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一个人都不喜欢挨骗,很多父母都向孩子传授过几招防骗术。可是,我的父亲却从未向我传授过“防骗”的技艺。非但如此,他还眼睁睁地瞅着我挨了别人的一顿骗。这事说起来真是有些不可思议,可是后来想想真是终  相似文献   

2.
吃过午饭,本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可刚躺下,急促的电话铃声使我不得不披衣下床。电话里,小峰的母亲说:“刘老师,孩子一回来就哭个不停,一问原因,原来是昨天刚买的乒乓球拍今天带到学校就不见了。哎,现在的孩子怎么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放下电话,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最近这段时间,班上总是出现丢东西的现象。怎么办呢?下午,我一走进教室,小峰那双忧郁的眼睛告诉我,他还在为乒乓球拍的丢失而烦恼。上课了,我说:“同学们,今天上午,小峰同学的乒乓球拍不见了,大家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教室…  相似文献   

3.
在华东师范大学进修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犹太老人,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学工作者。纳粹分子鼓动一群孩子去骚扰老人,在他的屋外大叫“犹太佬”。老人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些零钱去给这些孩子,并对他们说:“我一个人挺寂寞的,以后你们每天来喊几声,我都付点钱给你们。”就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与这群孩子商量:“我的退休金不多,只好少付一点给你们了。”见此情形,这些孩子挺不乐意,他们说:“不干了,就这么一点钱,谁高兴天天来叫!”就这样,老人的奖赏使这群孩子改变了对骚扰行为意义的感受,本来是自己取乐,后来变成了为别人卖力,将自主性的行为演变成了受控制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玻璃之城     
心情他已经两个星期没写信或打电话给她了。她一直沉默着,只是每次经过收发室会习惯性地看门外的小黑板,看看小黑板上挂号信那一栏里有没有自己的名字。他给她寄信总是寄挂号,她在的这所学校偷信的情况挺严重、他说他不希望只想说给她听的话被别人知道。她有他的传呼号码,但从未想过要在他的传呼上留下自己的姓。她只喜欢在蓝色的信纸上写自己的心情寄给他。她觉得有时写出来很美的语言在电话里说出来就会失去感  相似文献   

5.
一、撒播爱的种子,营造温馨班级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温家宝曾说过,“无爱则无教育。”  相似文献   

6.
丹迪对爸爸说:“我觉得我的脑子比别人笨。”父亲吃惊地盯着女儿。“是的,同样的内容,别人听了一遍马上就懂了,可我总是一知半解;别人打球、逛街、看小说,好像空余的时间有的是,可我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到学习上去了,成绩却总是上不去。”难道孩子真的比别人笨吗?丹迪的父亲在深深的思索。现实生活中其他做父母的恐怕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对这种自己说自己笨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呢?首先,要查一查学习方法和习惯方面的问题。应该说,根据现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大部分孩子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些孩子学习任务完不成,或者…  相似文献   

7.
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囔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  相似文献   

8.
2004年8月7日星期六和山区的孩子交流,是一件舒服并且愉快的事情。有朋友开玩笑:“你是把你自己知道的仅有的一点东西拿去糊弄一下别人。”其实她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在去贵州前,我自己给这次行动定名为“支教”,后来就不这样说了,就说是“交流”或者说“去向山里的孩子学习”。后来和别的志愿者接触过后发现,大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自以为是,这一点连我自己也不能幸免。大家考虑较多的是所处的环境如何,所捐善款善物的数量多少,或者在一个贫困地方坚持了多久,多么伟大。避开或忽视的是自我审视。第一次批改孩子们的作文,我就觉得很汗…  相似文献   

9.
真实的谎言     
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己。一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的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囔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  相似文献   

10.
龙猫     
《龙猫》这部平静而温馨的电影使得“龙猫”这个可爱的生物在全世界都家喻户晓,是十分适合一家老小齐观看的。这个故事中场出现的古怪生物龙猫,在很久以前便悠然地住在森林的深处,从未在人前露面。小女孩五月和妹妹阿明跟随爸爸一起搬入了乡下的新居“,龙猫”的故事也在一片如画的田园风光中展开。由于爸爸经常要去医院探望有病的妈妈,两个女孩只得自己去认识周围这崭新的环境。乡下天空是那么蓝,空气是那么好,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声,没有了高高厚厚的水泥墙。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两个孩子体会到了以前从未感受过的欣喜。电影中龙猫的可爱形象…  相似文献   

