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冯刚 《生物学教学》2003,28(4):57-57
1 蒙古野驴 (Equushemionus)体形比蒙古野马略小。形似骡子 ,毛色浅黄。主要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荒漠或半荒漠地区。 1981年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之时 ,仅存 4 5 0头左右 ,经过 2 0年的保护 ,目前数量约有 4 0 0 0头左右。我自 1995年起始野生动物摄影以来 ,蒙古野驴的照片最多 ,有几千幅。我对野生动物的摄影是从蒙古野驴开始的 ,2 0 0 1年 7月 ,我第二十二次驾车来到卡拉麦里山拍摄蒙古野驴 ,潜伏了四天 ,收获了十几个装满各种姿态的蒙古野驴、鹅喉羚、盘羊的胶卷。第五天下午 7时左右 ,两头驴并肩戏闹着漫步跑向潜…  相似文献   

2.
2007年3~5月,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方法(Focal Animal Sampling Method)与所有事件取样法(Au0c—Currence Sampling Method)对成都动物园圈养状态下白唇鹿的昼间行为节律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白唇鹿4类共31种行为,初步构建了该物种行为谱。各种行为中以运动行为发生频次最高(52%)、摄食行为其次(27%);休息行为(17%)与排泄行为(4%)发生频次相对较低。统计结果表明,在圈养状态下,在同一时间段内,白唇鹿各类行为发生频次差异显著(P〈0.05);除摄食行为日发生频次差异显著外(P〈0.05),休息、运动与排泄行为日发生频次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13世纪空前强大、发展迅猛的蒙古民族如何逐步演变为近代社会里没落保守的贫弱民族是我国民族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纵观明清两代,蒙古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萧条--恢复--稳定发展--持续低谷之变迁过程;与之相伴,蒙古社会也由领主分封制下的封建割据状态渐变为中央王朝统属下的地方盟旗,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因素使然:一是蒙古社会长期的战乱与纷争;二是明清两代所采取的民族分化隔离政策;三是喇嘛教的传入及封建统治者对之扶持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蒙古秘史》作为记载蒙古民族源流与发展的典籍,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而书中记载了多位蒙古民族女性先祖的故事,更是为我们探究当时蒙古民族女性的地位以及生活状态提供了资料。《蒙古秘史》中,究竟记载了哪些女性,她们具有哪些特质以及她们的地位如何,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5.
蒙古语的不定式动词康德(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院留学生)关键词:蒙古语法不定式蒙古语的不定式动词@康德$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院蒙古,语法,不定式...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大都采用时间取样观察法。该方法用于估计实际行为出现的次数、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测量群体或个体的差异。但许多研究表明,时间取样观察法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局限,如时间取样法不能精确地估计行为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对个体或群体差异的测量不准确等。而且,有些研究是不适合用时间取样观察法的。因此如果所取样的行为持续时间很短的话,研究可以选择更为有效的观察法,如事件取样观察法、顺序取样法等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蒙古学、民族学学者开拓了蒙古民族地方法制史的研究,80年代中期,法制史学者开始关注此方面研究.蒙古学领域的研究主要属于纯文化的研究,法制史领域的研究则着重从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少数民族传统法制在中华法系中的地位角度进行探讨.蒙古民族地方法制史的研究具有蒙古学、法制史学、民族法学、法律人类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跨学科研究的综合意义,研究重心开始向探究蒙古民族传统法制的文化内涵,探究蒙古传统法律文化的融合能力及现代转换意义这一方向拓展.关于蒙古民族传统法制的地位应有正确认识和定位,它们一方面沟通融合于古代北亚游牧民族法文化与中原农耕民族法文化,一方面也融于中华法系,丰富了中华法系文化.  相似文献   

8.
