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建大学城:新一轮的大学改革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继大学合并浪潮之后,兴建大学城拉开了序幕──深圳开始建立大学城,清华、北大等在深圳办自己的分院;珠海也开始以优惠的条件吸引一些大学到珠海办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在那里办了分校,北京师范大学也已经宣布在那里建立新校区。据报道,河北、浙江等省也建立了大学城,广州也开始拟建大学城,等等。兴建大学城是不是中国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的浪潮? 兴建大学城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从理论上讲,大学城就是大学城市化。从形式上看,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由若干所大学在同一区域内连成一片,形成一个诸高校相对集中的、以…  相似文献   

2.
不管北大这个名字和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传统有着多么紧密的联系,对于北大人来说,北大,首先是一座大学。北大人颇为调侃地用“一塔湖图”来概括北大的特质,认为博雅塔、未名湖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是北大校史、人文和学术的象征。一座大学具备了这三样应该可以算是完整的了,所以在北大人的心里,北大从来都不是“一塌糊涂”的,相反,北大人总是很自信甚至有点狂妄地感到,北大就是No.1。  相似文献   

3.
No.1北京大学校办企业总产值:335亿元。北大非常重视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的互相转化,校办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北大方正、北大资源、北大未名、北大青鸟四大支柱产业,创造了北大校办产业97%以上的总产值和资产。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与皖人有缘。皖人马其昶、姚永朴等任京师大学堂教习,陈独秀长北大文科,胡适、王星拱执教北大。作为文科学长陈独秀革新北大学风,改革北大学科设置,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论北大>共分三辑,分别是"百年光荣和耻辱"、"校园风景中的永恒"、"寄语北大".该书汇集了钱理群1 O余年来关于北大的大部分文章,厚厚一册,分量不轻.这部书为我们展现了北大的复杂性,毋宁说,尽管北大在物理空间中只有一个,但在心理时空中却已几经蝶变,既有真身,也有虚像."真北大"与"假北大","老北大"与"新北大","光荣的北大"与"耻辱的北大","精神的北大"与"功利的北大"……早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似文献   

6.
北大保安"站着上北大"的励志故事着实让人感到另类与欣慰。他们不泯理想、不甘平庸、立志成才的朝气和远大抱负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是励志的,但同时他们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身在北大。全国的保安大军数以千万计,为什么只有北大的保安能实现华丽转身呢?原因不在保安本身,而在北大,正是北大的兼容并蓄铸就了这些幸运的保安华丽的转身。  相似文献   

7.
闫晓虹 《教育》2011,(26):48
胡适与北大的姻缘可追溯到1917年,在陈独秀大力举荐下,从美国学成归来、时年27岁的胡适始在北大任教,意气风发地参与开展了白话文运动,那时,他也是北大红楼前一介风度翩翩美少年。41岁时他担任赫赫有名的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及至56岁,出任北大校长。1948年11月,南京政府决计将北大南迁,胡适却坚持不迁。他认定,北  相似文献   

8.
胡适的日记、来往书信,以及北大收藏的相关史料表明:胡适任院长的时间是1932年2月,不是学界一般认为的1931年。胡适对于1930年代北大的中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是以兼职教授身份为北大帮忙,不愿意在北大正式任职。“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政治环境和北大校务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最终促成了胡适出任北大文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9.
不管北大这个名字和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传统有着多么紧密的联系,对于北大人来说,北大,首先是一座大学。北大人颇为调侃地用“一塔湖图”来概括北大的特质,认为博雅塔、未名湖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是北大校史、人文和学术的象征。一座大学具备了这三样应该可以算是完整的了,所以在北大人的心里,北大从来都不是“一塌糊涂”的,相反,北大人总是很自信甚至有点狂妄地感到,北大就是No.1。  相似文献   

10.
胡适学成回国后应聘到北大任教,在北大实践他的教育理想,继续他的学术之路,同时以北大和《新青年》为阵地推行文学革命。北大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最成功的典范,为胡适推行新教育理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胡适和一批新文学、新教育前驱在北大培养青年学子,后者积极响应和支持文学革命。新教育与新文学之间的相互推进关系,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大表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十三岁便进入北京大学英语系的田晓菲,为了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写这篇文章时,她已经是三年级的“老生”了。在这篇诗意盎然的文章中,作者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诉说了自己在北大两年学习与生活的感受,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而又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抒发了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12.
<正>北大出了许多企业家,这让我非常自豪。我经常回忆,北大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家?我一直以为清华才可能产生企业家,因为它搞科技。北大是学术的殿堂,是精神自由的三角地,是自焚的地方,是结束肉体的地方,是让灵魂再生的地方。企业、上市等等好像与北大无关。但是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我明白了北大为什么会产  相似文献   

13.
北大学者谈北大●本刊记者王国祥今北京大学一百年京师大学堂旧址是北大的诞生地(1898年)王国祥摄北大学者谈北大●本刊记者王国祥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作为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性质的国立综合大学,北大的百年庆典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北大不平凡的世纪...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招生》2009,(12):5-7,11
高一时曾坐车从北大校门前经过,也就是几秒钟的时间,北大留给我第一个视觉印象:一池子顶着骄阳的白荷花,然后就是长长的围墙……北大以这种方式留给了我最独特而唯一的符号——直到现在,提起北大,首先想到的依然是那一池子不屈的白荷花。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我不止一次对北大同学们说过,最聪明的学生应该是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北大资源武装、提高自己的学生。北大的资源用之不竭,学生用得越多,北大就越好、越富有、越高兴。——北大校长周其凤  相似文献   

16.
曾经读过很多写北大的文章,看完之后总有一种不以为然的感觉,“他说的,绝对不是北大。”但认真想一想,人家说的又总是北大。也许只有当我们为“北大到底是怎样的”而困惑时,我们才开始真正理解北大。因为,几乎每一个北大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体验着、诠释着、寻找着自己心中的北大,同时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经意地丰富着、涂染着现实的北大。  相似文献   

17.
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在此之前,北大继清末遗风,已属腐朽。对此,蔡元培锐意改革,决心把北大办成“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使北大真正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最为活跃,学术空气最为浓厚,教学水平很高的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要办好北大,蔡元培认为:教师是关键,“只有从聘请积学而热心的教员着手。”他要求:“延聘教员,不但是求有学问的,  相似文献   

18.
惊闻从2007年11月5日起,北大将抽查进入教学楼人员的学生证件,原则上禁止旁听生进楼。我作为一名一直视北大为精神家园的20世纪60年代的北大学子,闻此讯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要说:北大不该拒绝旁听生。理由如下:其一、科学与民主是北大的精神渊源。北大历来有旁听生,说明北大有感召力、凝聚  相似文献   

19.
曾经读过很多写北大的文章,看完之后总有一种不以为然的感觉,“他说的,绝对不是北大.“但认真想一想,人家说的又总是北大.也许只有当我们为“北大到底是怎样的“而困惑时,我们才开始真正理解北大.因为,几乎每一个北大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体验着、诠释着、寻找着自己心中的北大,同时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经意地丰富着、涂染着现实的北大.……  相似文献   

20.
曾经读过很多写北大的文章,看完之后总有一种不以为然的感觉,“他说的,绝对不是北大。”但认真想一想,人家说的又总是北大。也许只有当我们为“北大到底是怎样的”而困惑时,我们才开始真正理解北大。因为,几乎每一个北大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体验着、诠释着、寻找着自己心中的北大,同时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经意地丰富着、涂染着现实的北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