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题目由定圆O外一定点P引任意割线PAB(不过圆心O),求证tan1/2∠AOP·tan1/2∠BOP为定值.分析本题看起来是一个平面几何问题,但不管是用平面几何方法或三角方法都十分困难.但若用解析几何方  相似文献   

2.
题目 如图 1,已知⊙O1 和⊙O2 外切于点P ,AB是⊙O1 和⊙O2 公切线 ,A、B是切点 ,求证 :PA⊥PB(人教版《几何》第三册p .12 9例 4 ) .图中△PAB一般称为切点三角形 .其演变极为丰富 .本文拟对其作一探究 .在探究中注意到合情推理的运用、对称观点的把握和对题目本质的揭示 .探究一 :公切线的演变变 1 公切线演变为一圆切线 ,一圆割线 .如图 2 :直线AB交⊙O1 于点A、C ,切⊙O2 于点B .则结论该如演变 ?简析 此时原题中的点A分化为A、C ,原题中的∠APB分化为∠APB和∠CPB ,易证∠APB+∠CPB =180° .变 2 公切线演变为两…  相似文献   

3.
宜昌市1999年中考数学试卷的第31题和第33题是这样的: 第31题如图,点A、C、B、D在同一个圆上,AB是圆的直径,P是AB上任意一点。 (1)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2)求证:tg∠ACP·tg∠BDP=(BC·AD)/(AC·BD)  相似文献   

4.
本期问题 初187 如图1,过⊙O外一点P引该圆的两条割线PAB和PCD分别交⊙D于点A、B、C、D,弦AD和BC交于点G,过点G作割线PEF交⊙O于点E、F,交弦BD于点Q.求证:  相似文献   

5.
过圆外一点P作圆的两条切线和一条割线,切点为A、B,所作割线交圆于C、D两点,C在P、D之间,在弦CD上取一点Q,使∠DAQ=∠PBC.求证:∠DBQ=∠PAC.(此题为200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试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2009,(4):46-48
756.如图1,线段PA、PB与圆O相切,A、B为切点,PCD是不经过点O的圆O的割线,C在P、D之间,经过点C的圆O的切线交PA、PB于M、N,G是线段CD上一点,且∠CGM=∠CGN,求证:GC=GD.  相似文献   

7.
求证圆中线段相等,是初三几何的重点内容之一.这类题涉及面广,证法灵活多样.本文以近单部分省市的中考题为例,谈谈证明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一、利用全等三角形例1如图1圆01和圆O2相交于点A、B.在AB一侧作直线AEC,点E、C分别在圆O2和圆O1上;在AB另一例再作直线AFD,点F、H分别在圆O1和圆O2上.已知EC=FD.求证:EB=DB.(1992年杭州市中考题)分析 欲证EB=DB,连结CB、FB,只须征△ECB≌△DFB因为A、E、B、D四点在四O2上,A、C、B、F四点在圆O1上,所以分别有∠CEB=∠FDB,∠ECB=∠DFB.而已知CE=…  相似文献   

8.
[题目 ]如图 (1),⊙ O1和⊙ O2外切于点 A, BO是⊙ O1和⊙ O2的公切线, B, C为切点,求证 AB⊥ AC.(初中《几何》第三册 144页例 4) 适当改变题目的条件、结论,通过猜想、归纳,引申为以下几题 . 1改变两圆的位置关系,由外切变为相交 . [题 1]如图 (2),⊙ O1和 O2相交于 A1, A2两点, BC是⊙ O1和⊙ 2的公切线, B, C为切点 .求证∠ BA1C+∠ BA2C=180° . 证明:连结 A1A2, ∵ BC与⊙ O1相切于点 B, ∴∠ A2BC=∠ BA1A2. 同理,∠ A2CB=∠ CA1A2. ∴∠ A2BC+∠ A2CB=∠ BA1A2+∠ CA1A2=∠ BA1C. …  相似文献   

9.
圆的内接四边形,它的性质内容之一是:圆的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现采撷几题,利用此定理所隐含的“1 3=2 4”的“不等之等”关系略加评析,供读者参考.题一:圆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A、A1∶∶2∠∶B3∶∶∠4C∶∠D可以是()B、2∶3∶1∶4C、3∶1∶2∶4D、4∶1∶3∶2题二:圆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A∶∠B∶∠C∶∠D=1∶2∶3∶n,则n=(n是正整数).题三:圆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A∶∠B∶∠C∶∠D=1∶m∶3∶n,则m n=(m,n是正整数).题四:圆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A∶∠B∶∠C∶∠D=1∶m∶y∶n,则m n-y=(m,n,y是正整数).题五:圆的内接四边…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圆中有关的点、线、角及其它图形位置关系复杂 ,命题者在命题时容易设置“陷阱” ;而在解中考题时 ,有些考生往往因对已知条件的分析不够全面 ,忽视某个条件 (包括隐含条件 )、某种特殊情形 ,从而导致漏解 .下面以近两年的中考题为例 ,列出常见有关圆问题的漏解的各种情形 ,并分析导致产生漏解的原因 .1 对点的位置考虑不全面 ,导致漏解例 1 如图 1,A ,B是圆O上两点 ,且∠AOB =70° ,C是圆O上不与A ,B重合的任意一点 ,则∠ACB的度数是 .(2 0 0 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题 )图 1        图 2漏解 如图 1,易得∠ACB =3 5° …  相似文献   

