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学习数学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来习惯了的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对孩子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并不在意。还忽视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如何教,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每位教师都应当从学生学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考怎么教才能使一些数学知识深入浅出、浅显易懂。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成功的导入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直接指向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导入呢?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冲突式导入儿童学习数学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儿童也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儿童对数学的理解总是在不断地实现"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可见,制造认知矛盾冲突,是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  相似文献   

3.
情境,在课堂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应理解为蕴含着丰富数学信息的场景,它可能是一个画面、一个故事,或是某种活动。儿童的数学学习是把现实中的问题通过语言、符号进行抽象的过程。因此,情境必然成为沟通儿童生活现实和数学现实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顾静娴 《考试周刊》2009,(9):112-112
数学教育的“再创造”教学方法,是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提出来的。他批评传统的教法“将数学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来教”、“只是一种模仿的数学”。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激活儿童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储备,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空间,去“做数学”,完成“数学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5.
研究泛在学习,旨在改变传统教学生态、拓展学科教学场域、建构学习者自主学习方式。其核心意蕴是从儿童的数学现实出发,注重"数学化"与"生活化"的融合,引领儿童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自主建构数学模型,并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中丰富数学经验、培育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儿童走向数学是突出儿童学习主体的需要,也是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的理性追求.本文在阐释儿童走向数学的意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重构教学要素、重构学习过程、重构学习评价等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从课本走进生活,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授予思考方法,使学生能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自己所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生活课程”,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质量,提高教育的质量,提高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贵金 《教师》2010,(24):93-93
数学自学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流动儿童的增多,提高流动儿童的自学能力,日益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开展培养流动儿童数学自学能力的研究,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现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数学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儿童是课堂的主体,数学学习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站在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引导儿童进行有效的建构,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一、激活:经历思维逐步深入的过程迪恩斯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应该依靠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依靠教师的经验。因此,教学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和想问题,那么我们永远无法触碰到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学生的认知现实基础上,教师要有"对症下药"的能力,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自然流畅地发展,走向高效学习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是教师基于学生对数学现实的不同认识确定教学起点,建立现实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学生完成数学化后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重新发现和再创造规律.  相似文献   

12.
陈涛 《考试周刊》2011,(43):93-93
在强调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下,在新课程理念下,该用怎样的观点体现我们的新教材呢? 一、生活观——变课本数学为生活数学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课本中的数学也只是生活数学的一种提取、概括和应用。这样课本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数学搭起了一座平台。它说明了任何"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贴近儿童生活的素质,都可能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在探究活动中感知快乐 儿童有儿童的生活方式.顺应儿童的学习心理,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慷慨地把探究时空留给学生,让儿童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探究数学,在探究中触摸数学、体验数学、创造数学、享受数学。  相似文献   

14.
王正科 《考试周刊》2013,(93):186-186
<正>皮亚杰说:"儿童学习数学的最佳方法应该是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儿童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合适的环境。"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应注重创造幼儿喜爱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使他们在自主、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与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提高数学素质。一、提供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15.
学习素材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价值,形成正确数学观的重要资源。学习素材的选择不仅影响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对数学抽象与应用过程的理解,还直接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努力寻找并精心选择那些现实的、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6.
智障儿童作为特殊儿童中的一类,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迟滞,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形象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学习与智障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使他们学会基本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一、创设生活化的场景,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数学实际,将书本知识融入生活,对教材作出合理、适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是如何让数学贴近生活,让数学服务人生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作为描述和解释事物存在方式,反映事物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渗透在儿童的生活中,它帮助儿童认识世界,领悟建立在人脑中的抽象关系,给儿童提供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学前儿童阶段如何开展数学教育?结合目前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现状,我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注重儿童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什么才是儿童数学教育所要追求的?数学将给孩子的明天留下些什么?我认为儿童学习数学的目的并不在于掌握多少数学知识——人类思维的结晶。而在于获得迁移和构建数学知识的能力——个体发展所必备的品质,是为了明天更有效地学习。知识是难以穷尽的,而个体一旦具备了迁移和构建知识的能力,则可以在他有限的生命中取得巨大的成功。所谓数学思想方法,就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建筑材料,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建筑师的设计方案,数学知识是固定不变的,而数学思想可以使其构建的建筑物千变万化。思想方法时时处处体现在儿童的认识活动中,比如儿童要说出游戏区里有几位小朋友,有几个男的,几个女的,就涉及集合、对应、统计、符号表示等思想和观察、比较、综合、判断等方法。由此可以看出,数学知识的学习是载体,思想方法的获得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它们是有机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会受到自己的性格、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在数学的学习中遇到一定的困难。通过分析数学文化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浅析对幼小衔接中数学文化的认识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邱学华老师是大家熟悉的小学数学教育专家,他研究和实践小学数学教育已有60多年。最近,他出版了一本新著《儿童学习数学的奥秘》,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学指导书.也是一部探索小学数学教育的工具书.从中不但能学习数学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能学习邱学华老师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