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很容易随着时代的远去而销声匿迹.可是我们说,忘却的尘埃无法遮蔽历史,在人们的记忆里历史从未远行,当历史的烟云散尽时留下一些杰出的、卓越的人来点燃那把记忆的火焰,时时把后来者的路照亮.在中国新闻史上有一批著名记者将永远留在后人的记忆里,人们会以各种方式纪念他们.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他们留下来,被人们记住并且不朽呢?是机遇,是才华,是道德,还是学识,或者其他的什么?也许有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但无论谁都磨灭不了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他们都是德才兼备的人.这也正是河北大学乔云霞教授主编的<中国名记者传略与名篇赏析>(以下简称<名记者传略>)一书想要告诉读者的.  相似文献   

2.
青春,在路上     
阿岚 《报林求索》2012,(4):42-47
<正>清新的面庞,年轻的笑容,千里铁道线上的他们,犹如钢轨旁一朵朵让人眼前一亮的小花。用着柔嫩的青春,蓬勃了略显严肃的金属。在诗人的联想里,火车旅行有一种"在路上"的浪漫。那两条无限延伸的铁轨,带着远方的诱惑与召唤,仿佛充满未知的魔力。然而,当远行成为工作,当离家成为习惯,在路上的青春也许与想象中不同。在酸甜苦辣的磨砺中,他们的青春熠熠生辉,成为破茧而出的一只只美丽的彩蝶。  相似文献   

3.
吴飞 《新闻记者》2015,(3):75-79
从电视进入家庭之后,它便成为人们客厅或卧室最常见的摆设,而我们无论是做家务,还是休闲,看电视已成为我们的惯习。但电视是什么?它为何成为我们家庭的一员?它对我们施加了何种魔法,让我们对它保持长久的兴趣?从儿时,它便伴随着我们成长,至老亦相随,我们从中获得了何种益处?又或者受到哪些伤害而不自知?如果没有电视又将如何?是谁生产这些电视节目的?他们为什么又是如何生产的?……除  相似文献   

4.
挑战与准备     
如果,把千年更替之际,比作是一次历史性远行的开始,那么,我们应该为电视业的这次远行准备些什么呢?电视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对人类影响是如此至深至大,以致有人评价,撇开它我们将无法描述20世纪的文明进程月电视在它诞生之初,只不过是新技术催生的新型传播工具。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目前日趋成熟的卫星通讯技术、数字压缩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给电视业本身和未来社会带来的变化也将是巨大而深远的。面对这即将汹涌而至的浪潮,我们首先要为电视业准备好的是强烈的竞争意识。一个眼见的事实:卫星电视正在使电视…  相似文献   

5.
《信息系统工程》2004,(10):32-33
据了解,不论是招标公司还是采购单位,很多都表示他们的相关项目大多数是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那么,公开招标方式是景符合阳光工程原则的吗?它是不是所有政府采购最终的追求模式?  相似文献   

6.
“彩票狂人”梦破彩世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鹏和他的彩世塔都充满着悖论:他们是在行善还在作恶?他们是帮助了中国的彩票业,还是给了它致命一击?  相似文献   

7.
一 舆情这个词汇目前正在成为中国政治中的一个关键词.尽管中国还没有盖洛普那样的民意调查机构,但是,民意越来越受到重视.看上去民意这个古老的词汇正在逐步焕发它的青春.说到舆情,就会联系到舆论.那么,舆论和舆情是什么关系呢?现在可以看到许多人研究舆情,不过,他们似乎有意或者无意忽视舆情和舆论的区别.当很多人说舆情时,他们更多是站在政府的角度来使用这个概念的.而舆论的概念更客观,更平等.如今中国的许多地方有舆情监控机构或者说是研究室.在目前的中文语境内,关注舆情通常包括了体恤民情和关注民意,特别是对群体事件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作为社会科学之一的中国图书馆学正面临着一定的危机与挑战,正在被淡化或被边缘化.图书馆学是独立性的学科还是非独立性的学科?如果它是独立性的学科,那么它的独立性何在?对此,中国图书馆学界需要在图书馆实践中对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价值取向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一步反思与剖析,不断认识与理解图书馆学,实现真正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他们的世界里,除了寂静,还是寂静。他们,就是那些听说障碍人士。而在这一群人中,还有一大群正在成长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美丽的嫁衣     
柯岩 《中国广播》2008,(4):43-44
作为一个写书人,无论是远行万里,还是日常家居,磕头碰脑总会遇到一些读者,说一些热情鼓励的话,这当然是一件愉快的事;作为一个病人,出入医院,总有几个医生护士连同护工,对自己特别好,亲切体贴有如家人,在钦佩他们的敬业精神之余,知道是自己的读者,心里更是暖洋洋的。  相似文献   

