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呼唤名记者(上)金凤每一行业的杰出人物都能带动整个行业的腾飞。如果没有谭鑫培、梅兰芳、金少山、杨小楼、周信芳、马连良、程砚秋等一批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怎能有中国“国之瑰宝”京剧的灿烂辉煌?科学界、文学界、体育界等各行各业莫不如此。刚刚落下惟幕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武生是京剧的重要行当之一,很多武生剧目都取材于清末民间的武林故事,武生表演中的很多武打元素也都取材于清末民间的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3.
在人才济济的上海出版界,有不少编辑,不仅在本行为人作嫁、做“杂家”方面成绩卓然,成了名编,而且在其他领域术业有专攻,修成正果,成为名家。2003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策划了一套颇有新意的丛书《名家与名编——世纪初的对话》,请出他们中的几位,进行“名家”与“名编”的对话,借以反映名编的“业余”研究成果。雷群明——上海出版界一位备受同人推崇的资深出版人,得以将他从事编辑工作几十年潜心研究编辑学的所得、所悟付诸文字,撰成一本《编辑修养十日谈》。  相似文献   

4.
漫天京剧脸谱,一城唱念做打,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让上海的空气里弥漫着京剧的韵味。但曲终人散之后呢?西方音乐剧《剧院魅影在上海接踵而至,百老汇经典音乐剧的旋律迅速“挤压”声声京韵,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在盛装迎接圣诞节……  相似文献   

5.
记上海第一家民办的“上海儿童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第一家民办的“上海儿童图书馆”是在抗战时期上海“租界”形成“孤岛”后,由应永玉先生发起并参与创办的。他是浙江省温岭县人,三十年代来到上海,后在四行储蓄会工作并担任上海市银钱业同人联谊会学术会员,现年七十五岁。  相似文献   

6.
章太炎,在中国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上,曾起过至深至广历史诈用的一位巨人,被个人誉为“中华英杰”或“有革命业绩的学问家”。他身为浙江余杭入,但他的大半生是在上海度过的。他离开书斋步入社会革命的第一站就是上海,时年仅三十。以后在上海办报、讲学、著述、革命、坐牢、成婚、生息,凡三十余春秋,几乎参与了他这个时代的所有重大的历史变革,颠沛了大半辈子,直至六十七岁移居苏州。上海成了他真正的第二故乡。三十多春秋的浦江水,哺育了太炎,使他对上海留下了无限眷增,同时也为上海史留下了斑烂的一页。但是,…  相似文献   

7.
中国戏剧出版社为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而出版的《京剧艺术评论集》丛书(共11种),日前经过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代理已正式推荐给台湾千华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在台湾、香港地区出版发行。这套书收集了对梅兰芳、谭鑫培、杨小楼、马  相似文献   

8.
年4月22日是我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同志逝世十五周年纪念日。方荣翔,1925年出生于北京,七岁学艺,八岁时拜尚小云先生为师学习京剧。后来,又拜骆连翔、张鑫奎、宋富亭、谭世英等京剧名家学戏。1942年7月,在北京广德楼拜净行名家裘盛戎先生为师,潜心钻研裘派艺术并得其真传。194 8年3月,方荣翔参加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七纵队京剧团。1951年10月,剧团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政治部京剧团开赴朝鲜参战。1958年12月,转业至山东省京剧团工作直至去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方荣翔演出了许多裘派剧目,在《铡美案》、《将相和》、《姚期》、《…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1997,(6)
孙中山何以「死而复活」文/张宿东说孙中山死而复活,是一大奇闻,不会有人相信。但它并非笔者杜撰,有下列根据:——“学术界泰斗章太炎”,“在他43岁那年……写了一则征婚启事,登在上海的一家报纸上”,“1931年6月15日,章太炎和比他小15岁的汤国梨在哈...  相似文献   

10.
烸铂 《档案天地》2014,(3):35-39,48
正盖叫天(1888—1970)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张英杰,号燕南,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幼入天津隆庆利科班,习武生,后改习老生。倒嗓后仍演武生。长期在上海一带演出。宗法李春来而有所发展。勤学苦练,虽曾断臂折腿而坚持不懈。演剧以短打武生为主,注重造型美,讲究表演人物神情气质,武戏文唱,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盖派"。以演《武松》(包括《打虎》、《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等)、《三岔口》、《一箭仇》等剧著名,时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06,(10X):41-41
杨小楼(1877-1937年)在北京第一舞台演京剧《青石山》时,扮关平。演周仓的老搭档有事告假,临时由一位别的花脸代替。这位花脸喝了点酒,到上场时,昏头昏脑地登了台,竟忘记带必不可少的道具——胡子。扬小楼一看要坏事,心想要是演员出错,观众喝倒彩可就糟了。灵机一动,临时加了一句台词:“咳!面前站的何人。”饰演周仓的花脸纳闷了,不知怎么回事。“俺是周仓……”这时,演员得做一个动作:理胡子。这一理,把这个演员给吓清醒了,可是心中一转,中说道“……的儿子!”扬小楼接过去说:“咳,要你无用,赶紧下去,唤你爹爹前来!”“领法旨!”那演员赶紧下去戴好了胡子,又上台来了。  相似文献   

