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1964年8月,20岁的孙文祥从南通师范学校毕业了。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谈人生,谈理想,谈前途,憧憬着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当教师。然而,毕业分配结果一公布,孙文祥一下懵啦!原来,200来名毕业生,偏偏就他一人被分配到南通县(今通州市)聋哑学校,给聋哑孩子当教师! “十年寒窗,竟当了个哑巴教师,没有比他再窝囊的了!”亲友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一中。”几天来的走访使我感到此言不虚。在基础教育异军突起、雄视全国的南通,南通一中又在许多方面“得风气之先”:学校连续16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连续三次被评为省模范学校,1999年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全国只有500个单位获此称号,普教系统更是为数寥寥)。“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江苏省南通一中校长王炎斌岂止是一所学校!他先后在三所学校任书记、校长,现在它们都是省重点中学和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市内外、省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他…  相似文献   

3.
一下课,顾老师便气冲冲地闯进办公室,连说这书真没法教了。我一脸惶惑,抬头一看,只见她身后还跟着四个耷拉着脑袋的小家伙。我知道,我这个班主任的“麻烦”又来了。“就说陈杰吧,课都上了两三分钟了,他竟然举着一根鸡毛得意洋洋地冲进来!”顾老师是真急了,激愤的话语像像子弹一样射出来,“再说赵香,别看她挺文静的,课上到一半时,她居然专心致志地看起了《南通日报》!瞿亮亮和陈伟就更了不起了!快下课时,两个人突然‘咯咯咯’地笑起来!”这还了得?一个胜似一个!我让顾老师消消气,并承诺摆平此事,她这才余怒未消地走了。“你们太不像话了!”我…  相似文献   

4.
年仅30的胥加旺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11年前,他以481的高分被南通医学院录取。就在入学以后的一个月,院医对新生复检,一个不祥的结论得出:患先天性心脏病,退学!眼看着自己经过拼搏而获得的果实又要丢失时,只有19岁的他惊呆了,他痛哭了三天三夜……他从小就失去父亲。母亲最大的本事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种那四五亩薄地供他读书。退学,真似一颗突如其来的重型炮弹。母亲东挪西借800元送他去沪住院治疗,目的是为了来年再考。第二年他只经过一个月的自学复习,再次闯过预选关,体检医师看到他胸脯从上到下的一条长长的刀口时,又写下“不合格”三个字。这意味着他再也没有升大学的可能了。  相似文献   

5.
最后的时刻     
这是一个战士的故事。风肆意地吹着,草匍匐着,瑟瑟地抖动着,发出金属般的响声。他的右腿被击中了,绑带上满是鲜血,似乎还有血在渗出来。他屈身卧在草地上,用左脚移动着身体,防备着敌人可能的进攻。他左手撑地.右手握枪——不动时,恰似一尊以血与火为背景摆放的卧像。不远处隐藏着三个敌人,他们的枪口正寻找着方向,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三支枪会霎时组成一  相似文献   

6.
新妈妈     
在我们班,会讲笑话的同学可威风了,他往那儿一站,别的同学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我们经常被逗得笑个不停。太棒了!看了这两则  相似文献   

7.
离殇     
一同桌一直珍藏着一张照片,一个很小的女孩,天真地指着身后的一条大狗,笑得灿烂无邪。同桌一直躲躲闪闪地将那张照片藏在英语书中,偶然几次被我们发现,他就挺嚣张地拿着照片乱吼,吹嘘他的结拜小妹是如何如何聪慧又如何如何美丽。后来同桌告诉我们,这是他第一次拿到女孩的照片。  相似文献   

8.
姚侃,江苏省南通中学语文教师,今年四十岁。从一九六九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他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凡参加过评比活动的,都被评为先进集体;他本人于一九八四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他努力做到四句话:一往情深地爱护学生,全面深入地熟悉学生,用  相似文献   

9.
夏日即景     
夏风吹过,夹杂着阵阵栀子花香,整个世界仿佛都被这馥郁的花香笼罩. 夏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尾随着春离开的脚步而来,探头探脑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他伸出手指戳了戳未盛开的荷花,荷花清秀的面庞上浮现出一抹红晕,又害羞地躲在了绿油油的荷叶身后;他嘟起嘴吹了吹栀子花,花儿睁开了迷蒙的眼睛,香气却是毫不留情地弥散开来,和夏日的风儿追逐着,玩闹着;他眨巴着眼睛蹲在即将开放的昙花旁,昙花终究被他盯得忍不住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洁白的花瓣渐渐打开,害羞地笑着……  相似文献   

10.
一个风和日头丽的日子,在一片雾气蒸腾的小山村,几个孩子在一块平坦开阔的地方尽情地玩耍着,他(她)们追逐着,打闹着。一会儿,有个男孩在树桩上扯上了一根藤条,于是,所有的孩子们都被吸引到这架秋千上来了。你也  相似文献   