11.
《历史学习》2005,(9):17-17
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稣也说过同样意思的话:“你们想让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应该怎么对待别人。”这两句话在西方被称为“黄金律”。伏尔泰被称为“欧洲的孔子”。他所倡导的开明君主,就是儒家理想中的德君。伏尔泰的房间里供有孔子画像。画像下面有伏尔泰的四句话:“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国也如此。”目前知道的最早在1593年,传教士将《论语》等书译成了拉丁文。1626年《四书》《五经》在欧洲都有拉丁文版。1691年《论语》有…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胸怀     
每当我告诉别人,我是一名幼儿教师的时候,不止一次地看到许多人流露出不屑的目光,好像在说:“噢,原来是管着许多孩子吃喝拉撒睡,教一点小知识的阿姨呀。”面对这些轻视的目光,我却从未动摇过自己的选择,因为我热爱幼教事业。我想对他们说,如果你们真正了解了我们的工作,了解那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体会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女青年愿意在这平凡而琐碎的一天天中奉献着她们的青春与热情而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3.
林枫 《家教指南》2004,(3):50-51
这是关于两个孩子和两位父亲的真实故事。第一个孩子是班级里的优等生,可每次考试总会有几个同学的成绩排在他之前,这个孩子从未拿过头名,他很沮丧。“爸爸,为什么我的学习成绩总也超不过前面那几个同学呢?其实我真的很嫉妒,您说我该怎么办呢?”孩子一脸愁云地向父亲讨教。父亲没有回答,而是拿来一张白纸,在上边画一条长长的直线,说:“你有办法让这条长线变短吗?试试看!”孩子绞尽脑汁想了许多长线变短的办法,结果都无济于事。父亲依然没有说话,只是拿起笔,在那条长线下面又画了一条更长的直线……“哦,爸爸,我懂了!要胜别人一筹,要超过别人…  相似文献   

14.
我经常对儿子说“真笨”这个词,尽管很多时候是无意中说的,甚至是带着爱意说的,可孩子接收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时,我还会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聪明!”有时,在朋友、外人面前还有意表现得很谦虚:“我儿子不行,挺一搬的,不能和那些好孩子比。”结果,经常淹没在这些负面的信息里,  相似文献   

15.
因为老师崇高,就得无私奉献;因为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得呕心沥血;因为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得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的“花朵”。有人曾经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然而很多时侯,我们的老师为了别人的孩子而无暇照料自己的孩子。老师,  相似文献   

16.
一天晚上刚刚吃完晚饭,一个朋友来电话,因为一点琐事絮絮地说了很长时间。等我撂下电话,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孩子刚刚看完动画片。我原想今天给孩子好好洗个盆浴,就说:“我收拾一下,你自己先去放水泡着,一会儿我就去帮你洗澡。”孩子说:“不,我要等妈妈陪我。”他一边说一边连打了两个哈欠。看着他有点困了,我很不耐烦,说道:“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先做一下怎么就不行呢?”孩子看我有点生气了,不再说话,磨磨蹭蹭地动起来。等我做完了手边的家务到卫生间一看,他正在慢腾腾地脱衣服,还没开始放水呢。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有一位犹太老人,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学工作者。纳粹分子鼓动一群孩子去骚扰老人,在他的屋外大叫"犹太佬"。老人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些零钱去给这些孩子,并对他们说:"我一个人挺寂寞的,以后你们每天来喊几声,我都付点钱给你们。"就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与这群孩子商量:"我的退休金不多,只好少付一点给你们了。”见此情形,这些孩子挺不乐意,他们说:“不干了,就这么一点钱,谁高兴天天来叫!”就这样,老人的奖赏使这群孩子改变了对骚扰行为意义的感受,本来是自己取乐,后来变成了为别人卖力,将自主性的行为演变成了受控制的行为。这个故事反映的就是过分肯定现象。  相似文献   

18.
每当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做家长的总爱当着别人和自己孩子的面,有口无心地把孩子“贬”上一通,说孩子“呆头呆脑”、“傻里傻气”、“不懂礼貌”、“不讲卫生”、“没有出息”等等,好象把孩子“贬”得越低越好。这样做的本意无非是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谦虚”,殊不知这样“谦虚”的结果,会给年幼的孩子的成长带来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毕业以后,陈红最大的困惑是人际关系不知道怎么处理。“我的心态不像以前在学校时那样放松了,在单位,同事之间的隔阂挺大。而且又是在事业单位,人际关系特别复杂。”“我这人个性比较直,有时心里想到什么嘴上就说出来。可能就像别人说的,确实不大会做人。常常自己说过了就过去了,但别人却记在心里。有一次,我对一个同事说过几句话,自己早忘了,可后来有人提醒我说那女孩到现在还在记恨。我觉得人际关系真的好难处理。”  相似文献   

20.
我从未想过耀眼的光环,也未曾想过令人羡慕的名声,我还不屑于与别人“一决雌雄”地“抢上风”、“争高低”……我,希望的是有我自己的一方“净土”,靠自己的刻苦、努力、自强不息,让生我养我的父母、教我育我的师长、帮我助我的亲朋、容我留我的社会、给我赐我的时代能真实的说上一.句:“你是问心无愧的”,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