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琚金民 《教育文汇》2010,(10):53-53
女儿又有两篇作文发表了。我说这是双喜临门,女儿把它叫做"重庆"。女儿高兴极了,在家门口边跳边大喊:"我同时发表两篇文章啦!"很快,她就出去了,估计是找她的小伙伴"炫"去了。没过多久,女儿就回来了。我笑着问她:“冰冰,今天‘炫’了一把吧?”冰冰说:“她们不在家。”  相似文献   

2.
还在怀孕的时候,老公看了一篇韩国的短文,说是有个小女儿,无论妈妈怎么教她,当别人问起,你是谁(或你叫什么名字),她都说“爸爸的女儿”。受这篇文章的鼓舞, 老公开始策划,如果我生个女儿,也一定把她教成“爸爸的女儿”。  相似文献   

3.
女儿读报     
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女儿都会给我读几篇报纸上的文章,这样读报已经两年了,女儿从中受益匪浅。刚开始读报时,一般是由我精心挑选一两条有代表性的新闻让女儿读。我们往往先读省市新闻,再读国内、国际新闻,女儿的思维渐渐活跃起来。前不久发生“欣弗”事件时,她从报上得知这个消息  相似文献   

4.
曾看过这样一篇小品:中国父亲端木,拿着赴美读高中的女儿寄来的美国各科老师的评语,大跌眼镜:这真的是我的女儿吗?!她“有语言天赋”,她“乐观积极”,她“优雅”而有“创造性”,她有“人格的力量”,她是“宝贵的财富”!其中一位美国老师在推荐女儿上大学的信中说:“我以性命担保她行!” 这句话让一个父亲的心无比惊讶又深深地震撼。因为仅仅在4个月前,端木送走的那个女儿,是一个被老师批评为“没有数学脑子”,垂头丧气地对着父亲说“我厌学了”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我女儿已一岁零五个月了,能认字50几个,认识动物卡片60多种。女儿一岁三个月时。有一次我正在淘米,她迅速从米筐里抓出一把米扔到地上,并说“米”,我灵机一动:何不教她认读“米”字呢。我马上找来笔,在地上写了一个米字,然后教她读两遍。第二天我再写米字时,她已能读出来了。女儿看到天空中的小鸟或电视机里的小乌,她就会说“鸟儿飞呀飞”并用小手比划着飞的动作,我就因势利导,教了“鸟飞”两字,结果她  相似文献   

6.
炫耀     
罗西 《课外阅读》2010,(11):64-64
我女儿三岁时,遇见一个同龄女孩对她肆意显摆。女儿一气之下,也炫耀:“我爸爸会给我买裙子,有好多花的!”对方更胜一筹:“那有什么,我有两个爸爸!”原来,她妈妈是二婚。女儿气得哭着回来……  相似文献   

7.
张旭琴 《宁夏教育》2010,(12):74-74
午饭期间,女儿故作神秘,但又带着骄傲的口气问我:“妈妈,你知道我得了几个‘优’吗?”这突如其来的一问,我怔住了。然后想想开学就这么三五天,还能得几个呀!看到女儿的自豪样,我顺口说出“四个”。“哪里呀,上学才几天,我们只做了两次作业,但我得了两个‘优”’。她故意将“两个”加重语气。她接着说:“这是数学作业,  相似文献   

8.
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在家里用电话通知一位“社会妈妈”,第二天和我给她联系的三个孤儿见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打电话时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被正在看动画片的女儿记在了心里。这不,我刚放下电话,女儿就开腔了:“妈妈,那三个孤儿都没有爸爸妈妈,她们吃什么、穿什么?”五岁的女儿有种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我很耐心地将三个孤儿的大体情况向她“汇报”了,并且告诉她:明天的那个阿姨只能选一个孤儿当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9.
吴文君 《母婴世界》2013,(10):120-123
女儿10岁那年的署假,有朋友从南京来,我们在十全街请他们吃饭。席间,朋友的两个男孩子,向爸妈要求:“吃完饭我们要出去逛一逛前街。”大男孩已经18岁,高高大大的,他的爸妈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这两个男孩子走后,女儿也要求道:“我要先回家。”也许是刚刚两个男孩子走的惯性,让我也毫不犹豫地说:“你先走吧”。问她带没带公交卡,她说:“带了。”我告诉她:“门口有4路车可以坐回家,到了家打个电话给我。”女儿答应后,就走了。  相似文献   

10.
家有孝顺女     
我有一个孝顺女儿,她从小就知道疼人。女儿四五岁时,一见我下班回来,便高兴得手舞足蹈,“爸爸回来了!”小嘴叫个不停。“来,抱一下。”刚搂住我的脖子,她就要下来。“爸爸累。”这富有爱心的三个字,让我听在耳里,喜在心上。  相似文献   