12.
正成名大世界我大舅父任日暲开戏馆,"更新"舞台股东,与当代上海名伶多有交往。他曾对我说,别小看上海"大世界"游乐场里的大京班,开幕之初,就请来了短打武生李春来、盖叫天、林树森、小杨月楼等几位誉满申城的名伶。"大世界"创办人黄楚九,对各剧种戏班要求有四大特点:名、新、奇、趣。大京班有名牌却无正宗老生,都是老一辈,没有新人。于是他在上海京剧界物色。正巧有人在城隍庙劝业场原址开办"小世界",出现一个刚14岁,唱  相似文献   

13.
他在书画篆刻创作道路上,以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赢得了军内外书画名家的赞誉。其作品先后在北京、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百余幅作品在报刊上发表,他就是被誉为“战士书画家”的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后勤部战士刘发起。他与书画之缘,是11岁那年随父亲到安徽淮南读书时结下的。当时,他被画家朱修立那田园诗般的国画风格所吸引,并从此激发了他用画笔描绘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常常对连环画和报刊上的作品一临几十遍,如痴如醉,甚至到了忘我的境界。中学期间,其作品就在报刊发表并在全国获奖,受到天津美院教授和河北省名家…  相似文献   

14.
11岁,王洛勇孤身一人去外地一所戏曲学校学习京剧:17岁,因受伤和变声,不得不改行,到武汉音乐学院主修乐器,毕业后当了一名“洋吹鼓手”;24岁,赴上海戏剧学院报考话剧表演专业,毕业后留校担任教师;28岁,他只身来到美国学习西方戏剧。  相似文献   

15.
1915年我在上海出世,五六岁即随同长辈看京剧。彼时上海京剧流行连台本戏,带有机关布景,更迎合一般外行人和孩童们的兴趣。我在10岁左右已是十足戏迷,关于伶人与戏目历历如数家珍,自己亦能哼上几段,上弦吊嗓,朗朗上口,且有板眼,显然得力于百代、高亭、蓓开等唱片。  相似文献   

16.
亮岚 《传媒观察》2005,(8):10-12
2002年秋,一位33岁的年轻人,引人注目地走上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的岗位。黎瑞刚,1969年出生,199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获新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供职于上海电视台,从事新闻和纪录片的编导工作。1997年开始创办《新闻观察》栏目并任制片人,同年被评为首届上海文化新人。黎瑞刚上任三年多的时间里,通过极富创新和策略的各项举措,使得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获得了全新的发展空间。他积极倡导旗下的广播电视媒体全面介入市场竞争,“Channd Young生活时尚”、“第一财经”、“东方卫视”等的品牌运营,收购“中超联赛”转播权,都在我国的文化产业经营领域领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7.
梅兰芳是中国杰出的京剧表演大师。解放前他是誉满京华的“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在日伪统治时期为了不给日本侵略者和汉奸登台唱戏,他长期隐居在上海,蓄须明志,百般回避日本人对他施展的金钱利禄的诱惑,宁死不肯为目伪演出的高尚戏德时至今天仍让人们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8.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与同类书相比,本书的着眼点不在于叙述过程,勾勒史实,而在于研究现象,总结特征。书中通过对构成京剧艺术特征的‘文化因子”的剖析,归纳了京剧艺术的基本法则,并将京剧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努力寻求它与传统哲学、舞蹈、琴棋书画以及其他剧种和民俗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使京剧文化的研究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中国京剧史(三卷本)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组编责编:苏明慈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本书是目前最完整、翔实、最具权威性的京剧艺术发展史专著,是一项填补空白的文化工程。上卷从197…  相似文献   

19.
自明清以来,我国藏书家云集江浙,上海地区亦是名家荟萃,而据现存史料可考的上海藏书家,当以庄肃为首。据清同治《上海县志》载:“庄肃,字恭叔,号蓼塘,居青龙镇。仕宋为秘书院小史,宋亡,弃官归。”多年的仕途职务,使得他“性嗜书”,特筑万卷轩,  相似文献   

20.
海英 《出版史料》2005,(3):104-105
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本刊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原放同志,1923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早年于苏北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出版工作。1959年1月,担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和不公正待遇。粉碎“四人帮”后,恢复职务。1980年11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3年1月至1985年10月任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离休后,致力于出版史的研究整理工作,主编《上海出版志》、《中国出版史料》(十卷本),并热情支持在上海筹建出版博物馆的工作。1996年,他被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授予“伯乐奖”;2004年被授予中国韬奋出版奖。2005年6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