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殷墟甲骨中有关于"蔑"的若干卜辞,对该字的考释历来颇多争论。早期其字形的某些部分或从"人"、从"戈"、从"女"、从"■",相配使用。第一期之后其字数量不多,可见形体似渐趋稳定,在商周之际及西周的金文中有不同的用法与含义。该字在商代卜辞作先臣名、微茫小雨、攻灭击杀使用,商周金文中则与"历"字相配,表懋勉嘉美之义,为铭文常用语。  相似文献   

2.
商代地理研究是殷商历史研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20世纪30年代,郭沫若在王国维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甲骨卜辞“计日干支与地名系联法”和“同版卜辞地名系联法”以及“异版卜辞地名系联法”。其后董作宾、陈梦家、李学勤、丁山、郑杰祥等以及日本学者岛邦男、松丸道雄等为商代地理考证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第4课《日月水火》,本课是鼓励你们借助图片识记生字。其中“禾”这个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起看看这个字的由来吧!“禾”字的由来商代的甲骨文中有大量“受禾”的卜辞,“受”是获得、得到的意思,“受禾”即卜问农作物禾的收成有多少,可见上古时期人们对粮食收成的关心。  相似文献   

4.
《邢台学院学报》2015,(4):114-115
"帚"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粪也",是用以扫除的东西,甲骨卜辞中并没有使用这一本义,学者们通常释为"妇"义。通过卜辞语顺可推断,表"扫帚"的"帚"与卜辞中表"妇"义的"帚"是二词一形,即同形字的关系,并非同一个词。"帚"与"妇"通过加形符的方式分化,以此避免"一字多音义"造成的混淆。  相似文献   

5.
释冥(力女)     
卜辞有“(?)”字,余释为冥。有“(?)”字,余谓《说文·丸部》有(?)字,即“(?)”之讹。卜辞言冥、言(?),恒连文而不单见,其上文必言妇某。其首见于经典中者,字作黾勉。《诗·邶风·谷风》:“黾勉同心”;又“黾勉求之”;《小雅·十月》:“黾勉从事”;《云汉》:“勉黾畏去”。在《诗》三百篇中凡四见,而毛《传》郑《笺》俱匮确释。而黾勉语转字变为(?)俛:《文选·陆士衡文赋》:  相似文献   

6.
商代是发达的奴隶制社会,这一点已为考古发掘和文献材料所证实。我们知道,古代希腊、罗马、埃及等文明古国,均有兴旺发达的商品经济。那么,我国商代的商品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呢?很需要作深入的探讨和论证。十年来关于出土铜器铭文“贾”字的讨论,开了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先河。近年来已深入到甲骨文“贾”字的考释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本文拟结合殷墟卜辞中所出现的“贾”字的文例及其用法并联系古代文献和考古发掘成果,对南代的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课本第三册中《从甲骨到缩微图书馆》一,错误地认为甲骨是书籍的雏形。甲骨是古代(尤其是商代后期)书写或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的一种古老字,其内容是当时人们占卜的记录,故又称甲骨卜辞。甲骨的这种性质和用途就决定了它只是当时字使用的一个特殊方面而已,不是当时流行于社会的主要字形式,甲骨卜辞更不是所谓的书籍。当时的书籍是先商时代就已经产生并一流传于后世的“典”、“册”。  相似文献   

8.
商人十分重视生育。商王除向先妣求生外,也通过祭祀男性祖先来祈祷诸妇生男孩并保佑母子平安。商王还大量占卜诸妇娩女力之日,商末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育择日系统。此外,分娩是生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商代视妇女生育为不洁之事,为避免给家族带来厄运,商末可能已经形成了妇女临产时外舍产子及难产时于床上生产的生育习俗。  相似文献   

9.
在殷代的甲骨卜辞中,有些“唯”字出现于句首或句中,它的意义不实在。还有一个“惠”字也常出现于句首或句中,其含义也比较空虚。关于这种“唯”与“惠”字,前人说法很多,唐兰先生认为这种“唯”与“惠”字都是语气词(唐兰《天壤阁甲骨文考释》三○至三四)。唐先生这种说法,已经被语言学界所承认。  相似文献   

10.
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用谷物来酿酒。考古学家在渐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的第二文化层中发现了陶、陶和陶杯等酒具可以证明这一点。到了商代,由于农业的发展,酿酒业已颇为发达。商人创造了灿烂的酒文化。一、商代的酒酒,见于甲骨文,作等形。(1)商人酿酒的主要原料是谷类作物黍和稷。黍,即大黄米。在商代各种农作物里,统治者对黍最为重视。从卜辞看,商王曾在亲自参加种黍收黍,并以所获之物祭祖祖先。卜辞中“受黍年”的记载有上百条,“受黍年”也就是祈求索有好的收成的意思。总的看来,商代统治阶级所享…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14页“周朝实行井田制”应为“周朝发展了井田制”。因为,商代甲骨卜辞中,就已出现了大量象征着井字形方块田的文字。商代的井田,由商王和诸侯国君直接占有,也分配给近亲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说明了在商代农业生产中已采用了井田制。这种制度到西周时,随着宗法制的发展完备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后人“发展了”前人$陕西省商州市大荆中学@周永献  相似文献   

