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惯了国际棋战损兵折将的哀音,看惯了中国棋手丢盔弃甲的惨剧,三星杯、丰田杯大捷的消息相继传来,让人颇有些悲喜交集。 多少年,失败几乎成为中国围棋的“习惯”。习惯又让中国棋手不得不养成“谦虚”的“美德”。快人快语的华学明七段感叹:“三星杯预选赛,我们进14个人打进本赛也不敢‘吹’,怕本赛输了,棋迷会骂我们一到动真格的就输。” 失败同样扼杀着中国棋手的想像力。预选赛大胜仍不足以鼓舞他们必胜的信念。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感叹:“三星杯本赛之前,有人问我中国棋手能有几人进八强。我说希望有3个人,他们都说:你胆子也”太大了,有两个就不错!” 的确,种种的担心并不是全无道理——去年春兰杯上,中国棋手在八强中占了5个,却还是没能笑到最后。去年,还是三星杯上,常灵躲过了李昌镐的飞刀,却倒在了曹薰铉的剑下。不到奖杯最终落入手中的一刻,中国棋手就兔不了胆寒。某棋手坦言:“只要曹薰铉、李昌镐‘活’着一个,中国棋手就不能说拿冠军。”在对手面前,“谦虚”的更深层也许便是情不自禁的心虚。过多的挫折压弯了中国围棋的腰杆,中国棋手急需用一场英雄式的胜利挺直自己的脊粱。风起云涌,如今正是英雄大显身手的战场。 说英雄,谁是英雄?  相似文献   

2.
春兰花会开,鸟儿自由自在,我还是在等 待,金杯我的爱,你留下来。 中国人做事图个喜庆。1999年底马晓春力压李昌镐,中国五名棋手闯进第二届春兰杯八强,一时“眷兰杯大捷”成了围棋界迎接新千年的最好礼物。可惜的是这一届的冠军被王立诚夺走.美丽的春兰有花无果。没关系,千禧年之后就是新世纪,一年又一年,反正名堂多得很。我们的棋手也真争气。20世纪最后几天的第三届春兰杯上又是五骑突围,笑傲日韩宿敌。如此骄人战绩自然大快人心,有媒体借中国棋院副院长王汝南之口说道:“这一回中国棋手夺冠的机会有80%!”看来春兰…  相似文献   

3.
“三星火灾杯”赛预选自报名开放以来,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往年中国队在本项赛事的预选赛中总有十分出色的表现,几乎每一届都会在赛场上刮起“中国风暴”。然而今年我们却首次遭遇了“韩流”,最后一轮仅剩下五位中国棋手。尤其是倒数第二轮中国棋手遭遇了“黑色星期一”,如常昊、邵炜刚、刘菁等名将都倒在了那一轮中。更为可惜的是在预选赛中已经创造出16连胜的王煜辉在这一轮被日本的大矢浩一淘汰,一个纪录就此终结。赛后,倒在自己人手下的常昊说,以往几届预选赛我们表现出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的发挥,而并不是外界所说的厚度,也不是实力高人一等。因此这一届多少有点还债的味道。抛开实力和发挥这些主观因素,有一个客观原因值得一提。本次比赛韩国方面将原来的3小时用时改为了2小时,这一点无疑是对韩国棋手有利的。因为韩国的棋手下棋普遍较快,而中国棋手则善于思考。在本次比赛中我听到中国棋手抱怨最多的就是用时紧张,很多该想的地方往往不敢过多地投入时间。下面摘录本次比赛中几个精彩片断供大家赏析。  相似文献   

4.
黑方:黄奕中五段白方:刘星五段 在历届“棋圣赛”中,四、五、六段组一直被认为是“死亡小组”,因为国少队大部分的精英都在这三个段位之中。由于今年不少精英升入了五段,使得五段组的实力陡增,因此今年五段组的冠军归属也变得扑朔迷离。 此次五段组的比赛被安排在镇江举行,也许是很久没有举办大型的围棋赛事,镇江市政府对于本届“棋圣赛”尤为关注,有十多家企业参与了赞助,接待的规格令每一位参赛棋手都交口称赞。 十九位棋手经过抽签分成了两组。绝大部分的国少精英被分在了上半区,而下半区仅孔杰一人。不出意外的话,孔杰将连…  相似文献   

