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伴随而来的就业压力又连锁反应般地导致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对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合理就业和顺利就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民生之本、民安之策,毕业生就业质量则是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代表着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立足于社会的基本标尺。如何在稳定就业数量的同时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许多高校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本文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情况下,为实现毕业生就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的目标所做出的各种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3.
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是独立学院战略发展和品牌经营的关键任务。文章从提高就业工作整体质量的角度,分析学校发展、学生就业的实际要求和需要出发,在独立学院就业工作队伍的活力激发、校园就业文化创新、就业服务平台搭建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是我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从毕业生就业状况和我院人才培养质量两个方面来分析,指出该指标与我院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同时在我院可持续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就业工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终端,一定程度上成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互联网+"恰巧为探索就业工作提供了另一重独特思路,高校就业工作在主导价值、角色功能和传播模式的三重困境中受到互联网思维、网络传播和新型商业模式的启发。据此,本文为高校就业工作的范式转化建构了三重路径,即"三种理念变革、三大主体联动、三重流程再造"贯通结合的就业工作范式。  相似文献   

6.
高职生就业质量现状与提升策略探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对社会的整体发展状况的一种衡量,新形势下提高高职生就业质量将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面临的新的挑战.当前高职生的就业质量总体不高,提高高职生就业质量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高职生自身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民自身增收能力较弱,收入增长缺乏稳定性,根本原因在于低水平人力资本投资约束下的低水平就业能力限制了其收入增长的空间。根据在重庆市的调研资料分析表明:农民收入的增长来源于农民就业能力的增强,尤其是就业岗位胜任能力的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受制于其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特别是教育投资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又影响到其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就业能力对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非农收入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对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农业收入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教育—就业岗位胜任能力—收入”是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收入路径中的核心传导机制。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提升农民就业能力,是农民稳定增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平  谢东宝 《职大学报》2013,(5):106-109
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其内容涵盖工作性质、聘用条件、工作环境、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五方面.高校应在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推动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以广州三所高等职业院校为样本,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法获得有效数据,并与数十家用人单位进行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加入党组织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上,从毕业生党员自身优势、综合素质、用人单位的现实需要等主客观因素对调查结果展开论证.  相似文献   

9.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制度的引入对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课程教学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利用2013年化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和在校学习成绩、综合测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相关骨干课程考试等资料进行统计,再结合近10年来毕业生就业实际进行分析,探讨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考试在普通高校大学生大学学习阶段的地位和作用,为应用型地方高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交通强国背景下高职院校交通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引入体面就业和能岗匹配度理论构建质量监测体系,该体系包含9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采用语言价值变量与三角模糊数的关系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基于调研数据,采用TOPSIS方法对江苏省某高职院校交通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高职院校交通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贴进度为0.703 9,处于Ⅱ级水平。评价结果中薪酬福利满意度、职业稳定满意度、发展空间满意度和专业对口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户籍二元体制的原因,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实际缺失。以云南省为例,分析透视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情况,提出了重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是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主力军,是参与城市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准市民.职业技术技能是新农民工安身立命和发展之本,授之以“渔”,让他们习得一技之长,成为熟练技工是个人、企业与社会进步之内需和要务.新农民工素质能力提升与企业进步显著关联,培训属满足新农民工期待和提高新农民工的要事,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社会品质的必然途径.助力新农民工健康发展与企业发达是培训的目标、内涵;培训,利达企业、惠达社会、责达国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别从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工作的管理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对策,旨在为其他城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农民工的劳动素质决定了自身的可雇佣程度。研究表明农民工可雇佣性可以分为人际交往能力和技能胜任能力,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对农民工的可雇佣性影响更大。农民工可雇佣性在企业是否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性别与受教育程度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企业提供的培训学习机会及提高受教育程度能显著增强农民工可雇佣程度,女性农民工的可雇佣性要低于男性。政府应强化农村基础教育,保障女性农民工的受教育权和就业权。  相似文献   

15.
融合"尚巧"的创新精神和"求精"的工作态度为一体的工匠精神,对于提升我国工业制造的质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升农民工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社会,由于匠人文化的缺失、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失衡以及农民自我认知能力的牵制,致使农民工素质的提升和工匠精神的培育受到了阻碍。因此,需要进一步营造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加强农民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考核奖惩体系,激发农民工自主和责任意识,将农民工群体培育成高素质、高技能的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回流农民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农民工的代际更替、产业政策、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民工回流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同时,受限于二元分割的城乡制度,中国农民工反向迁移的比率或者说潜在比率要远远高于国外。目前,关于中国农民工回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回流规模、回流原因、回流农民工群体的特征以及回流的社会影响等方面。总体上看,中国农民工回流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而且过多地侧重于宏观层次的回流原因分析与回流影响的考察,而缺少对回流农民工个人层面的具体分析,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与经验考察。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称呼,也是具有中国特色而且数量庞大的群体,对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十八大提出来的口号,虽然理论上关于这个问题成果有很多了,但是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进程来研究农民工市民化实现的路径,在宏观视角下探索如何更好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并提出一些建议,将会是一个补充和发展。就现实而言,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会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而且,城镇人口越多,城镇化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19.
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为研究的切入点,旨在通过研究,寻找能有效解决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相应对策,为有效推动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帮助。从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权利,分析了当前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意义,最后从政策支持、经济支持、精神支持、体育文化支持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