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在品生品社课堂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品生品社课堂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彰显其生命力,是品生品社课的魅力所在.本文从走进生活,获取教学活动的资源;用于生活,提升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等方面,结合具体教学实例,阐述构建生活化的品生品社课堂过程中,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品生品社课堂中实现生活逻辑和知识逻辑的统一,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无限活力.  相似文献   

2.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在品生品社课堂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品生品社课堂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彰显其生命力,是品生品社课的魅力所在.本文从走进生活,获取教学活动的资源;用于生活,提升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等方面,结合具体教学实例,阐述构建生活化的品生品社课堂过程中,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品生品社课堂中实现生活逻辑和知识逻辑的统一,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无限活力.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品社课堂,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成为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要从本文中的几点才能使课堂活动做到有效。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该课程的实施对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课程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作为一名品社学科的教师应如何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运用先进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窘境,更好地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呢?执教过程中,我深深体悟到,教师应在解读教材、搜集资料,落实生活体验的理念,追求教育无痕的艺术方面下工夫,从而推动品社课堂教学向焕发孩子生命意义的课堂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工作"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品社课堂是学生在学校接受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过去在本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灌输现成的理论多于学生本体的感悟,空洞的说教多于实践的体验,方式方法比较呆板。现在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全新的观念,整体视野的开放,使现在的品社课程更注重儿童的生活,注重课程内容的开放,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真正实践品社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综合课程,从而使小学生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不再被动。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品社课程的有机整合,使品社课堂充满活力,集直观、具体、生动、形象于一体,既易被小学生接受,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有效增强品社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力促进学生知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传统学习封闭性的生动写照。它造成学生学习负担重、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人文性等等。究其原因在于传统教学以书本知识、教案为本位,教师拘泥于教材而照本宣科,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的大课堂致使《品德与社会》(文中简称“品社”)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品社课堂的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是品社课堂失去了新鲜的活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品德与社会教学走进生活,走向“生活化”的道路,让儿童在学习中明白道理、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呢?  相似文献   

7.
《品社与生活》是实施新课程以来的一门综合学科,是将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教育、及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它的优势,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如何上好品社教学课,是我们一直苦苦思索,努力在课堂上实现的。只有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农村生活中去,才能推动学生产生道德行为,才能使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才能给学生的实际生活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选择绘本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但能丰富教学的资源,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从绘本引入低年级品社课堂的意义、策略及展望这三方面,探讨了低年级品社教学中绘本的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参与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以来,笔者就发现要上好品生(品社)课确实不容易.因为它涵盖的知识非常丰富,活动的设计非常多样,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内容太多……在用心参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研讨会”的过程中,笔者收获着,也困惑着.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在课堂中渗透着“趣、实、准、精、妙”.  相似文献   

10.
教学研讨月中,我们开展了自主课堂的研究和探讨。研究中,我们深入挖掘自主课堂的实质内容,不断提高对自主课堂的认识。我认为,要想实现真正的自主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避免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一】课堂上有活动就是自主课堂 有的老师认为一节课结束,美术课学生画了、劳技实践课学生做了、科学课学生实验了、品社课学生讨论了,这样的课堂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了。  相似文献   

11.
观点再聚焦:新一轮课改中设置的品生、品社、思品三门课程正在有效地改变着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面貌,也在影响和推动着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品生、品社、思品是综合性的德育课程,其综合性的特点使德育课程更开放、更开阔,更具活力。品生、品社、思品三门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回归生活,这一核心理念不但不应有丝毫的动摇,还应继续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执教《神奇的疫苗》一课时,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平板电脑辅助教学,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品社的课堂中,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课堂对于提高品社教学的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品德与社会》课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一门综合课程,对于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它为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资源,加速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正>在学生眼里,品社课可上可不上,无所谓。在老师眼里,品社课是兼课,照本宣科,上完即可。这样的课堂老师不喜欢,学生更是没有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社课的兴趣,提高教师品社课的教学效果,使品社课成为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品社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逐渐走进课堂教学。为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的深化研究,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我们以问卷调查、座谈的形式,对我校的品社教学中学生自主互助合作学习状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了解。调查发现:小组学习作为自主互助课堂的学习形式已被普遍采用,但其实效性却不容乐观。在小组学习中仅有10%的学生在小  相似文献   

15.
小学品社课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主阵地。构建有效课堂能够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本文从几个方面出发,结合笔者教学实践.阐述了小学品社课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丽芹 《新疆教育》2013,(15):48-48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边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致使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生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品社课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前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主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品社课有效性的主要素材,家庭教育活动是提高品社课的有效性的重要补充。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外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评价,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这种新型教学理念中,教学评价非常注重科学性与民主性。随着国内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农村小学品社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开始由重形式转向了重内容。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评价,必须要能凸现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的特性,引导学生们在教学中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同时,老师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改中设置的品生、品社。思品三门课程正在有效地改变着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面貌,也在影响和推动着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有幸参加了市品生(社)教学观摩评优,我感受颇深。非常羡慕执教教师那种大方、和蔼可亲的教态,以及有着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每课各具特色,但又殊途同归。教者始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交流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用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积极诱导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快乐的学习之中;运用了多个新颖、内容丰富的课件,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身边人和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与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环环相扣,可谓精彩纷呈。从中也让我体会到,品生(社)是一门  相似文献   

20.
如何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真正促成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我们每个德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索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儿童好奇的天性,利用儿童的生活视角,培养儿童辨析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问题生成中激发思辩,在教学情境中升华思辩,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思辩,从而营造品社课堂美好境界,激发新课程背景下品社课的活力,让学生在思辨中实现道德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