11.
一个患有"脑瘫"的男孩,一个被人嘲笑走路像鸭子的男孩,一个被命运捉弄的男孩,却靠自己的努力,成为百万财富的拥有者,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明星,他的名字叫王明东,谈起他的创业故事,他动情地说:"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我要向太阳的方向飞翔。"一个行动不便,连话都说不清的脑瘫男孩,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他背后到底经历着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别里科夫被华连卡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吓坏了,他的脑中一片空白。周围已没有一丝声响,街上的人们看着他走来,停止了喧闹,静静地看着他颤抖的背影消失。别里科夫只看到身前一条蜿蜒的没有尽头的路,他就在这上面探寻着,急切地想找个地方躲起来。他把大衣裹得更紧了。终于,别里科夫回到了家中。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这还不够,他把房内一切可利用的,都堆在了窗边、门口,把整个卧室弄得密不透风。当他听到风吹着门的声音,好像大堆的人拥来,撞击着门,他顿时惊慌失措地跳上床,放下帐子,拉过被子蒙住了自己的脑袋。但是,这怎么能够祛除他心里的恐惧呢?他依旧战战兢兢。黑暗中,他听到人们的笑声渐渐地逼近,接着一张张嘲讽的笑脸在他的眼前晃动。他试图用手挥去这些影像,但是,他被压在被子底下动不了。他怕一动,人们便从四面八方钻进来。他不断地在心中喊着:“噢,怎么出了那么大乱子!我今后该如何见人呢?我向来称得上正人君子,却因这件事被人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片橄榄叶,光鲜而美丽,我飘落了枝头,又随风飘到了这片贫瘠的土地。忽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警报声,紧接着是狂轰滥炸。我看见,披着头巾裹着脸的妇女拉着孩子拼命地逃窜,人们奔跑着、推搡着。空中,刮起了黑色的旋风,一批美军轰炸机横冲直撞……我幸运地躲过枪林弹雨,飘进了一户人家。刚一落地,我就被一只小手举了起来:“这是什么?”“我是橄榄叶。”“橄——榄———叶。”他黑色的大眼睛一闪一闪。他聊起了他的童年和他的梦想。他说他的父亲被迫入役保卫家乡,他说他的大姐不幸身亡,他的二姐被炮灰弄瞎了眼睛,他说他的母亲和两个弟弟吃…  相似文献   

14.
<正>李庾南是一个传奇,其教学艺术炉火纯青,班级管理出神入化。每逢中考发榜,南通市民议论的话题无非是:今年的状元是否出自李老师的班级?前十名中有几个是她的学生?多少个学生考进了江苏省南通中学、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一届两届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可能是一种偶然现象,但届届学生都如此优异,不禁让人联想和猜测这其中究竟蕴藏着什么秘密。  相似文献   

15.
寻找温暖     
《学语文》2004,(2)
“滚!你这个疯子!滚!”瘦削的主妇尖利地怒吼着,用她全部的力量把那个可怜的乞丐轰出了她的院子,一如轰走那些闯进她院子的野狗。乞丐狼狈地离开了,他已经不记得这是他第几次被轰走了。不过还好,毕竟这一次主人没有放狗咬他,实在是很幸运。他盲目地在城市里游荡着,饥饿和寒冷不  相似文献   

16.
他生于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故乡,成长在现代教育硕果累累的教育之乡。在这片沉淀着厚重教育历史、升腾着新时代教育气息的土地上,他燃烧着自己的青春,放飞着青春的梦想,用一腔热血回报着这块养育他成长的热土。他,就是江苏通州华东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南通华东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国江。  相似文献   

17.
毛梦云 《辅导员》2012,(Z1):105
"嗵"的一声,一节废电池被扔进了"可回收垃圾箱"。垃圾箱里的"宝贝"们,立刻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这是什么?身体圆圆的,像个怪物!"塑料袋一边打量着废电池,一边好奇地问。"我认识他!"破衣服羡慕地说,"主人可喜欢他了!小主人心爱的玩具里面都用得上  相似文献   

18.
盗版小人鱼     
长长的波浪,犹如丝织品上的皱褶,一个接一个地离开船头,随之翻涌着,扩大着,晃动着。被螺旋浆旋转时溅起的泡沫,团团翻滚着,颜色乳白,咝咝作响,碎裂成蜿蜒曲折的水流——然后汇集在一起,也被雾霭所吞没,消失了。年轻的船长无奈地瘫坐在椅子上。一场罕见的暴风不知把他和他的船带到了世界的哪一端,对外的联络系统早已被暴风雨破坏。他迷航了。  相似文献   

19.
早晨,我推开门。是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超过两米,天地万物似乎都被笼罩于这不期而至的大雾之中了。远处有些桔黄色的灯光无力地闪烁,汽车的喇叭声亢奋却又无奈地鸣叫成了一片。我静静站着,看眼前这被大自然摆弄出充满颓废意味的风景画。就这么,突然间,一个人出现在我面前。看不清他的面目。他毕恭毕敬地给我鞠了个躬,说:“医生,您早!”我被吓了一跳。这人说话带着浓重的鼻音,还不停地打着喷嚏,看来是感冒了。我说,你早!然后把他让进了我的小诊所。  相似文献   

20.
信念     
有三个农民,在地震来临时,正在羊圈旁的窑洞里守卫着羊群。当地动山摇的那一刻,他们在发出惊叫之后,离门口最近的农民最先向外面逃生,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不幸的是,当第二个农民被轰然的土压倒时,第三个农民也被厚厚的土堵死了出路。显然,靠一点稀薄的空气维持不了多久,第三个农民在死亡的边缘挣扎。那时,有一种坚强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那就是他以为第一个农民成功地逃生了,并且会很快喊来救援人员。他奋力地挣扎,拼命地用手刨着土,以尽可能获得生还的机会。就这样,一直过了十几个钟头,在他已经奄奄一息时,他听到了救援的脚步声。他终于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