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沿海蔓延的民工荒中,长期以来忍辱负重的中国农民工,终于可以向老板们说“不”。与此同时,他们作为“新农民工工人阶层”已隐然成形,这些变化是否将带来中国功资关系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苏敏 《新闻窗》2009,(4):105-107
今年召开的两会上,“三农”问题依然是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民工问题也受到诸多关注。作为首个以农民工为题材进行大型报道的电视台,贵州电视台今年4月份推出新一季的“中国农民工”大型讲述节目,继续以全国视野聚焦农民工这个群体,侧重挖掘农民工的创业故事,更加关注中国农民工实时状况。贵州电视台“农民工”系列节目自2007年开播后,在社会和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其中,第一季《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开辟了国内电视媒体农民工题材大型常态性节目制播的先河,第二季《“拉芳”温暖中国农民工》被誉为国内首档面向2亿农民工群体的电视讲述谈话节目。  相似文献   

3.
林如 《新闻世界》2009,(2):75-76
“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出,如何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农民工问题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突破口,牵动着社会各条神经。因此,新闻媒体要充分重视农民工话语权缺失问题,积极给予农民工群体最基本的媒体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韩燕 《当代传播》2006,(2):38-41
本文通过近年来媒体对“农民工议题”的报道进行分析,观察媒体对“农民工议题”的总体建构方式和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媒体由于定位和地域的差异而在“农民工议题”建构方式上有何异同,探讨媒体在农民工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报道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群体之一,它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诞生,如今已是有世界影响力的群体。2009年12月,在美国《时代》周刊公布“年度人物”中,“中国工人”赫然上榜!《时代》周刊评论说,该群体(中国农民工)的影响力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的中国与日俱增。杂志认为,中国的“保8”目标一年前被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但中国做到了,成千上亿离乡背井来到中国繁华的沿海城市寻找工作的“农民工”是实现这一目标乃至帮助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社会分化就是农民的分化,而农民的最大分化就是分化出了一个独特的、人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阶层。事实上,“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层的一个亚阶层,我们称之为新工人阶层”。然而他们虽已进入城市,但却始终处在“农村”和“城市”两种文化的夹层中,以研究城市问胚著称的芝加哥学派认为:“‘边缘人’是适应与同化之间的过渡,他们是从原来的文化群体中出来的人,被两个世界分割,受这一分割的煎熬。但他们同时也是两个群体,两个社会的接触点。”  相似文献   

7.
“用工荒”这三个字,无疑是春节过后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Labour shortage”(劳动力资源短缺)也随之成为外媒探触中国经济社会脉动的焦点。“珠三角缺工超过200万人”、“农民工拒绝4000元月薪”……似乎我们这个劳动力资源大国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用工荒”,已经出现劳动力供给的“拐点”、从无限供给变成“有限剩余”。经济企稳回暖的2010年,真的是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元年?  相似文献   

8.
2亿农民工离乡背井,进入城镇,成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外的一个最大的弱势群体。他们占高危产业工人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他们的“劳保”状态在恶化。建筑行业的建筑工,煤矿特别是小煤矿的矿工,都是“农民工”卖命的行业。2006《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若干意见》的颁布,明确指出了“无保障”是“高危劳动力”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表现为: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据湖南永州有关部门调查,在县以上企业就业的农民工,仅有3.31%参加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9.
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媒体需要关注农民工,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反映农民工的意见呼声,做沟通“桥梁”。还要强化服务,以知识传播、信息服务,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陈颂英 《新闻窗》2006,(6):19-19
11月6日上午,农民工代表李维刚将一面“农民工的青天”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了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衷心感谢省电台为农民工说话,为他们成功追讨了7年都无法兑现的135万元血汗钱。  相似文献   

11.
“窥一斑而知全豹”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现在,多用此句形容通过局部了解全部。2008年12月30日,《大众日报》刊登的《寿光8万农民工“寒冬”不失岗》,就是通过“窥”到的“8万农民工‘寒冬’不失岗”这块“斑”,知晓寿光市多年来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全貌。  相似文献   