5.
不是唯一     
王元 《围棋天地》2006,(13):83-85
上一期发完稿后,我与孔杰七段等年轻棋手一同去桂林。他们将与武汉华夏学院队进行围甲第五轮的比赛,我是去讲解。在北京机场候机时,因机会难得,我便掏出空白的棋图纸,画上棋型——就是上期《文武》的棋型,再就这一棋型的韵味,与孔杰七段进行了交流。这一交流,又学到了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崔明勋七段(黑)VS曹薰铉九段(白) 尽管“富士通”杯决赛的舞台上没有中国棋手的身影,尽管本次决赛的棋手又是两位韩国人,但我们仍然要对这次决赛给予关注。因为我们只有不断地研究他们的棋局,才能找出我们之间的差距。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的差距并不一定是在技术上,但是韩国棋手这几年一直在用成绩印证这一点。不过我想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中国围棋的春天一定不会太远。 对于进入决赛的两位韩国棋手,中国棋迷一定不会陌生。曹薰铉九段曾多次夺得世界大赛的头衔,其中就包括两次“富士通”杯的冠军,此番他是以卫冕冠军的身份…  相似文献   

7.
作为2009年唯一晋升为男子象棋大师的业余棋手,陕西刘强,并不被众人所熟知。在采访刘强之前,我习惯性地去百度搜索,但是找到的关于他的资料却少得可怜,仅有一篇2009年获得象棋大师称号的报道和几次网络比赛的成绩。我接触较多的是专业队的棋手,自小便开始学棋,儿时就接受名师指点,参加各种比赛并且成绩骄人。相比之下,眼下这位连百度都难寻踪迹的业余棋手便显得尤为神秘,不知他的背后隐藏着怎样一段象棋历程。  相似文献   

8.
第一届中国“乐百氏杯”围棋赛第二阶段比赛,于9月8日至10日在北京、杭州两个赛区同时进行,由五至七段棋手(含个别升段晚的八段)出场,加上第一阶段比赛出线的16名棋手,共计63名棋手进行了共三轮(单败淘汰制)的激烈角逐。结果,常吴八段、周鹤洋七段、方捷七段、王亦民七段、刘菁七段、罗洗  相似文献   

9.
暴动的一局     
余平 《围棋天地》2005,(13):33-36
玉得真二段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也就是看了上期的《围棋天地》我才有所了解,不过我很喜欢他的绰号“玉王”,是很有美感的称号。应该说,韩国围棋界有一个非常开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环境,所以时常有一些个性鲜明的棋手冒出头,比如李世石。这次“闹革命”的玉得真二段甚至不是新锐,而是一位去年底才服完兵役的“老棋手”。  相似文献   

10.
赛事简报     
《围棋天地》2000,(9):49-50
1、第2届“阿含桐山杯”中国围棋快棋公开赛,7月6日在北京拉开战幕。第一阶段比赛经过6、7、8三天角逐,已产生8名棋手进入第二阶段的本赛。在第一阶段出线的8名棋手是:曹大元九段、马石七段、董彦六段、邱峻五段、刘星四段、黄奕中四段、谢赫四段  相似文献   

11.
棋迷俱乐部     
聂卫平也赢不了的人我学围棋的时候,正值中日围棋擂台赛如火如荼之际。那时候最崇拜的棋手就是聂卫平九段,觉得他和天神一样。没想到,在一次聊天中,一个棋友谈起他的邻居:“那老头儿,超级棋迷,嘿!那棋下的,聂卫平也赢不了他。”他的话马上遭到我和几个棋友的反驳。他狡黠地一笑:“少见多怪不是?走,领你们去见识见识。”到了老头家,只见桌上床上堆的都是棋书。老人家很是热情,听说我们是来下棋的,给我们每人沏了一杯龙井茶。我第一个上阵,起初落子小心翼翼,慢慢地我发现老头儿的棋艺不怎么样,便大胆进攻。一番激战,终于围…  相似文献   

12.
“虽然没有瑞典人参赛,但是我们的对手还是不少,而且孔令辉、刘国梁、马林都有伤,比赛并不好打。”——尹霄 “每次比赛要预测冠军都比较难,如果非要说的话,我想中国队的几个年轻球员会有机会。”——陆元盛 “这次参加比赛设有什么想法,就是一场一场地打。预测冠军,我想王励勤、马林、刘国正和萨姆索诺夫有希望。”——孔令辉 “这次我们队去五个人,每个人实力都不错,所以我没有给自己定什么具体目标,我想只要能够打败遇到的外国选手就可以了。”——张怡宁 时间刚刚进入21世纪第10天,从不寂寞的国际乒坛便在日本横滨展开了…  相似文献   

