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坪 《新闻实践》2012,(11):18-21
走基层,接地气,跑新闻,是党报的优良传统。浙江日报创刊60多年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生过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事情。上世纪90年代,农村部记者采写的一组《山村夜话》,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将当年写的《推荐一封报道组的来信》作为引子,讲一讲《山村夜话》的故事。推荐一封报道组同志的来信请编辑部同志都看看这封热情洋溢的来信。魏忠坤同志以切身的感受叙述了农村部3位同志深入山村进  相似文献   

2.
“稿子广播那天,临沭县群众兴奋极了!虽然已是年初九了,可鞭炮声突然间又噼噼叭叭响了起来,一直持续到深夜零点。……前不久我去临沭出差,亲眼目睹了这一场面。”来电话者名叫高振刚,是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中心咨询研究员。我与他素昧平生。一采访缘起于一封群众来信。 1月24日晚,我到办公室看看,不经意地从办公桌上发现一封来自沂蒙山区的群众来信。来信说:山东省临沐县县委书记张杰文借对话之机,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被群众掀了餐桌。继而又写道,临沭县是山  相似文献   

3.
时近岁尾,照例要整理书稿.我从书柜中翻出一叠书信,翻检中,发觉一封落款<收获>的来信.这是谁的来信?因尘封较久,我已不记得与<收获>杂志有过联系.打开信封一看,原来是文坛前辈、著名作家吴强同志给我的来信.  相似文献   

4.
在《怎样对待群众的信稿》的讨论过程中,我们收到王秉亭同志寄来的从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五一年期间报社和通讯社给他的复信的一部分,读了很有启发。王秉亭同志,从一九四八年起,就是党报的农民通讯员,现在在河南日报读者来信组工作。他在来信中说:“是党和党报把我培养出来的。”他说:“四年来,每当我思想有想不开的时候,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写作上有什么不懂的时候,只要我去信问,报纸编辑部的同志都亲笔写给我充满革命热情的复信。四年来,我一共收到复信三百多封。这些信我一直保存着,它们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产之一。老一辈的同志为了培养革命后代,付出了不少心血,我一定要继承这个光荣的传统,积极地热情地对待群众的来信来稿,努力把党报的群众工作做好。”我们从王秉亭同志早年所保存的这些复信中,摘要选出几封发表在下面,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位困惑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 2001年12月9日,本刊编辑部收到了一封署名"一位困惑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信是这样写的尊敬的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迫不得已才给您写这封信的,我之所以给您写这封信,乃是因为我心中有太多太多的困惑和迷茫,——我想得到您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这位作者寄稿时,曾附有一封短信,信中说:“去年我参加了两本教材的编写。有一本,印出后我才发现有××长署名的序,一问才知是主编代写的。知道我反对,没告诉我这个副主编。另一本,由我主编的,几个人都提出要写一篇序拿北京去请领导签个名,我未同意。沈阳市一位青年同志送给我一本他们编的书,序是一位××长署名的,却不是××长写的。上周哈尔滨一位同志来信说我和他合作编译的书。他将代××书记或××长写一序,我回信不同意。”看了这封信,我们决定发表来稿。  相似文献   

7.
往事如烟,一晃三十年过去了。 1972年元月,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收到城步苗族自治县革委会宣传组的一封来信,反映这个县的清源公社鲜花大队于苗家山寨办起了水电站,一条被称为"九天银河"的引水渠即将修成,在高寒山区试种双季稻获得成功,要求电台派得力记者予以报道。我当时是20多岁的小伙子,奉命接手这一报道任务,几经跋涉,来到了城步。城步苗族自治县革委会宣传组有同志向我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这里毗邻广西,与十万大山搭界;不  相似文献   

8.
1986年仲夏,时任舟山地委书记的祝耀祖同志让地委办转来一封上海<文汇报>记者,他的老友全一毛同志的信,嘱我按来信的要求,收集一套地委党史办编印的<舟山革命斗争史资料>并和他致全一毛的复信一并寄出.  相似文献   

9.
二月二十四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两封读者来信,一封亲信认为《社会主义好》是一首鼓舞人心的战歌,一封来信则认为这首歌词有严重问题。到底哪一种意见对,人民日报在发表达两封来信的同时,发表了秦犁的文章《应该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一段毛泽东自述少年时代的经历:开始很想到长沙去,听说那里是个大城市,……我很想到长沙一个专门为湘乡人设立的中学,在那一年冬天,我请求一个高等小学教员介绍我到那里去,他允许了……”这个教员是谁?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档案馆里,保存着这样一封毛泽东的亲笔信:“人惕、人价二位同志:一九六二年七月十四日来信收到,惊悉有晋先师因病逝世,不胜哀悼。谨此致唁。  相似文献   

