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锡良本《古代汉语》教材,对"完聚"一语的解释亦为:"完,修葺,指修城.聚,聚集,指聚集百姓."通过翻检《左传》的用例和分析文章的上下文语境,笔者认为"完聚"的解释应以"坚固城郭,聚集粮食"为佳,而非如教材上所言.  相似文献   

2.
《左传》选篇《郑伯克段于鄢》(见隐公元年)中的"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一句。历来对"聚"的解释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聚"是聚集粮食或粮草;一种认为"聚"是聚集民众。本文从各种文献角度考察,得到"聚"为聚集粮食或粮草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左传》中出现837次的"是",主要用作指示代词和连词词素。作为指示代词的"是",在句中可作定语、宾语、主语和谓语,这种用法范围广,情况复杂,出现次数较多,需要根据上下文意做出相应的译释。作为连词词素的"是",主要是从指示代词的用法虚化而来,多与"以""是""故"等连用。  相似文献   

4.
《左传》中的“君子曰”到底是不是《左传》的原文?是左丘明自己作的评论,还是《左传》在流传过程中被后来学者所增入?有的学者说是西汉末年的刘歆所窜入。本文经过考证认为,“君子曰”之言不是左丘明的评论,而是《左传》作为儒家教科书在战国流传时被战国儒家所加入的评论,其中很多内容是当时或从前的贤人对历史的评论。添加“君子曰”的人很可能是战国时代儒家的虞卿学派和荀子学派。“君子”并非专指一人,不是左丘明本人,与《史记》的“太史公曰”性质不同,而是泛指对历史有正当评论的贤人。“君子曰”之言可能收录在《法语》书中,不是《左传》成立时就有的,所展现的评论代表了儒家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汉人一致称道:孔子《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这是考证孔子《春秋》的重要证据之一。所谓“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是指孔子《春秋》之中有“弑君”之事三十六起,“亡国”之事五十二起。牛鸿恩《“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考实》(载《聊城大学学报》2003年第5、6期)一文,根据他自己给出的主观“界定”,否定这一史实,并称笔者的“选题不具有学术价值”。牛先生不仅对笔者的研究成果表示不屑,而且从根本上否定孔子作《春秋》的历史功绩.实在“背于情理”。  相似文献   

6.
由于句子类型的转变及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共同作用而最终导致“所以”从词组向因果连词的过渡;同时在《春秋左传》中并非所有的“是以”都是介宾结构“以是”的倒,连词“是以”在《春秋左传》中已以固定词组表示一种新的意义,逐渐与位置的前置没有词序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一文中"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之"块(凷)"字,应训释为"土块"或"一块土",而不能如陆宗达、陈桂申两位先生所说的那样,将其训释为"土筐"或"草器".  相似文献   

8.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了郑文公之子子臧因好聚鹬冠而得罪郑文公,进而被其父杀害的历史事件。好聚鹬冠为何会导致子臧被杀,自刘向、郑玄以来的传统礼制说认为:鹬冠是不合礼制之服,故子臧是因违背礼制而被杀。至唐颜师古始有不同观点。颜氏将好聚鹬冠解释为与知天文者游聚,有所图议,从而将子臧被杀的原因定为谋逆。对好聚鹬冠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双方对子臧被杀事件的不同历史解读。虽然双方观点不同,但却都承认或者说默认了《左传》历史叙事的合理性,即好聚鹬冠是子臧被杀的原因所在。通过对《左传》中相关历史叙事的分析,可以看到《左传》的历史叙事是分析与叙事的结合,并具有鲜明的尚礼的特点。子臧因服饰不合礼制而被杀,应当被看作是《左传》作者研究历史的成果,而非客观历史本身。结合当时郑文公对群公子杀、逐的大背景来看,子臧被杀的真正原因当是父子相残的政治斗争,好聚鹬冠只是郑文公杀子臧的借口而已。  相似文献   

