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亲爱的盛尊:每次给你回信,我都有一种感觉,像在给某个教派的教主回信,这个笔名起得霸气十足啊,有木有?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笔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笔名带着甜甜香味的,透露着小萝莉的单纯萌动;笔名温柔如水的,是从"淑女坊"走出来的温顺女子;笔名是用各种稀奇符号拼凑而成的,带着一种特立独行的味道。而霸气侧漏如"盛尊",则睥睨众人,眼神中会有一道凌厉的光芒,直看到对方的灵魂深处。随着了解的深入,我终于知晓了你名为"盛尊"的  相似文献   

2.
1在老家的奶奶整理房间,将我保存的一些旧物寄给了我,她说我长大后极少回老家,估计会在别处生根,所以有些东西也不该再固执地守着家,而应该成为我的守护物,留在我身边. 两天后,我打开快递箱,在一堆充满岁月陈旧气息的杂物中,一眼看到了那个小瓶子:浅蓝色的瓶身,内装无数颗折叠的小星星,瓶身有稚嫩的笔迹:唯蓝.室友们顿时炸开了锅——“啧啧,满满的青春啊.” “文艺青年就是文艺青年,十几岁就给自己取了个这么文艺的笔名.” “你真是从一而终地喜欢蓝色啊,笔名里都带着蓝.”我听不见她们后来说什么,因为回忆如潮水般涌入我的脑海,隐约有袅袅的雾气从云端泛起、从海上泛起、从玻璃瓶身泛起,像纱幔一般蒙上我的眼睛,只留下蓝色的幻影.  相似文献   

3.
笔名     
我写作的事迹在报刊、电视台报道后,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其中与我重姓重名的就有十多位。开始,爸爸见我收到了这样的来信,还觉得蛮有意思,并鼓励我给她们回信;后来,爸爸非要给我起一个笔名不可,原因是叫刘婧的太多了。  相似文献   

4.
我的自画像     
<正>新年伊始,我带着孩子们来了一场“自我介绍”与“现代诗”的碰撞之旅,快来欣赏孩子们用诗歌描绘的“自画像”吧,还有一个个充满诗意的笔名。  相似文献   

5.
他,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酷劲,平静的外表下释放出凌人的霸气。“我和科比、乔丹是同一阶级的!”这是他铿锵有力的豪言。  相似文献   

6.
薛文平 《师道》2008,(7):73-73
以前一提到校长特别是名校长,会令人肃然起敬,让人想起为人师表、满腹学问、彬彬有礼、温良谦恭等一些崇高的形象,但现在的校长在人们心目中似乎早已变了味道。《光明日报》曾载文《给名校长的几句话》称:有的名校长霸气十足,用所谓的“气势”压人,老子天下第一,容不得半个“不”字。在校内“前呼后拥”,在校外或兄弟学校面前自称“老大”。他(她)们的口头禅是“我是法人……”。不少教师对“霸气校长”有一种惧怕感,直接产生了一种极不和谐的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7.
笔名的回忆     
我对“笔名”一语的最初记忆,始于童年时代,也就是我在本村读初小的时候。一日,我从高年级国语课本上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侄子周晔,便禁不住心下生疑:周晔的伯父怎么不姓周而姓“鲁”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当时正在邻村读高小的家兄。家兄回答说,鲁迅先生本名周树人,“鲁迅”是笔名。我由此忽然联想到本村一位董姓长者,其人饱学多识,能诗能文,雅号“肃堂”,想必也是笔名了。从此我便喜欢上了笔名,不过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能配得上用笔名的必是文人雅士无疑。   …  相似文献   

8.
林语堂有三个女儿,二女儿玉如最为机灵聪慧,从小就效仿爸爸写稿。当年不少人发表文章都用笔名,玉如就让爸爸给取个笔名。林语堂给她取了个“无双”的笔名,谓其聪明才智举世无双。可是玉如觉得“无双”不吉利,总是单打一,还能嫁得出去?林语堂经女儿一提醒,觉得是这样。那天他正在翻阅《吕氏春秋》,忽然发现了“太乙”两个字,觉得用作笔名很不错,就对女儿说:“叫‘太乙’如何?”  相似文献   

9.
杨红樱信箱     
我最最最喜爱的杨红樱阿姨:Hello!这是我第二次给您写信了。记得我第一次给您写信时,非常激动,当我收到您的回信,我高兴得都快疯了,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朋友们,她们可羡慕我了,我高兴了好久。还记得在回信中您送我的一句话吗?“成功的希望永远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我把这句话  相似文献   

10.
一最早让我知道世界上“小说”这个词的,是我初中时的一位语文老师,他叫徐宗文,江苏宿迁人,是一位京剧演员,因出身问题下放到我偏僻闭塞的家乡当小学教师。我十分庆幸自己碰到了这样一位有一定文学素养的老师。他借给了我很多书,是那个年代里不可能看到的好书,有鲁迅的,有茅盾的,有茹志鸥的。他给我讲了许多作家的故事。例如,他告诉我,有一位张姓作家,苦苦追求一位女作家,阴错阳差,他们未能结合,于是男作家就怀着忧伤的心情为自己起了个笔名:张恨水;而女作家呢,则为自己起了个笔名:谢冰心。合起来则是“恨水不结冰”之意…  相似文献   

