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就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和保障。新时代对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就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现有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不足,探讨加强省级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路径,整合已有数据资源,挖掘、发挥大数据潜力,建立职业信息库,推动就业信息化内涵式发展,有助于洞察大学生就业规律,把准大学生就业脉络,提高高校和大学生使用就业信息平台的积极性,促进大学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同时,也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就业不单单是社会问题,更是每个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质量.通过探讨大学生就业信息化管理的创新路径,旨在增加其就业机会和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效率和效果,提供更好的就业保障和服务.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快推进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工作,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就业指导中心等有关职能部门拟以教育部金教工程、科技部国家级科技支撑项目“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示范与应用”项目申报成功为契机,联合就业工作战线力量,依靠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智能终端技术和分布式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先进网络技术的规模化集成,进一步尝试探索建设新的更高水平的立体式国家级就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信息技术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诸多影响,为此,需要借助信息化建设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5.
张玲  孙瑜 《成才之路》2024,(10):33-36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现代化改革,也是符合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的动态过程。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高校应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主体需求,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丰富教学内容和传播方式、加强学生正确三观的塑造,以适应大学生特点与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中政府、高校、企业、社会机构和大学生五个主体在观念、制度、方法和措施层面存在不足:政府存在经济发展和人才配置之间失衡、对大学生就业实习实践缺乏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公共就业服务资源不够且质效不高等问题;高校存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缺乏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与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企业存在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环节的意识不足、深度不够等问题;社会机构存在针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服务专业性不够、缺乏组织规范等问题,大学生缺乏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非理性就业观,以及对就业陷阱鉴别能力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高校的基础作用、社会的辅助作用、企业的参与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协同推进新时代大学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平台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就必须立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信息操作平台。因此,就业信息化平台系统应运而生,为就业的双向选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简要地论述了构建就业信息化平台系统的必要性、就业信息化的特点,以及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同时也探讨了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9.
何婷 《林区教学》2020,(2):11-14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影响着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发展。培养有担当、有责任的时代新人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10.
当下,“孔乙己文学”和“大学生寺庙游”热潮的日渐兴起,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引发人们深思。文章通过探析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内驱力的意义,继而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内驱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个提升大学生就业内驱力的现实路径——结合学科特点,培养专业认同;厚植家国情怀,摆正就业心态;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就业能力;加强社会实践,提升自我价值;利用谈心谈话,赋能学生就业。旨在为新时代提升大学生就业内驱力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最为热门的技术,它有超强的计算能力、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等优势,它能使个人计算机的性能最小化,功能最大化,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云计算是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云计算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之一,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的新挑战,云计算环境为推进该项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可能与机遇。本文在介绍云计算基本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如大学生学习渠道、交流习惯的改变,对就业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以及现有信息化就业平台的局限性,提出运用云计算技术改善这些问题,并为在云计算环境下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信息化就业进程,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工作地发展空间,是目前高校深入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能够激发农村各项事业的创新活力并缓解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推动农村经济长远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至今,大学生返乡就业工作出现许多问题,大学生陷入就业困境。高校正在尝试通过强化继续教育等措施提升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引导大学生走出返乡就业困境。简述新时代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义及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探究新时代大学生返乡就业面临的困境,从继续教育角度提出引导大学生走出困境的方法,为强化大学生返乡就业信心、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待就业存量未消化、就业单位对学历要求标准拉高等原因,大学生就业前景异常严峻,就业歧视日趋明显并在新时代呈现出新特点,笔者总结了大学生就业歧视存在的现象,从大学生、教育行政、就业市场与高等院校四个维度分析形成的原因,最后,针对以上四个维度建构"个体调整、政府完善、高校创新、公众参与"的四位一体化的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缓解机制。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维持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高质量就业更是对大学生幸福生活的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就业教育旨在解决人才短缺,提高人才质量,同时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以就业教育的现实意义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问题根源,从社会、高校、个人三方面提出营造良好社会就业环境、积极发挥学校教育作用、突出自我教育主体作用的可行又有效的对策,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保证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通过阐述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的具体定位,最后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就业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民生稳定的关键要素之一。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最主要的储备人才,其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利用是否充分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推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作为新的传播媒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以新媒体为视角,将其与高校的就业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剖析当前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在就业信息化建设中融入新媒体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提出将新媒体与就业信息化建设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路径,为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建设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日渐突出,毕业生就业工作日渐繁重,传统的就业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其需要,文章在分析就业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倡导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管理,论证了其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提出了推进并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大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而劳动教育内容滞后导致大学生难以适应劳动形态的变化、对智能互联过度依赖导致大学生体脑劳动的失衡、对劳模价值认知模糊导致大学生劳动价值功利化趋向等问题的出现,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提出现实挑战。大学生劳动教育亟须在劳动教育内容更新、劳动教育实践拓展以及劳动教育典型示范等方面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新路径,以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根本要求。但是受诸多因素的限制,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发展困境,为了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从社会、家庭以及高校三个层面优化教育路径,如更新价值观宣传方式、更新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建设大思政格局,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成效性,促进大学生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