11.
5月18日,对于IT行业中的两个企业--浪潮、联想,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天.他们在这一天之内发布了自己新推出的商用PC系列产品.这种巧合对于IT界来说已经是不多见的了.联想在商用PC领域所占据的地位,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戴尔的冲击,而浪潮在商用PC里面,虽然锋芒远不如前两位,但骨子里总还是想分到一杯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女性正在做什么? 《中国女性在演说》、《中国女性在对话》、《中国女性在行动》、《中国女性在追梦》,这是王红旗主编的"中国女性文化丛书",一套四本。仅从书名看,不管是出自有心编排还是偶得天成,它的确特别能反映出当下中国正在进行时中的女性文化  相似文献   

13.
那天谈到李叔同,我联想到了《河的第三条岸》。《河的第三条岸》是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183;罗萨的一篇小说名。故事讲的是一个本分的父亲在某天忽然异想天开地为自己打造了一条结实的小船.挥手告别家人后.他走向了离家不远的一条大河.并不是远行也不是逃离.而是独自一人驾舟在河流上飘荡.只需要儿子送来的食物,别无他求。  相似文献   

14.
去哪儿了?     
正出门归家或是电话,如是父亲在,习惯性地下一句定是:妈去哪儿了?妈是定海神针,有她,人不管在多远的地方,心都有归处。去哪儿了,是时下热词,不管是人们对时间的慨叹,还是无邪烂漫的孩子在与父亲旅行独处中引发的亲子关系思考,亦或是那个让人揪心难过的马航飞机。去哪儿了,带引出寻找与思索的迷惘。丢了什么,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统统被边缘化。当我们想自己或是教育后辈拾起时,发现它们被抛弃了太久、丢得  相似文献   

15.
在英国,根据一部正在制定的新法律,如果宠物的主人没有满足法律规定的宠物需求,将会受到起诉;而在中国,谈动物福利还是一件太超前的事?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说“少小离家老大回”,然而在时下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却在“老大”之年离家,只因为子女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呼唤。随着青壮年外来精英对一座座大城市的占领,他们的父母们也相继离开了原居住地,跟随子女迁移到大城市中,成了“寄居老人”。这些老人把人生中最好的年华和小量的财产留在了计划时代的老单位和老街巷,然后顶着满头银发,牵着孩子们的衣襟,突然切进市场时代的崭新都市。在寂寞还是繁华、享福还是受罪诸如此类迎面而来的迷惑之中,别扭、彷徨、调整、或者随遇而安  相似文献   

17.
远华特大走私案,占据了中国反腐纪录最重的一页时,许多人对远华的了解却还是一团迷雾。它是一个背景深厚的走私集团?是一个不择手段的黑道组织?是一个一掷千金的富豪俱乐部? 同样神秘的是:正在逃亡中的远华“缔造者”——赖昌星。一个据说出身农村,小学毕业,1996年以前在厦门市还默默无闻,但能令固若金汤的海关大半沦陷,令不少高官随他铤而走险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正>报业印企正面临着生存危机,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几年前,已经有不少企业一改往昔报纸印刷的单一业务,调整产品结构,将数字印刷作为主要的业务及形式。在印刷人眼中,数字印刷真的是救命稻草吗?它能给报业印企带来什么?曾经的繁荣积淀下的优势如今是否还有意义?他们还信奉弯道超车的理想吗?正在如何挣脱?又如何预言这项事业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西欧各国的广播电视体制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公共广播电视长期垄断的局面已被打破,商业广播电视正在广泛兴起,广播电视的变革已成为西欧舆论界的热门话题。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变革?发生发展的过程怎样?它的背景、缘由和影响怎样?这些都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如何推动传统纸质期刊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期刊业面临并且正在探索的问题.融合之路的入口在哪里?能否走得通?一般认为大众读物、休闲类杂志走多媒融合之路或许行得通,学术类杂志呢?“等等看”还是“走走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决策.《物理之友》选择了后者.这是一本传统期刊的艰难转身,行思录下,示于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