11.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可爱的女儿。三个女儿都很美,特别是那个最小的公主,不但才貌出众,而且心地善良,人们都非常喜欢她,叫她“贝拉”。这在葡萄牙语里是漂亮的意思。一天国王要外出旅行。临走前,他问女儿们想要些什么礼物。大女儿说:“我要一条丝绸裙和一顶丝织的帽子。”“我嘛,”二女儿说,“我要一把漂亮的阳伞。”“那么,我的小女儿,你要什么呢?”国王问他心爱的小女儿。小公主说:“我就想要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国王答应了女儿们的要求,启程上路了。过了些日子,国王旅行回来,把女儿们要的东西都带回来了。大女儿拿着绸裙丝帽,二女儿拿…  相似文献   

12.
丁勤政 《师道》2006,(12):57-58
第一次跳高我和女儿在地板上玩,她像青蛙一样在跳来跳去。我把腿伸出来,对女儿说“:从这上面跳过去吧。”女儿并不害怕,一下子就跳过去了。这是女儿第一次跳高,她越过的是父亲横在地板上的小腿。第一次钓鱼儿童节,我给女儿买了两件玩具,其中一件用是玩钓鱼游戏的:有一根钓竿,三  相似文献   

13.
一次闲聊中.女儿跟我说:“老师的—句表扬胜过一千句批评”。我惊呆了,她说这是她这么多年做学生的感受。我无言回复我的女儿,沉默中想到了我的那两个学生……  相似文献   

14.
菜场像公园     
女儿两周岁了,是个伶牙俐齿的“小东西”。年前的一个周日,我第一回带她去菜场。 一到菜场门口,女儿便由衷地发出一声惊呼:“这里好大呀!”是啊,熙熙攘攘的菜场对于她这个两岁的小人儿来说,无疑是个“大世界”。 女儿平日不爱吃蔬菜,我就先带她看蔬菜。每走  相似文献   

15.
女儿今年13岁,不知怎的,这两年我俩总是不和,什么都说不到一块儿,凡事她有理,处处和我作对。为这事,我曾用过很多办法,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效果甚微,我百思不得其解。女儿放暑假了,让她去参加个“班”学点什么,她说我应尊重她自己的意见,给她一点自主权。我怕她每天在家,一不小心会发生冲突乃至“战争”。于是,我想  相似文献   

16.
女儿进入高中后第一个周末的语文作业是写一篇随笔,她请我帮忙润色。或许是感受深切吧,女儿的这篇文章内容挺充实,语言也清新流畅,美中不足的是标题还不够靓。想起先前读过的一篇小论文《巧引诗文添文采》,我便与女儿商定将随笔按内容分为四个章节: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道出对“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紧张、忙碌高中生活的不适应;借“山外青山楼外楼”表露对“藏龙卧虎、高手如林”的同窗的怯意与敬意;  相似文献   

17.
当7岁的女儿要求我给她买一套价格昂贵的模拟厨房玩具时,我告诉她:“太贵了。爸爸妈妈这月的工资已经快用完了,我们应该节省着花。”“爸爸妈妈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呢?”女儿第一次认真地“查”起我们的收入情况,我便如实奉告。“爸爸妈妈一个月挣那么多的钱,怎么这么快就花光了呢?”我没想到小小的女儿竟然怀疑起我这个家庭“财政部长”的“清白”来了,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再看看丈夫也一脸疑惑,我突发奇想:让女儿当两个月的家庭“财政部长”,既能让她知道“钱到底花在什么地方”,也能洗清我的“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18.
“爸爸,我们班的苇苇看我得了三个红五星就不理我了,她还叫科科、楠楠不跟我玩。”女儿犯愁地向我诉苦。我清楚,女儿所说的那个苇苇不理她的原因是出于嫉妒心理。鉴于这种正常的心理活动,我便对女儿说:“苇苇不理你,你就主动地找她玩。你对她说,红五星是流动的,你苇苇只要努力,将来也能拿到三个四个甚至五个。”女儿照我说的去接近苇苇,开始苇苇还躲避,可没过一天就与女儿在一块玩起来。从女儿进入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女儿如何做人。对人尊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常告知女儿:“无论是你身边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或者周围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您好! 我是“少年旧事”作者的母亲。女儿的“少年旧事”是在她知道自己考取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而恰遇爷爷病重住院时的有感而发,直到最近我才看到她的这篇习作,而且是“尘封”在她电脑里。  相似文献   

20.
《招生考试通讯》2012,(10):I0007-I0007
浙江卷:台湾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博文说,她读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却被全班同学评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篇博文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网民乙:都在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