11.
笔名     
信手翻了几本当今中学生的作文选,感兴趣的倒并非那些作文,而是用黑体字印得又大又浓的中学生们五花八门的笔名。 好像宝马得配一副好鞍一样,写文章的人都得有个笔名。当今中学生不是追求一种“朦胧的浪漫”吗?随手翻开一本杂志,你叫“亦君”,我称“紫芸’,她号“雨婷”,好富有诗情画意!这类笔名一挂上,文章似乎也增添了不少的情调。只是不知道那些“大名”的拥有者是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律多愁善感呢?这些让人半懂不懂的笔名倒确实起到了让人如坠云雾的“朦胧”效果呢! 听说有人取笔名是先挑几个“带梦幻色彩”的字,然…  相似文献   

12.
青岛天堂     
亲爱的微笑流泪:你好!你会惊讶我给你写信吗?我在杂志上看到了你的交友宣言,你说“生活就是一半笑脸一半泪眼”。我喜欢这句话和你的笔名。对我来说,生活很平淡,有时候我会觉得孤单,你也会吗?但即使流泪,也比什么都没有经历过要好得多。期待你的回信。请叫我红色石头。  相似文献   

13.
梁承新 《广西教育》2005,(1C):35-35
你是否也有像“我”那样的经历呢?那个“漫不经心地打量着别人”“带着一种清高的眼神看人”的“我”,在那个“脸上总带着微笑”的农村女孩面前,把高傲、自私、任性的坏脾气的躯壳给脱掉了。有些时候,学会放弃真的很美!通篇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有“我”和“她”的对比,也有以前的“我”和现在的“我”的对比,构思颇妙!  相似文献   

14.
《小读者》2005,(9)
山西大同市署名“一个挑三拣四”的女生张阳来信问:我给《小读者》寄的信寄出去快一个多月了,至今还没收到回信,是不是你们太忙了?春姐回答:据我了解,《小读者》对全国小读者、小记者的来信基本上能做到“有信必复”的程度。编辑部而且备了专门复信的人员,每月要复几百封甚至上千封回信。你收不到信有两个原因:一是邮编地址、姓名写得不全不清楚。每月编辑部寄出去的回信中,总有二、三十封因地址不详而退了回来。二是收信回信有个过程,有时因故复信迟了几天也有可能。我为什么收不到《小读者》的回信?  相似文献   

15.
在担任幼师班班主任工作期间,我注意到不少女生特别喜欢写信、看信。我想.是否可以采用“对话信笺”的方式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呢? 我做了一次尝试。我在一星期之内给班上每个同学写了一封信,针对各人的特点谈了我对他们的看法,并要求每人给我回一封信。当同学们收到我的信后,及时、认真地给我写了回信。  相似文献   

16.
林语堂教女     
程勤华 《小读者》2013,(5):78-78
林语堂有三个女儿,二女儿玉如最为机灵聪慧,从小就效仿爸爸写稿。当年不少人发表文章都用笔名,玉如就让爸爸给取个笔名。林语堂给她取了个“无双”的笔名,谓其聪明才智举世无双。可是玉如觉得“无双”不吉利,总是单打一,还能嫁得出去?林语堂经女儿~提醒,觉得是这样。那天他正在翻阅《吕氏春秋》,忽然发现了“太乙”两个字,觉得用作笔名很不错,就对女儿说:“叫‘太乙’如何?”玉如觉得这个名字很新奇,可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林语堂给她解释说:“你看,《吕氏春秋·大乐》里有‘太乙’这个词,它是指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出于好奇,玉如就接受了这个笔名。  相似文献   

17.
读了贵刊1987年第3期杨桦同志的《“茅盾佚文”献疑》一文,颇受教益.他要求我“释疑”,我自然有责任来答复他的疑问,因此想借贵刊一角,简略谈谈有关茅盾佚文的问题.茅盾同志1956年4月8日在复毛丹等同志的信中说:“有的短的讽刺性的杂文(抗战前及抗战时所写),为了发表的方便,大都每篇换个笔名(鲁迅当时给《自由谈》写稿,就是这样的,我也给《自由谈》写过稿,也是每篇换笔名的),因此,不但人家常常弄错(把别人的算是我的,把我的算是别人的,而主要是把我的算是别人的),我自己也弄不清楚.我  相似文献   

18.
写给新教师     
一次,美国总统罗斯福家里失窃,被偷去了不少东西。一个朋友闻讯后,特意写信安慰他。罗斯福给朋友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因为我现在很快乐。感谢上帝,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了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罗斯福总是这样对待生活中不幸的事件,因此他活得很潇洒、很快乐。在家中财物被盗面前,可以有以下两种态度:一种是痛惜扼腕、悔恨交加、捶胸顿足;另一种态度是不失达观的心态和幽默的情趣。人,本来是为快乐而活着的。但在…  相似文献   

19.
有些同学作文写不好,但信却写得很不错。这是因为他们在写信时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它不仅有“物”,而且有“序”。在作文教学中,我不论让同学们写什么体裁的文章,都放在“写信”这一形式中进行,全部写成“通信作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写记叙文,使小作者产生“假如我是当事人”的感觉。不论是写人,还是叙事,只要小作者产生了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是能写出好的记叙文来的。我曾让同学们写过这样一封“条件回信”: 某城市中学初三学生小王最近给你来信,说他很想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在请你给他写封回信,以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有个人交给著名影星凯瑟琳·赫本一个剧本。赫本看后便坐下来给那个人写回信:“亲爱的先生,承你送给我这样一部动人的剧本,我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