致橡树》一诗中,探索隐喻和诗歌的关系,分析隐喻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以及隐喻为诗歌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文学效果,帮助读者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佳 《海外英语》2012,(9):229-230
认知诗学致力于探讨语篇的产出和理解过程。从认知诗学角度出发,运用视点理论解读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发现从叙述视点、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及知觉视点四个层面分析,读者能更全面地理解作者的心理、叙述策略和文本主题。视点是语篇产出、发展及理解的工具,可为文学语篇多元分析提供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本世界理论作为认知诗学重要的理论之一,是一种动态的语篇分析解读模式,在解读中国古典诗词方面具有强大的解释力。笔者通过运用文本世界理论对岑参的著名边塞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进行解读,研究发现:(1)该诗的文本世界中的功能推进命题具有多维性;(2)其次级文本世界的世界转换模式呈线性分布,读者跟随诗人进行视点转移,能很好地融入诗歌之中。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图形/背景理论和脚本/图式理论,并运用该理论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对唐诗《枫桥夜泊》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从而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提出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本的学科,对文本的语音、词汇和篇章的分析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本,同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翻译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本文运用文体学的理论,对《回乡偶书》几个英译版本比较分析,探讨译本的含义和美学价值以及诗歌英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认知文体学关注语言分析或语言形式选择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从认知的框架来解读文学作品,更能揭示语言中蕴舍的意识与语言形式的关系。本文介绍了认知语言学中的主要理论模式,即图形一背景、意象图式、概念隐喻。并拟从认知文体学的视角,对《春》这一诗歌进行认知文体分析。指出认知语言学对文体学结合的方法更能解释对诗歌语言的选择,为文学作品的探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认知诗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异军突起,广泛应用于翻译学和文学批评领域当中,但当前研究仍然存在着文学分析和认知理论结合不足等问题。基于现状,本文选取初唐名篇《春江花月夜》许渊冲译本中的意象翻译作为分析对象,从认知诗学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将翻译策略中涉及的认知理论进行梳理,旨在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翻译提供新的路径。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翻译本诗意象时,译者经历了意象识解,意象还原和意象整合等认知过程,并应用了范畴化识别,隐喻转换和关系型侧显等认知翻译策略。对比传统翻译手段,认知翻译策略更适用于诗词翻译,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从认知层面解读作品内涵,享受诗词美感。  相似文献   

19.
自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合著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以来,隐喻研究在认知科学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认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工具,是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媒介。诗歌是隐喻的海洋,该文以舒婷《致橡树》为基点,探索隐喻和诗歌的关系,分析隐喻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以及隐喻为诗歌所带来的文学效果,帮助读者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其独特的叙事技巧,欧内斯特·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给读者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认知诗学视阈.论文结合作品的不同叙事视角与读者认知的视角进行分析,探讨海明威是如何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创造文本世界而进一步为读者提供全新的认知诗学视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