12.
甲骨卜辞中地支单用纪日比较普遍,但囿于当时的材料,不少学者误认为甲骨卜辞中"地支"不能单独使用来纪日,或认为地支纪日比较后起。对商代甲骨卜辞中的地支纪日现象,黄天树、常玉芝、甘露等先生曾做过很好的梳理和补充,但仍有遗漏。该文依据作者完成的商代卜辞时间数据库对遗漏加以补充,且全面整理确认。  相似文献   

13.
《邢台学院学报》2017,(4):62-65
关于谥法的起源有各种说法,一般认为起于西周初。甲骨卜辞中的祭祖卜辞记录了商代先王的名号,经过对这些商王称号统计后可以发现:四期卜辞以前的商王尊号一般采用表示大小含义的冠首词加上天干来称呼,而五期卜辞对商王的尊称则遽然发生变化,绝大多数冠首词都是文、武、康等表示褒扬意义的称呼,与后世谥法制度成熟后定谥的方式极为相似,这说明商末卜辞中的商王庙号已经具有了后世谥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说文解字》中收录有很多器物字,这些器物字与甲骨文一脉相承,应来源于对殷商时期器物形制的描摹。选取商代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器器物字,对照《说文解字》,从这些食器器物字及以这些食器器物字为重要构成部件的同类字形的构成入手,放在甲骨文卜辞中分析其具体用法,同时还将出土实物摆放的位置、器物内盛放的物品及其使用痕迹来补正分析器物的用法,以期用卜辞和实物资料来明确器物的具体使用方法,了解殷商时期器物的用途和当时人们的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15.
商代形声字大致可归纳出“原创字会意兼形声”、“后起字会意兼形声”、“为借字加注形符”、“为被借字加注形符”、“表意字追加声符”、“表意字变体注声”、“独体形声”、“合体形声”等类型。形声字形符的数量在商代可释字形中已近100个,并有260多个表意字或形声字被用为声符。作为一种后起的字式,商代形声字以它特有的造字活力,曾主导并促使商代文字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在当时的可释字目中所占比率已达32%,但还明显带有不少早期的构形特征。  相似文献   

16.
商代甲骨卜辞和商代文献《尚书·盘庚》篇中用来表达否定概念的词有“不”、“弗”、“勿”、“毋”、“无”、“亡”、“罔”、“非”等,形成一套十分严密整齐的否定词系统。这个系统内的各个否定词各有特定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各词各有专用,不相杂厕,现分别予以讨论。 1.不、弗关于“不”、“弗”的用法,丁声树先  相似文献   

17.
关于甲骨的基础知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甲骨和甲骨学从夏代到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早期阶段。由于缺乏直接的文献材料,研究这一段的历史,必须更多地依靠考古学的成果。关于商代的史料应以甲骨卜辞为主。对甲骨卜辞的内容及其规律的研究属于甲骨学,这是一项新兴的史料性的辅助学科。甲骨是古代占卜的遗物。在商代,崇拜祖先神和自然神的原始宗教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有疑难事情一定要求神问卜,烧灼龟甲或兽骨,看甲骨上的裂痕,借以“决定”吉凶。这种巫术在中国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龙山文化),在商代异常盛行,到周代及其以后也还有遗留。甲骨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有字的古代甲骨,主要是河南安阳地区出土的大量的殷代(盘庚迁殷后的  相似文献   

18.
商代旱情时有发生,殷墟卜辞中有诸多求雨的记载。商代祈雨方式有燎祭祈雨、焚巫祈雨、向神灵祈雨、巫舞求雨等。商代祈雨舞深受蚩尤文化的影响,商代祈雨舞的起源与蚩尤部落的巫术祈雨活动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关于商代的社会性质,国内外学者大都认为是奴隶社会。①然而在商代主要生产者的身份问题上分岐很大。本文就此试作分析,以求指正。一、羌奚: 在殷墟甲骨卜辞中,有不少关于羌、奚的记载。关于羌的解释有两种:其一,羌是奴隶;其二,羌是战俘。②按:羌是我国西方一个古老部族,很早就见于记载,《诗·商·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氏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说的是,在成汤的时候,羌人就臣  相似文献   

20.
殷墟甲骨文中的“率”字是上古汉语中的重要虚词,然而,这个虚词至今还没有被认识。本文就此问题试作论证,并附带讨论“率”字在《诗》《书》等早期文献书面语中的同类用法。 甲骨文中的“率”字(见字表1),是本世纪初由孙诒让和罗振玉所释的,这已成为确凿无疑的定论,但“率”字在卜辞中的用法,却至今未有确诂。叶玉森认为卜辞“率”字用为祭名或地名。于省吾起初把卜辞的“率”读为“膟”,说“契文言‘率’谓血脂之祭,其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