11.
例1 过圆外一点P作圆的两条切线和一条割线,切点为A、B ,所作割线交圆于C、D两点,C在P、D之间.在弦CD上取一点Q ,使∠DAQ =∠PBC .①求证:∠DBQ =∠PAC .②( 2 0 0 3,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本文所提供的解题思路,希望能与读者一起走进题目的深层结构,并获得怎样学会解题的有益启示.1 朦胧对称的探索图1  根据题目的描述,我们画出一个图形(图1 ) ,根据图形,我们看到,在A、C、B、D四点共圆的条件下,已知式①与求证式②存在一种对称关系(图2 ) .图2当然,由一对上下相等的角推出另一对(由同样六个点组成)上下相等的角不是无条件的,题…  相似文献   

12.
条件变化题在学习中屡见不鲜,其特点是在已知情况下,先确定或证明一个结论,然后将条件变化,要求我们探索原来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解答时,应仔细观察条件变化前和条件变化后图形的特点,比较两者的差异,灵活利用如下两种方法: 一、借“计算”之力 例1 已知∠MON=90°,点A、B分别是射线OM、ON上的动点,△OAB的两外角平分线AP、BP交于点P. (1)如图1-1,∠OAB=45°,求∠P的度数; (2)如图1-2,∠OAB45°,∠P的大小是否变化?若不变化,请说明理由;若发生变化,∠P的大小与哪些角有关? 分析:(1)从∠P+ ∠PAB+ ∠PBA=180°人手计算∠P的度数;(2)当∠OAB≠45°时,继续计算∠P的度数. 解:(1)由∠MON=90°,∠OAB=45°,得∠ABN=135°,∠BAM=135°. ∵ AP平分∠BAM,BP平分∠ABN, ∴∠PAB=1/2∠BAM=67.5°,∠PBA=1/2∠ABN=67.5°. ∵∠P+∠PAB+∠PBA=180°, ∴∠P=45°.  相似文献   

13.
题目 如图1,过圆外一点P作圆的两条切线和一条割线,切点为A,B.所作割线交圆于C,D两点,C在P,D之间,在弦CD上取一点Q,使∠DAQ=∠PBC,求证:∠DBQ=∠PAC.  相似文献   

14.
这里把经过另一圆心的圆叫“母圆” ,把圆心在另一圆上的圆叫“子圆” .下面介绍母子圆的性质和相应的中考题 .图 1如图 1,点A在母圆⊙O上 ,子圆⊙A与母圆⊙O交于B、C ,点P是母圆⊙OBC的上的任意一点 (不与点B、C重合 ,且点A、P在直线BC的两侧 ) ,PA交BC于D ,设子圆⊙A的半径为r ,则有下列结论成立 (此文中结论与所注中考原题在形式上略有不同 ,但本质相同 ) .1 PA平分∠BPC .证明 :因为AB =AC ,所以 AB =AC ,所以∠BPA =∠CPA .2 ( 1) .△ABD ∽△APB∽△CPD ;2 ( 2 ) .△ACD ∽△APC∽△BPD .3 .PB·PC =PD·P…  相似文献   

15.
如图1,P是圆外一点,由P作圆的两条割线PAB、PCD,称∠BPD为圆外角.圆外角度数定理圆外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两段  相似文献   

16.
例题如图1,⊙O1与⊙O2外切于点P,两圆半径分别为R1,R2,且R1>R2,AB是两圆的外公切线,A,B为切点,AB与O1O2的延长线相交于点C,在AP的延长线上有一点E满足条件:AP∶AB=AC∶AE,求证:(Ⅰ)AC⊥EC;(Ⅱ)PC=EC.图11分析证明,串联基础知识分析(Ⅰ)连PB,O1A,O2B,由AP∶AB=AC∶AE,易知△APB∽△ACE.而要证AC⊥EC,只需证∠ACE=90°.因此,证题关键是证∠APB=90°,故只需证∠2 ∠3=90°.而∠2=∠1=90°-21∠AO1P,∠3=∠4=90°-21∠BO2P,又∠AO1P ∠BO2P=180°,故∠2 ∠3=90°.获证.(Ⅱ)由(Ⅰ),易证∠CPE=∠1=∠E,从而PC=B…  相似文献   

17.
下面的例题及其错误解答常见于一些刊物和参考书中,为便于剖析,现摘录如下: 题两定点的坐标分别为A(-1,0)、B(2,0),点P满足∠PBA=2∠PAB,求点P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18.
两圆外切时,该切点和一条外公切线与两圆的两个切点构成的三角形称为“切点三角形”.如图1,⊙O1与⊙O2外切于点P,AB为⊙O1和⊙O2的外公切线,A、B为切点.则△APB为切点三角形,它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即∠APB=90°.为了证明这一性质,不妨过点P作⊙O1和⊙O2的内公切线PC,交AB于点C.因  相似文献   

19.
对典型题进行研究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将有助于同学们思维能力的训练 .下面通过一道典型例题来说明如何进行研究 .图 1题目 如图 1,点O是∠EPF的平分线上的一点 ,以O为圆心的圆和角的两边分别交于点A、B和C、D .求证 :AB =CD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几何》第三册 ,( 2 0 0 0年第一版 ,P73 )对本题可作探讨如下 .问题 1 该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 ?若逆命题是真命题 ,请加以证明 ;若是假命题 ,请说明理由 .逆命题为 :如图 1,已知∠BPD的两边分别交⊙O于A、B、C、D .若AB =CD ,则PO平分∠BPD .该命题为真命…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解201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一试第11题:"作斜率为1/3的直线l与椭圆C:x2/36+y2/4=1交于A,B两点,且P(3√2,√2)在直线l的左上方. (Ⅰ)证明:△PAB的内切圆的圆心在一条定直线上; (Ⅱ)若∠APB=60°,求△PAB的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