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伟 《现代语文》2005,(7):37-37
“抬起手指碰触到雨水之前,我在你背后,你转身之前,我忘记愁言。”  相似文献   

2.
不再拒绝     
生命是美丽的,人们总爱在阳光下俏皮地笑。你,我,他,神采飞扬,而在热闹过后留下一个人,刻骨的寂寞.冷酷的麻木。这不谙人世的浅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造作。在空茫而静谧的深夜,在孤魂穿梭的时空,在混沌黑暗的心灵深处,在某一个地方,在某一个空位,那里缺一些悠扬的小调——  相似文献   

3.
升入中年级的学生,要学着写结构完整、像模像样的作文了,可每次习作,却令学生愁、家长愁,老师也愁。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唯有以积累为基础,以体验为重心,以个性表达为目的,掬一捧生活的活水,让作文成为写意的享受。  相似文献   

4.
台上台下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面对眼前沙沙作响的枯荷和远处泛着粼粼波纹的江水,我仿佛想起了老师站在讲台上的低低吟唱:月亮快要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发出几声啼鸣。夜深寒重,白露凝霜。江上闪烁的“渔火”和岸边朦朦的“江枫”仿佛相对而愁。相望难眠。夜半钟声袅袅不绝地回荡在寒山寺的上空。  相似文献   

5.
快乐的笛声     
谁说离别的笙箫要用泪水来擦洗,谁说枯叶的低吟会牵若思念的愁心。我拿起哥哥留下的笛子,轻轻地吹上一曲,往事便在这悠扬的笛声中平展开来。  相似文献   

6.
袁笑 《初中生辅导》2013,(19):23-24
这是个初春的早晨,我怀揣着满心的对暖春的倾慕,踏进莫愁园里,寻一方逍遥,求片刻自在。  相似文献   

7.
逝水流年     
11月28日 晴 那飘在季节里的淡淡的愁,始终萦绕在我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本来在这充满幻想的雨季,应该无忧无虑,而我的国度却过早地被极其残忍的方式涂抹上了最为浓重而又刺眼的一笔。我的雨季注定要下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写文章要老实一点,朴素一点,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这是郭沫若先生的话。我也经常这样鼓励愁于写作文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作文宝典》在左手,《优秀作文全集》在右手,那为什么还怕作文、愁作文呢?  相似文献   

10.
马娟 《陕西教育》2010,(10):40-4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学生愁、教师苦、费时多、效率低。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让作文不再困扰老师和学生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把酒忆南唐     
弦月,梧桐深院。 时逢七夕佳宴后,独上西楼.无言回首.才识愁滋眯,难理、难梳。手边,浊酒一杯。映月色,影微摇.悲切、哀伤。手指微屈.抚了抚杯身,刺骨的寒意,透过指尖,直抵我心,孤单.寂寞.模糊间。好似回到.南唐仍在时……  相似文献   

12.
每教一茬高二学生,在学习诗歌单元时,总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每次作文我都安排写诗,每次都迎来学生热烈的掌声。平日里,学生一见作文就愁,可每每在这时却总能一反常态,没有别的原因,学生们喜欢读诗,喜欢学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  相似文献   

13.
杨春艳 《考试周刊》2009,(39):85-85
在一幅描写学生写作难的漫画中,作者用了这样一幅对联描绘一个冥思苦想的学生: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难道写作文真的如此让人惧怕吗?学生提到作文就皱起眉头无从下笔,教师提起作文也是苦不堪言,往往教学精力用了不少,教学成效却迟迟不见,结果造成地人人畏惧作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招生》2009,(2):108-108
妹妹:展信好?收到你的来信后,我愁了很久,我在努力寻找着一个恰当的理由来说服你。  相似文献   

15.
张彬丽 《中小学电教》2011,(11):143-143
<正>记得一位作家写过这样一副对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这可以说是学生写作文时的真实写照。同学们都怕写作文,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每次写作文都觉得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同学们没有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所以我觉得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是培养学  相似文献   

16.
那时花开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踏着轻快的脚步,我冒冒失失地闯进了那个名叫青春的秘密花园。“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挣扎中,我“独上高楼”,看远处交错的阡陌,体味着“欲说还休,情何以堪”的寂寞。明白了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凄楚。蓦然回首,  相似文献   

17.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大难题,学生愁——不会写,不愿写,提笔发愣,落笔发呆;教师愁——指导难、批改难。作文个性化,感情真挚化那就更难!其实细细品味,如此之难主要是因为素材的缺乏,积累的空白,生活体验,情感表达的忽视……  相似文献   

18.
瀑布的印象最早活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中。诗句里,那里没有束缚,没有羁绊,李白的愁无须再隐藏,敞开来,凭急流挟走。这样瀑布的包容,言尽而意无穷。瀑布是有生命的,李白悟到了,我也悟到了。  相似文献   

19.
王佩其 《广东教育》2011,(10):18-19
角变换有讲究,看“角”看“名”看“结构”.抓住特点巧化归,复杂问题不用愁.统一思想是个“纲”,纲举目张万难消.欲知究竟咋回事,劝君听我说一说.  相似文献   

20.
我以前对妈妈是一呼百应,不知道什么叫愁,整天泡在蜜罐里。被人爱,我认为是一种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