9.
《左传》中有不少弑君现象的记载,作者在分析这些现象后发现,春秋时代的"弑君"现象有更深的文化根源:生产力提高所带来的经济进步引起了政治上的权力之争;礼崩乐坏与春秋礼制文化的变化;历史偶然事件中所透露出来的政治利益的驱使和人性的种种自然流露。对弑君现象文化根源的考论,可以成为我们观察春秋时代礼制文化发展变化的窗口。  相似文献   

10.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有“吾与四人拥火以入”一句,课文注释将“拥”字译为“持、拿”,“拥火”即为“拿着火把”。读之总有不够确切之感。因为“拥”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拥抱”,古今意义相去甚远。难道是注释错了?顺手翻开《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关于“拥”字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11.
《左传》源于史官“传闻”制度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春秋》经、传各有自己的材料来源。古代史官通过“承告”和“传闻”两种方式获得信息 ,所谓“承告”是指别国史官的正式通报 ,构成官方史录 ,它遵守巫史传统的表达方式 ,所以隐约难懂 ;而所谓“传闻” ,则是史官私下交流的信息 ,其内容涉及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等 ,以补充前者的不足。“承告”记载于正式的“典策” ,而“传闻”则记录于“简牍”。后者成为史官个人的或内部的文献。“传闻”和“承告”的内容相差很大 ,所以古人有“所见异辞 ,所闻异辞 ,所传闻异辞”的说法。孔子所谓“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的话 ,也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传闻”之史是《左传》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在<左传>中,作者为了实现价值引导,往往以"君子"的身份频频露面,并借"君子"之口发表评论,采取了叙事与评论分离的策略.本文从内容、形成原因这两个方面对<左传>中的"君子"评论进行考察,展示了其在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3.
"孤"和"寡人"二词历来被释为王侯自称的谦词,但学术界对此争论不断。文章结合二词的本义,对《左传》中二词的全部102条用例进行了穷尽性的分析、比较,认为春秋时期诸侯有凶事时自称曰"孤",其余一般情况下自称为"寡人",即"有凶称孤,无凶则称寡人"。  相似文献   

14.
《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学界对其中"矢贯余手及肘"的解释聚讼不已。"贯"在先秦主要用作动词,其基本义为穿透。当其后为单个事物时,解为穿透、贯通;当其后为两个以上事物时,即"贯A及B",无论"及"是否动词,B总是贯穿物运行的终点,"贯"仍是贯通义,表示以某物贯穿两个以上的某物。因此,"矢贯余手及肘"只能是一支箭使张侯受到两次伤害,《史记》中"再伤"记载当无误。  相似文献   

15.
对典故"举案齐眉"的"案",后人多解释为托盘或盘。案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家居用具。先秦时的案与人们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多为席地而踞或跽时的凭依之物,至汉代又有书写、读书、进食等功能。据古人考证和出土文物证实,案源自俎,系为有足的低矮食器,即食案。因食案较轻便,易于搬动,故"举案齐眉"中梁鸿妻托举的案,应为食案。  相似文献   

16.
文章拟对《论语》中“之”的用法作一穷尽性的测查与分析,以探讨“之”在先秦时期的使用特征,从而为古代汉语以及汉语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春秋较晚时候(成襄年间)出场的定姜的身影在《左传》中只出现了四次,分别见于成公十四年、襄公十年和襄公十四年,但她的思想、她的才干、她的胆略、她的才辩和她的知人之能全部显露无遗。  相似文献   

18.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诗经》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由于二者在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具有密切关联。先秦文献有关引《诗》的文献中,《左传》最具有代表性。已有众多学者对《左传》引《诗》的原由和引《诗》方法做了大量研究。试就其引用《诗经》的篇目、次数和引用的特点而言,对引《诗》情况作全面的考证和分析,为研究《左传》和《诗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左传》作为一部誉有"先秦叙事散文之最"的文学名著,其中不乏一些形态各异、丰富多样的女性人物。《左传》作者对女性形象的刻画,无不本着"劝惩"的目的,或通过记述众多贪色、乱伦、淫乱者之恶行的严重危害与恶劣后果,或对妇女相关礼法的直接阐释和具体事例的宣扬,以警示后人"戒色""从礼"。  相似文献   

20.
“娘”、“爷”称谓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