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个别教师的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漠、心理不健全、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等因素,致使我国学校教育中对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屡禁不止。对此,我们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  相似文献   

2.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报纸和电台先后报道了教师打学生耳光,用刀片刮学生脸,发动学生给有过失的同学用墨水刺字等体罚学生事件,一方面给学生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心灵和身体伤害,另一方面又损坏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和反思,我们不难发现,除了部分教师是师德差以外,多数事件是教师情绪烦躁,不能自控所致,是心理不健康结出的苦果。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屡禁不止,除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外,说明了教师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客观存在,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从人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3.
教师打骂学生通常被认定为师德问题,例行的解决办法是警告、扣奖金直至开除,然后以此为鉴,对其他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然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近年来仍屡见于报端,并且见诸报端的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常用的师德教育的“药方”对症吗?   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在学校总跟学生发火的教师在家里也经常发火,爱跟学生动手的教师也爱跟爱人及子女动手。   将家里家外的表现联系在一起,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些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师德问题,而是教师的心理健康方…  相似文献   

4.
老师应当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有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这既是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更是法律规定的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当前,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教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大教师同样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却忽视了教师自身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建设。比如有的教师上课迟到,随意抽烟或照本宣科,在课堂上不负责任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消极情绪;有的教师向学生家长索要财物,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的救师只教书、不育人,不愿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等。加上电大专业稳定性差,大量外聘师资使这种情况就更为突出。然而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学生品格…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然而,有的教师或受“棒打出孝子,棍打出才子”的封建教育方法影响,或“恨铁不成钢”又缺乏教育方法、教育艺术,而无视国法,任意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都带来不可低估的危害。一、影响学校声誉,损害教师形象有极少数教师处理问题欠冷静,对学生动辄火冒三丈,大声训斥,甚至推、揉、踢、打。这些做法造成恶劣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7.
时常听我们的老师对学生说,你再不认真学习或再不好好表现,就把你的家长叫来。他们将家长当成了惩罚孩子的武器。尤其是在明令禁止教师体罚学生的今天,有些教师更是喜欢使用这  相似文献   

8.
时常听我们的老师对学生说,你再不认真学习或再不好好表现,就把你的家长叫来。他们将家长当成了惩罚孩子的武器。尤其是在明令禁止教师体罚学生的今天,有些教师更是喜欢使用这种方法。这样做,也许对学生能起到一时的教育和震慑作用,但长此以往,必将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产生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
体罚,不可回避——体罚的危害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少世纪以来,体罚作为权威的象征,几乎被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教师视为制服学生的法宝。但是,随着教育民主化运动的开展,绝大多数国家已明令禁止体罚了。1952年,我国教育部就已发布了禁止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指示。一些法律法规,如《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是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并没有因为宣布它非法而消失,甚至还愈演愈烈。这将严重影响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社会、学校、学生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有必要就学校中教师…  相似文献   

10.
一、新时期师德建设及教师的思想现状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师德建设及教师思想的现状从总的情况来看是比较好的,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在教师群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主要表现是:1.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迟到,违反课堂纪律,没有完成作业就罚学生扫地,抄写数遍、甚至数十遍作业。2.歧视、排斥后进生。对后进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后进学生的人格和平等受教育权,讽刺、侮辱、谩骂后进生。3.工作不负责,以教谋私。少数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热衷于搞有偿家教,有的向学生家长索取或变相…  相似文献   