13.
“我不会两次败给同一个人。”这是15岁入段后的高根台向围棋界发出的第一声呐喊。 2002年6月,高根台在韩国第3届地区本部研究生入段比赛中,以8胜1负的战绩成功晋级,成为韩国的第187名职业棋手。在确认成功入段之后,高根台跑到洗手间,在自己的手机屏幕上输入了7个字:职业棋手高根台。  相似文献   

14.
(一)三月的江南,莺飞草长,细雨濛 濛。3月12日,浙江宁波东港大酒店里,一幕好剧正在上演。国内奖金最高的“溪口杯”首届中国围棋棋圣赛“杯落谁家”的悬念在广大棋迷的引颈期盼下终将得到解决。就在昨晚的新闻发布会上,陈祖德有些动了感情:“我过去说过棋圣赛是中国围棋发展的一座里程碑,现在证明果然是如此。”接着,陈老又“摆起了老资格”:“今天在座的棋手,有我、卫平、晓春和常昊四代棋手,这是‘四世同堂’。这使我想起前不久的一次比赛,参加者除了我们这四个棋手之外,还有国少队11岁的李康初段做裁判,他的年龄比…  相似文献   

15.
从容晋级     
本届三星杯预赛,与我争夺最后的进入本赛名额的是韩国棋手金亨奂,本局获胜后。我与罗洗河九段、王雷五段、李拮四段携手进入了三星杯本赛。  相似文献   

16.
黑方:刘世振 六段 白方:孔杰 五段 6月21日我和胡耀宇联手为上海队战胜了对手广东队,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俩就飞往成都,参加第七届“NEC杯”,对手分别是孔杰和谢赫。 我一直对“NEC”的舞台非常向往,相信此次参赛的另三名棋手和我有同感。我们四人中只有孔杰在“NEC”舞台上下过棋;而他的那盘棋也只是“NEC俊英战”的10秒快棋赛。不过我们四人对“NEC”的舞台倒是并不陌生,因为曾多次在这个舞台上担任过裁判工作。比如我曾经连续三届负责挂棋,后来孔杰步了我的后尘,而胡耀宇和谢赫则多次担任记录和读秒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棋源杯”全国围棋段位赛结束了,在本届段位赛上我省又有三名少年棋手定上初段,他们分别是梁春晨、张维、孙湛博,在棋界黑龙江又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去年的段位赛上,赵守洵、杨潜、朴文 、 杨硕经过激烈的拼杀,入段成功。他们升上初段那一刻,脸上绽放的笑容还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 一个省两年之内产生7个专业棋手,这是非常少见的,我省至今已有现役棋手12人。 下面让我们一同欣赏专业棋手的风采吧! 问题图一:这是笔者执黑的一盘对局,白棋刚下了一子,白中央很薄,黑棋该如何冲击白棋呢? 解答图:黑1冲强手,这…  相似文献   

18.
聂卫平九段是大家很熟悉的,而王东亮五段则需要作一简单介绍,他是山西人,现是平煤集团的棋手。预选赛中分别战胜余平和吴新宇,终于入围NEC杯围棋赛。首次参加大赛,首轮就遇到聂卫平九段,用他在12日欢迎晚会上的话讲:“是我梦寐以求的向聂老师学习的一次机会。”聂老师发表感想时说:“如果准许我吸烟……”  相似文献   

19.
读后编后     
《围棋天地》2005,(6):96-96
棋手的婚姻非常喜欢本期“天地”的特别报道《我的大学》,感觉棋手们的生活好象离我们近了很多。我想也可以做一做棋手的婚姻,探讨诸如以下一些问题:职业棋手之间的结合是否有利于彼此围棋水平的提高?职业棋手找一个不懂围棋的妻子或丈夫是否会因为生活在两个世界而导致分道扬镳?职业棋手应该找怎样的配偶?在我看来这个话题一定可以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夺冠初体验     
张学斌  王锐 《围棋天地》2004,(18):37-38
层出不穷的韩国新秀让中日两国棋手感受到巨大压力,同时也为世界棋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对于中国棋手来说,李熙星五段肯定是一位稍显陌生的韩国新锐,这盘棋邀请了同是年轻棋手的张学斌五段解说,也许在他们之间来研究对局会别有一番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