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唐宋词产生的审悲快感入手,探讨为何充斥着悲哀、感伤、愁苦的词作能给人带来审美上的愉悦.一方面,结合中国原有的"以悲为美"的文学传统与文人心态、唐宋的时代特点及词人心态探讨其原因;另一方面,结合西方的悲剧美学理论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
音乐     
<正>有人说,没有一种人为的声音是不带情绪的,而只有带有足够情绪的声音,才能成为音乐。诚然,音乐是一种情绪的传达,或喜或悲,或沉吟或歇斯底里。鲁迅说:"没有思索和悲哀,就不会有文学。"缪塞亦有言:"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文学注定是离不了心情的;或者说,文学是心情的出口,或放纵或克制,或悲从中来或喜形  相似文献   

3.
<雪国>主要描写了舞蹈评论家岛村三次赴雪国旅行的故事,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日本艺妓的悲惨命运,流露出的是消极悲观的情绪.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川端康成独特的既美且悲的文风,以及<雪国>这部作品所流露出的特定大时代下的"日本悲哀的美".  相似文献   

4.
在考察汉代诗歌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汉代诗人对鸟类的青睐在许多诗作中都有表现."鸟"意象在汉诗中大致有三种含义:它们是表示政治抱负的载体;它们也抒写离别的伤痛;同时还彰显忠贞不渝的爱情观.从这些含义中我们能够体会出汉诗"鸟"意象的悲剧特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中正直"是法与德的原始共性及其实践归旨,"善羲美"是法与德的至高境界及其审美崇尚;古代华夏法道德美学的历史渊源于"羊文化";"羊文化"是以法及其善、羲、美(三字均以"羊"为文化内核)为特质的法道德文化,充满着人类自觉的人文精神;法与德统一互补治国的历史过程是古代社会法与德统一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6.
声无哀乐     
魏晋玄学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论题,这便是“声无哀乐”,意谓音乐自身不包含悲哀和快乐的感情。 主张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嵇康。 在中国古代,儒家特别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认为音乐自身含有悲乐、善恶、吉凶、祸福、兴衰、静躁、雅淫、恩杀等种种音调,可以预兆人事变化,显示未见事物,并以大量的典故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7.
庐隐的创作生涯虽不长,但留下的作品却颇多.她的小说展现了"五四"时期觉醒女性的反叛、探索精神和悲哀、迷惘的心理状态,形成了悲郁、探索的精神特征.这种精神特征与西方"世纪末"情绪的影响和庐隐自身的情感经历、生命体验密切相关,也是庐隐独特的审美选择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进行音乐教学改革,首要问题是扭转对音乐教育价值和目标的片面性理解,在音乐教学中,应遵循三条原则:一是参与性原则,二是情感性原则,三是愉悦性原则;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通过"听"、"看"、"讲"、"练"四个环节,达到"在体验中审美"之教改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对于悲哀苦痛的感受和反应,中国文学艺术中的悲剧性意蕴以及中国悲剧的思想根源,似乎都可以上溯到先秦思想中有关悲哀情感控制的一些基本命题。作为基本存在方式,悲哀原则以时间、空间和一定的度量,形成悲而有时、悲而有地和悲而有节的外部规定性。其内在根源乃是主体人格情感三大依据,即由人生的悲哀导致恻隐之心的形成,由道德的悲哀导致是非羞恶感的形成,由理想的悲哀导致浩然之气的养护。从悲哀原则的基本存在方式,引申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精神;从人格情感的塑造,进而讨论哭泣之哀、吊者大悦的审悲心理的形式;把人格情感和存在方式两者结合起来,再归纳出声音之道与政通的艺术哲学。  相似文献   

10.
【背景】罗丹曾说过:"艺术就是感情。"而音乐,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育作为美育、德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  相似文献   

11.
"奥尔夫音乐教育"(即"原本性音乐")是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的一种全面而系统的科学的音乐教育教学观.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它主要原理包括综合性、参与性、娱乐性、创造性、审美性、本土性等.本文主要围绕这几个基本原理进行探析,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一理论为我国正在进行的音乐课改服务.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最伟大的、最美的艺术创造,聆听美妙音乐能使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美的气息,因为音乐里蕴含着和人类息息相通的一种审美特质,有诱人的魅力。而中国古典音乐就具有这种审美特质,能使听者的心灵深受震撼。本文主要探索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特征及审美作用,助力当代音乐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探讨了"新音乐"创新效果与受众审美需求失衡的症结.认为,二者失衡的症结在于"新音乐"与受众审美心理需求相左,与受众期待视野相左,同时也探讨了影响受众选择和接受音乐作品的相关因素,如受众的"个人差异"、群体接受对个体接受的影响.二者失衡的原因主要是,"新音乐"创作失去主客一体化的范式,只考虑创作者主体,而忽视听众的需求,从而影响了作品的被接受和被传播,也失去了二者之间的调节机制.其后果是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链接断裂,阻碍了"新音乐"创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康鹏 《现代语文》2006,(1):75-75
人教版高中教材第三册<琵琶行>第二段第五句为:"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课文注释:"思,悲,伤."乍看似乎合理,但查阅有关资料,却从未发现"思"有"悲,伤"之意.因此笔者认为课文中的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和紫式部这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女性作家无论是人生经历、创作思想,还是其小说的主题指向和艺术特质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文章审美特质的角度对张爱玲小说和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进行比较研究,它们都精心营造了一个凄凉的背景世界,包含着生命悲哀、人生无奈的哲学体悟和追求悲凉的审美情趣,具有一种悲凉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6.
徐渭通常被视作一个"奇"人或"异"人,但通过他的自叙文,更见其人生"悲"的底色。其家庭不幸,是为悲惨;仕途不平,是为悲愤;心理不谐,是为悲凉;身后不良,是为悲哀。用"悲"而不是"奇",或许更能透视徐渭步步惊心的生命历程,抚触其孤苦坚执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论述了音乐审美关系的构建问题以及审美主、客体的审美把握问题.作者认为<乐记>中不仅区分了"声"、"音"、"乐"三者的概念,并将其与"物"、"心"概念相结合,分析和讨论了音乐审美主、客体的审美把握问题;此外,<乐记>还通过"物-心-声-音-乐"这一结构关系,描述了音乐审美关系的构建脉络.  相似文献   

18.
李莎 《现代语文》2008,(5):41-43
<边城>是一部乡土抒情式的带有悲悯感的长篇小说.本文先对文本中所体现的"悲"与"美"进行探究,分别从"人与自然之纯美"、"女性之悲美"、"死亡之凄美"这三方面着手.然后,再透过"悲美"思索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分别从"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表现形式""生命的终极指归"来说明生命美学观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9.
王安忆在1986年连续发表了<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写作手法独特,突破了她固有的创作模式,受到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该文通过对"三恋"的分析,认为"三恋"的创作是作者从心灵深处对人生的感悟,是用小说语言谱写的人性乐章,而且"三恋"的整体创作带有一种较明显的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20.
悲剧性又称悲剧或悲。没有悲,就不能成为悲剧。悲是悲剧的表面特征,但是正如哭是痛苦的一种表现,而哭不等于痛苦;悲也未必就是悲剧。“悲剧性”尽管在戏剧领域是指:主要表现了人生的悲哀和痛苦的戏剧,但美学意义上则是指具备悲剧特征、悲剧构成因素,表现人生苦难、生命悲惨等等的文艺作品。笔者的“悲剧性”即指美学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