11.
教师要有形象意识陈定才我们常常看到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报道学校或教师如何不负责任、误人子弟的事。诸如学校乱收费、教师体罚学生、教学偷工减料、虚报教学成绩等,这些虽是极个别的现象,却损害了教师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教师要取得学生的信任,获得社会的好评,不...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描述 教师在改作业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学生做过并且教师讲过的题目又做错了,这时教师只是一味地责怪学生并不能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是的,我们的学生在练习或考试做题时常常出现错误,而我们总是简单地归结为学生学习不认真,轻者给学生一点批评,埋怨学生;重者给学生一顿狠狠地惩罚,严厉地也许就是“体罚”,以让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再犯类似的错误.然而我们教师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思考,为什么学生会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13.
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面对学生辍学、出走及至自杀的隐患,广大教师可谓是“谈罚色变”。然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并非不能体罚学生。 我认为,教师让学生站几分钟和站几小时的性质是不同的。前者属不违法的体罚,后者属违法的体罚。体罚的程度决定了体罚的性质和后果。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体罚。 1.体罚和教育是统一的。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是以体罚为保障的,这正如社会的安定是以国家机器来保障的一样。但是必须明确的是:体罚只能是针对个别学生的、保障正常有效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手段,是不得…  相似文献   

14.
“体罚”这两个字,在20世纪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都很少见诸文件或报端。在那个时候,教师只要对学生身体没有造成严重侵害,一般的体罚很少引起家长及社会的质疑,这可能源于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教育中“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器”等思想的支持。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国民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及安全进一步受到法律的保护,一时间,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受到相应的制约,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这已是一个老话题了。但在教育工作中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仍存在不少误区。第一,严而无节。某些教师对学生充满热情,工作起来也特别卖命,但却忽视对学生心理的体察,往往期望值过高,特别是不分阶段、对象,千篇一律,急于求成,在实际工作中,难免师生间出现龃龉,甚至产生出格的言行。如有的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这类教师在工作态度上的勤勉精神往往掩盖了工作方法上的失误,他们的做法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而教师本人却误以为是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倒是学生们不知好…  相似文献   

16.
陈德福 《考试周刊》2013,(53):160-160
针对报道的教师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失范行为导致学生伤害的事件,舆论无一例外地指向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丧失人伦,无不诛之而后快,呼吁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作者认为,教师的失范行为固然可恨,必须坚决杜绝,然而不帮助教师形成"爱学生的能力",仅靠师德师风教育,绝不能从根本上清除诟病。  相似文献   

17.
柏海山 《江苏教育》2007,(23):39-40
据《参考消息》(2007年4月4日)报道,近日生效的一项英国新法律明确规定,教师有权处罚不守规矩的学生。根据这项法律,教师有权用“合理的力量”管束有暴力行为的学生,有权没收学生的手机等私人物品,并有权在周六或放学后对学生实施关禁闭等体罚。结合该项新法律,联系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至少可以解读出这样三条信息:其一,无论国外、国内,校园内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如不守纪律、不服管教、有暴力倾向等;其二,教育需要惩戒的力量;其三,和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相比,该新法律赋予学校和教师比较高的法定权力,包括关禁闭等体罚手段,而且被冠名为“合理的力量”,而我国教育法律法规是严令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眼下个别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教师体罚学生到了犯罪的地步。其二是与以上那些教师态度迥异的教师,他们对待学生犯错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有个别初、高中女教师被学生“哄”跑、“耍”哭的事时有发生。从以上两方面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学生难管,教师难当这是不争的事实。换句话说,“要不要惩罚犯错的学生”这一问题已经到了我们必须好好讨论和正确对待的时候了。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常犯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教育学理论也告诉我们,犯错的学生受到应有的…  相似文献   

19.
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不仅普遍存在,而且被错误地认为是开展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不仅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良好的个体社会化形成,而且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教师在选择体罚学生的对象及体罚的形式时,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倾向性,被罚学生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及家庭背景差异.体罚不具有教育作用,应通过完善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素质、规范教学行为等手段杜绝教育体罚现象的发生,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0.
曾几何时,“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激励教育”成为了我们教育的亮点和主流,而与此同时,惩戒似乎成了教师不敢触及的“高压线”,唯恐被冠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名。很多媒体对因体罚学生而引发的学生弃学、离家出走、自杀或杀人等恶性事件一再披露,不时地在向教师们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教育不能有惩戒。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连一句批评的话也不敢说。面对不做功课、不专心听课、没礼貌、扰乱课堂纪律、旷课打架、早恋等的学生,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们很无力,只能装聋作哑、视若无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只能一味纵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