蒙古象棋是世界上较古老的博弈游戏之一,是唯一具有中西合璧特点且富有蒙古族文化特点的棋艺.蒙古象棋作为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融汇了蒙古族人民的创作智慧与审美情趣,有着较大研究价值.本文力求从不同角度分析蒙古象棋造型特点形成因素,强调蒙古象棋作为蒙古民族的文化媒介的重要作用,了解其审美价值,发掘其艺术内涵多样性及艺术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不同养殖方式鸡蛋的营养成分,分别测定笼养鸡蛋与散养鸡蛋的蛋品质及其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笼养鸡蛋与散养鸡蛋蛋品质中蛋重、蛋黄蛋清比、蛋黄比与蛋清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营养成分中全蛋中水分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蛋黄中灰分、粗脂肪与胆固醇具有显著性差异.但蛋白质、糖类与卵磷脂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蒙古法文化形成于 13世纪初叶 ,然而它的哲学基础却源远流长 ,表现为来自蒙古先民的朴素的宇宙观。与世界其他古老的民族一样 ,蒙古民族也有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看法 :如追溯苍狼白鹿为族源的图腾物 ,接受北方民族萨满教的自然崇拜及偶像崇拜观 ,进而形成本民族的“长生天”观念。这一切又为统一前的蒙古各部之间发动血族复仇战争提供了思想源泉 ,成为蒙古法文化诞生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行为节律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学显现,它是动物对各种环境变化的一种综合适应。为了探索绵阳城区分布的白鹭(Egretta garzetta)在繁殖期前后行为节律,2005年冬季和2006年春季,利用扫描取样法与目标取样法对四川省绵阳市白鹭昼间行为节律进行了野外研究。结果表明:在白鹭的各种行为中,用于休息的时间最多(46.1%),其次为采食行为(35.9%),玩耍行为(9.3%)和清洁行为(8.7%)。白鹭的昼间行为规律以上午(10:00-13:00)和傍晚(16:00-18:00)活动为主,早上(08:00-10:00)和下午(13:00-17:00)主要是休息,有两个采食和休息高峰,采食和休息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采食的高峰期则为休息的低谷期;白鹭的玩耍和清洁行为在一天内有2个明显的高峰期,位于09:00-12:00和12:00-14:00之间。白鹭在繁殖季节与非繁殖季节行为发生频次差异显著(P<0.05)。白鹭在繁殖期与非繁殖期行为发生时间与发生频次都具有显著差异,这对减少人类活动对城市野生动物影响方面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蒙古是中国的近邻,中蒙两国在全球化与市场化的世界性浪潮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是相似的,甚至相同的,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政策与措施亦是同多异少,高等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文章首先概要地梳理了蒙古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而介绍了蒙古在社会转型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举措与改革过程中的国际援助。分同辨异,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参照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会盟制度是蒙古封建主商讨军国政务的一种议事机构.顾实汗统治青藏高原后仍沿用蒙古旧制,建立了青海会盟祭海制度.清廷为整顿青海蒙古,加强对青海地区的管理,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借以参与会盟祭海活动达到控制蒙古诸部的目的.会盟祭海也随着青海蒙古由强到弱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最终完成了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清末预备立宪标志着封建专制制度已被打破,清政府着手改革专制制度,逐步向君主立宪制过渡。经过立宪,清末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是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开端。从法制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清末宪政改革在国家制度和政治法律生活中贯彻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并且取得了实效。由于蒙古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和财政极端困难,再加上思想观念封闭保守,具有近代知识的人才缺乏,使得清末预备立宪活动在蒙古地区好象无多大价值。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清末预备立宪活动对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元代官方史学为兼收中原王朝和蒙古草原双重传统的修史体制。蒙古体制下元代官方史学的产生主要以其史学意识的萌发和《脱卜赤颜》的纂修为标志,必阁赤和蒙古翰林院继承了蒙古史学传统,实则也承担着史官与史馆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新政时期,肃亲王善耆对蒙古面临的危机有着清醒的认识,在维系清朝中央政府和蒙古王公关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他在蒙古问题上所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试从善耆考查蒙古事宜、调补理藩大臣和筹蒙要策等方面,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7.
在不断加剧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音乐逐渐成为"亚文化",有一部分传统音乐逐渐消亡,而另一部分却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得到了保存与发展。蒙古音乐在北京的存活情况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北京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文化日趋呈现饱和状态,蒙古音乐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稳定的发展。在北京,蒙古音乐有大量的活动,有稳定的受众群,占有一定的市场,而蒙古音乐表演团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传播载体。本文将从北京的蒙古音乐概况、北京的蒙古音乐活动、北京的蒙古音乐文化意义三个方面来探析蒙古音乐在北京的现状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族群认同,以及它所体现的社会政治变迁中的传统音乐发展的新阶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卫拉特蒙古的天神信仰、鬼神观念、火神和祖先崇拜等民间信仰观念加以分析认识,从而探讨卫拉特蒙古民间宗教观念在藏传佛教影响下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雒国盛 《华章》2008,(18):26
纳质,是蒙古大汗强制向被征服国家或民族征取质子,"取质以邀信"的一种政策.由于蒙古族是一个尚"质"的民族,因此纳质也成为了蒙古的一个传统.蒙古汗国初期的质子绝大多数被充入到怯薛宿卫组织之中,质子入侍与怯薛宿卫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二者对蒙古汗国的政治统治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契丹是我国古老的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特有的民族文化。元代契丹人充分利用其民族文化为元时期的历史贡献力量,对元统治民族蒙古的文化有着特殊影响;而作为蒙古统治下的契丹人,其文化发展必然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契丹与蒙古民族,通过在文字、语言、姓氏、习俗等方面的互相交流,繁荣了契-蒙民族问的固有文化,使得两民族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