11.
当我在记者与编辑岗位上安顿就绪后,忽然收到我二姐夫杨殿甲一封来信。信上说,他已奉命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姐姐与两个外甥女也已由山东老家被接到南京,因为多年未谋面.要我去南京见见面。  相似文献   

12.
疑义相与析     
1997年12月24日,我收到山西大同矿务局马脊梁矿宣传部武昌山同志的来信。来信说,他读了《新闻三昧》1997年第11期上《写完“至少看两遍”》一文,在新闻写作方面得到很大的帮助,同时善意而中肯地指出了文中的两个数字差错,这是武昌山同志对《新闻三昧》和我(作者)的爱护。我被他的爱心行动所感动,于是,把这封信的内容和我的感受告诉了《新闻三昧》的主编张淑华同志。  相似文献   

13.
在不久前举行的纪念浙江省历史学会成立50周年的会议上,笔者有幸结识了蒋逸人先生,并从他那里见到了日本著名学者井上清先生的两封来信。这两封来自日本的信件使我们获知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1980年6月的一天,酷爱历史的蒋逸人去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看书。这天,他查阅到一本名为  相似文献   

14.
漫话不用稿的处理江苏东台报社朱亚龙今年5月下旬,我接到了盐阜大众报社刘广声同志的一封信函,信中说:“你在几年的的一篇稿子一直未能发表出来,现在寄给你,请作些补充后寄给我,这个经验对在职的同志是有帮助的。”来信把那篇稿子附在了后面。这篇稿件是我在199...  相似文献   

15.
我采写的《官厅水库渔业资源遭破坏鱼儿祖孙三代同进“绝户网”》一稿,在1983年9月20日的《北京日报郊区版》见报后,第二天《北京日报》加以转载,收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这篇稿子,有个把“肉”从“饭”里扒出来的过程。八月初,郊区版编辑部收到了延庆县张山营公社后黑龙庙大队社员蒋双柱的一封来信,反映官厅水库上游滥捕鱼现象严重,有人甚至  相似文献   

16.
当我在记者与编辑岗位上安顿就绪后,忽然收到我二姐夫杨殿甲一封来信.信上说,他巳奉命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姐姐与两个外甥女也巳由山东老家被接到南京,因为多年未谋面,要我去南京见见面.  相似文献   

17.
1986年3月19日至5月11日,我在《淄博日报》上,为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城乡建设局干部王延礼寻找失散59年的姑母一事。搞了一组连续报道(共7篇),最终使他们亲人得到团聚。在1986年的山东省好新闻评比中,这组报道中的通讯《千里寻亲记》,被评为一等奖。 1986年3月17日下午,分管读者来信的编辑,拿着刚刚收到的一封来自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城乡建设局的信,找到我(我当时在读者来信部工作)说:“这封信是辽宁的一位名叫王延礼的同志写来的,他要求我们在报纸上为他刊登个寻人启事,并说明随后给我们寄来10元钱,作为刊登费用(钱已如数退回)。他问我:“这封信怎么处理?”按照惯例,这类来信应该转给广告科处理。但是,我当时出于对外地来信的好奇心,便把这封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信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下列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四年多的新闻记者生活中,曾收到过上百封各种身份读者的来信,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要算去年我收到的一封老山前线同龄人的来信。来信者,是我在去年九月参加成都军区“保卫边疆优秀儿女”的采访中,结识的一位刚从老山前线、被称为“八十年代上甘岭”阵地猫耳洞下来的解放军某部班长、二等功臣梁成亮。从他那里,我了解到前线同龄人的生活,以《他从老山来》为题,写了一篇通讯,发表  相似文献   

19.
汪震龙 《湖北档案》2004,(11):38-38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1周年纪念日。不久前,接到一封特别的来信,这封信是当年负责生产石英玻璃和半导体材料的秘密工厂——北京玻璃总厂605分厂技术科理化实验室曹金瑞工程师特意写给笔的。年近70高龄的曹工是当年亲自参与研制毛泽东同志水晶棺材的技术工程人员之一。曹工联系了当年和他一起参加水晶棺理化性能实验,  相似文献   

20.
建议与希望     
孔繁荣同志是本刊一位热心的读者。他写的《建议与希望》一文的意见是正确的,我们已经接受,并付诸实施。此外,他三月十二日的另一封来信的看法也是对的,我们将在今后处理稿件时注意。感谢孔繁荣同志对本刊的关心和爱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