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化教室是一种复制工业生产车间的空间产品,它凸显了空间的高效生产与监管功能。为了使学生心无旁骛地学习,教室的布局通过大面积采光的方式,将空间中的"阴影"与学生心中的"秘密"一并驱逐。基于现象学之维的反思,可以通过改变教室内物件的摆设与改革教室空间评估机制的方式,来重构一种关照学生情绪体验、关怀学生内心需求的栖居之境。  相似文献   

2.
近一个世纪以来,现象学意向性的理解视角,从描述逐渐转向解释、后结构和后意向;从追求现象本质逐渐转向关注意义的主体间性、情境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比分析意向性的视角差异,并系统梳理本质、情境、生成、生产/激活的现象凸显脉络,有助于引导教育技术研究更为关注技术现象的情境意义和个人价值,尤其是借鉴指向社会变革的后意向现象学方法论,探索研究者范式思维、学习设计建构和技术调节实证探索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胡塞尔后期转向发生分析的引发动机的问题和发生现象学与前期静态现象学的关系问题,是系统把握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运思路向及其完整形态的理论关节点。然而正是在这个关节问题上,国际现象学界却存在着重大分歧,可谓观点纷呈,立场各异,并且多停留于个别零星的考察而缺乏系统的梳理和论证。有鉴于此,本文就发生概念的本质内涵、“发生现象学转向”的引发动机和静态现象学与发生现象学的关系等三个最基本的方面进行探讨,以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4.
5.
塞西尔·巴尔蒙德的建筑理论所具有的现象学理念,突出展现在建筑给予人的生存体验与全新的空间体验。但如同20世纪初,现代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却无法摆脱以太假说一样,塞西尔无法对边界的意义做出异规的解释,这是其理论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以一种突破性的新型描述方法走进了西方哲学视野,现象学心理学作为一门新的心理学学科也成为了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一支。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本质现象学,即是先天纯粹的心理学,从区域性本体论以及一般性本体论入手,阐述了现象学哲学的内容,从现象学哲学所引导出来看待世界的...  相似文献   

7.
袁媛 《教育导刊》2014,(6):17-19
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们感知、认识、把握世界,形成独特的世界观的中介.物理教学语言受物理学科特点、物理教学传统的影响强调科学性、客观性、事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科学观的兴起以及教育哲学的转向,物理教学语言由崇尚客观转向“聆听”、“关注”、“对话”、“体验”和“人文关照”.这一转向意味着教师必须拥有教育智慧,其意义在于物理学科的教学重新关照生活世界,重建基于教育爱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英伽顿的现象学文论体系包括文学本体论、文学认识论和文学价尊论,其中文学认识论是重心。文学本体论讲作品本身的四层次结构形式;文学认识论讲读者对这种结构形式的具体化,亦即对作品的重构;文学价值论讲作品本身存在的艺术价值以及读者对作品本身重构后所形成的审美价值。文学本体论运用了现象学哲学的还原方法,文学认识论则基于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建构原理。  相似文献   

9.
10.
马晴 《中学生英语》2022,(3):105-112
当代西方学术领域的“空间转向”满盈哲学意蕴的嬗变,空间的概念历经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的流变,业已成为社会关系的产物和文化建构的能动要素。文学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与空间理论的紧密联系。文学空间批评方兴未艾,但将空间理论与翻译批评互构融合的研究尚属凤毛麟角。文学、翻译与空间三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建构空间视域下文学翻译批评提供多元形态的理据,文学翻译空间批评置翻译文本于知识权利社会关系的空间理论批评中,将空间化思维整合进翻译研究,使空间观念在翻译理论上延展拓殖,生发文学翻译研究面对新问题的理论张力。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essay Justin Pack responds to Vine Deloria, Jr., and Daniel Wildcat's call to “indigenize education” by exploring what that entails both in his own life and for his teaching. Recognizing the power of place in Native American metaphysics, epistemology, and ethics is essential to the project of indigenizing education, according to Pack. He recounts how reading Deloria and Wildcat's Power and Place: Indian Education in America as a graduate student radically changed his perception of and relation to place, instilling in him the insight that knowing the history of a place is key to gaining a sense of one's connection to place. This realization, in turn, influenced Pack's approach to teaching. He came to understand that passing his changed perception and experience of place along to his students helped their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by exposing them to a metaphysics radicall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epistemology and ethics and by opening a path for them to recover a deeper sense of what it means to be in a place. Ultimately, Pack's aim in the essay is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for teaching Native American philosophy to function as a disruptive force in th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12.
经典人类学更多关注少数民族或部落的文化现象,在研究内容和方法论上对于认识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有一定局限性,进而在学科知识领域中往往处于边缘地位,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近年来兴起的空间研究,在拓展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无可避免的缺陷,不能为社会学研究反复揭示的阶级、阶层区隔,城市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和现代城市病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可能性。顺应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研究将从生态人类学角度对空间研究进行补充,进而探讨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及其学科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降,西方人文社科领域经历了一场整体性的“空间转向”。在此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并从事“文学空间研究”,其中对地图和文学绘图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在此思潮中,文学教学迎来了新的思维范式、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地图与绘图工具的使用,是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将主要讨论地图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以下三方面的使用:处理与作家和作品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绘制作品中人物的活动轨迹及其深层意义;揭示作品地理叙事中的意识形态内涵。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首先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时间意识,长久以来的社会理论传统皆围绕这一纬度展开。全球化时代时空体验的巨大转变使人们将关注的焦点从时间移到空间。所谓现代性研究的“空间转向”所蕴含的理论主张就在于试图探究空间在现代的演变以及现代的空间实践的特征,以期在现代性研究的时间纬度之外,开辟空间这一角度来对现代性进行说明。由此而来的一个深远的影响或许可重构社会理论的研究范围和主题。  相似文献   

15.
"空间转向"是20世纪后半叶知识和政治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事件之一。对空间问题的阐述在某种程度上也已经成为众多社会学科探索前卫理论的重要标志。但相比其他社会学科,比较教育对"空间转向"的回应还很迟缓。比较教育研究所秉持的仍然是一种传统的空间观念,即将空间简化为地理空间,将地理空间简化为静止的、固定的容器,将容器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分析单位。这种空间观念下的研究范式是一种静态的研究范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下全球流动和全球关联的社会现实。实现比较教育研究的"空间转向",应让空间关系成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核心议题,让空间绘图/绘制成为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让追求空间正义成为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生命-心灵的强连续性论题认为生命与心灵具有共同的抽象模式或组织形式,心灵的功能性质特征是那些对于生命来说也是基本的功能性质特征的强化.自创生生成论以康德的自然目的 学说为出发点,从组织形式与现象学两个维度发展了生命-心灵强连续性论题:组织形式上,最基本的生命形式与神经系统共享相同的组织模式,即自创生;现象学上,我们自身身体存在的经验为非人类的生命形式的内在目的 的本体论地位提供了保证.此外,认为自创生生创论反表征主义不彻底以及是内在主义的指责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17.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