12.
2005年3月27日,新华社发布了国务院全面研究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虽然从2004到2006年,中央连续三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都强调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但与以往不同,《意见》将其上升到“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高度,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强化对农民工问题的全方位求解。切实解决涉及农民工利益问题,不仅要依靠组织和行政力量,更需要以信息传达和新闻报道为主要运作方式的都市报充分发挥媒体作用,积极参与,影响社会,凝聚群众。  相似文献   

13.
“物化”是马克思针对其当时所处的社会状况而提出的一个旨在探寻社会表象问题根本原因的一个概念.农民工问题则是当代中国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不仅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而且挑战着公平正义底线的问题.本文中之所以把农民工的范围局限在第二代农民工,是因为第二代农民工是一个可以从时间等维度清晰地加以界定的一个群体,其表现出的一些区别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使得农民工问题显得更加迫切和棘手.事实上,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和当代中国具有许多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群体,农民工的特殊性常被人谈及,并使该群体异于其他群体。从农民工的社会空间入手,利用语料库工具,研究农民工社会空间的话语生产过程及特征,以寻求农民工作为特殊群体的边界。研究发现,农民工的社会空间主要通过大众媒介话语对其职业空间、生活空间与文化空间三个维度而被生产,并兼具“内在闭合性”与“外在开放性”的空间形态,这直接导致农民工群体被圈在这个内在限制性的空间内;而外在的力量,尤其是占有话语权的媒体或政府,则可以在这个空间自由出入,并利用这套话语体系继续巩固其内在闭合性的特点,两者最终的矛盾导致了空间的“地盘之争”,即农民工群体要求扩展社会空间的诉求与媒介话语生产出的人们对于农民工社会空间固有认知之间的矛盾,并最终成为农民工群体的空间边界。  相似文献   

15.
“城市边缘人”报道的边缘化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工阶层应运而生,然而他们始终处在“农村”、“城市”两各文化的夹缝中,以研究城问题著称的芝加哥学派认为:“‘边缘人’是适应与同化之间的过渡,他们是从原来的文化群体中出来的人,补充两个世界分割,受这一分割的煎熬。但他们同时也是两个群体,两个社会的接触点。”  相似文献   

16.
游走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农民工既适应传统生活方式,又接受现代生活方式,是传统乡村文明与现代都市文明的享用者和沟通者。农村——城市——农村的循环模式形成了农民工进城后的“受者”与返乡后的“传者”角色。本文认为发挥农民工的传播功能需要各级政府树立“信息社会”理念、大众传媒设置合理全面的“农民工议题”、提升农民工的大众传媒素养。  相似文献   

17.
他怀着一颗愿为民尽孝的赤子之心,为外出农民工提供新闻支持。他,情系“三农”,多次深入农民工的生活,与农民工同吃同住同劳作;他,责系“三农”,努力践行新闻的“三贴近”,用优秀的文字报道,描述农民工的酸甜苦辣;他,心系“三农”,以一名基层记者的身份,引发整个当地及新闻界对农民工热点问题的思索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是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称谓。主要指“80后”、“90后”农民工。通过此次在福州地区开展的对新生代农民工及其权益的调查,充分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需要和权益受侵害的现状。通过向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普及《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增强其维权意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  相似文献   

19.
一个独特的、人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阶层进入城市,他们始终处在“农村”和“城市”两种文化的夹层中,以研究城市问题著称的芝加哥学派称之为:“边缘人”。本文将结合“边缘人”即农民工生存现状、农民工书籍出版现状,对农民工实用图书出版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有益性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农民工图书的出版现状:只唯上不唯下,实用性差仔细留意一下目前的农民工图书,就会发现实际上近几年出版的图书不少,但几乎全部是关于探索农民工的出现引发的社会分层和社会问题、农村内部的分化、“民工潮”产生的原因及其流动走向、农民工的类型划分、农民…  相似文献   

20.
在许多人印象中.农民工可能是穿梭于工地上的“泥人”,挂在高楼玻璃墙上的“蜘蛛人”.辗转于城市角落送快递的“飞毛腿”,但很少能与爬格子的作家联系起来。然而,一位叫王子群的河南籍农民工,却用21万字.将自己十多年来的打工经历,浓缩在一部叫做《临时夫妻》的小说里,结果引爆了网络阅读热潮,点击率50天就突破了1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