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变上限积分的求导对知识点的要求比较多.往往需要使用到计算极限求导以及求定积分的知识.本文针对高等数学中变上限积分的求导.给出新的教学和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从而对导数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教育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改革,在高中数学新教学标准中,极限知识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涉及了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在高中数学中,学好极限知识有利于和高等数学知识相衔接,也有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开拓,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解题技巧与解题方法,所以教师要在极限知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极限思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高考题虽然一般不直接取材于课本,但所考查的知识大多来源于课本或间接地涉及课本例习题,或改变于历年高考题、模拟试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变式训练,变式训练是指变换问题的条件或外部特征,而不改变问题的本质,变式训练必须要呈现概念的本质和外延,突出问题的结构特征,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保持其本质特征.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往往需要通过数量和强度这两个指  相似文献   

4.
<正>一、变式教学的概念所谓变式,就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变化.变式教学,是指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背景,从多个方面变更所提供的数学对象或数学问题的呈现形式,使事物的非本质特质发生变化,而本质特征保持不变的一种教学形式.数学教学方法在不断改进、创新,数学教学的目的仍然是使学生能够运用课本知识举一反三,从而掌握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二、变式的应用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变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数学教学方式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数学教学不单只讲授狭窄的课本知识,而是在学生对于新知识和新技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后,再进一步地加深理解,使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运用自如,变式教学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变式教学的概念,论述了变式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的例题和习题展开讨论,是使初中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有效途径。其中一条重要而有效的措施是对课本题目进行变式,有目的有层次的组成系列问题,使学生在处理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较好的知识体系,在这里,编好题目是关键,下面谈谈常见的三种类型。一、解法研究型一道习题常有多种解法,初中学生常常只是满足于得到一个结果,因而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再多想一想,并且介绍一些解题的方法,让他们认识到一个物理现象或物理过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学同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学教学过程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内容,而是侧重于让学生通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来开展探究式学习,能够在学习中做到灵活运用现在知识,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就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例题及一些变式题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应用数学"变式教学"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极限概念是《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为克服这一困难,教师应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现有的知识及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拾级而上,让学生能在逐层递进的探索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完成对极限概念的认识,掌握极限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教学,注重对例题的变式拓展,有目的地进行变式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领悟解题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素养,下面先以课本中一例,在近几年数学中考中的演变加以说明,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式学习法”的涵义 问题式学习法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和以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习方法.其教学理念认为“问题既是学习的起源,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又是掌握知识的手段”.问题式学习教学过程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辅助的角色,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本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探究中深入掌握知识,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1.
在解决一类导数题的过程中,如果用常规方法就会带来烦琐的讨论,并且学生不易掌握.笔者大胆下放部分相关的高等数学知识,实践证明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和操作.本文主要讲述利用罗比达法则、函数的极限、函数的图象等高等数学中的基本知识来解决这一类导数难题.  相似文献   

12.
<正>一、问题的提出习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材料,是教者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的载体.通过习题的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以及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现在的教学资源很丰富,教学资料随处可得,用哪种资料的习题,不用哪种资料习题,教师和学生很难做出选择.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所选用的习题应"源于课本",然后对它进行变式,使它"高于课本".变  相似文献   

13.
课本是教师从事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工具。指导学生自学课本,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种做法:一、以旧导新,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在讲式题计算的新知识时,我一般从复习旧知识入手,由浅入深,以旧导新逐步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使学生通过自学,能基本理解新学的知识,着重掌握计算方法。例如,讲解“分数乘以整数”这一节内容时,首先,提出两个问题:“4个2斤是多少斤?”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数学中的极限概念是教学中公认的一大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学习迁移理论的角度,设计了极限概念教学的三个层次。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正迁移,使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极限概念。  相似文献   

15.
极限是高等数学的基础,0/0型极限是极限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基本的.所以掌握求0/0型极限的方法很重要,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掌握0/0型极限,主要从七个方面给出求0/0型极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数学文化素养.本文根据自身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把数学文化渗入到高等数学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在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概念的同时,更好地了解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发展历史,体会高等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中的"变式",主要是指对例习题进行变通推广,让学生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下重新认识.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合理的变式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若能重视对课本习题进行变式训练,不但可以抓好基础知识,便于搞清问题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还可以提高数学能力.一、题目引入在本学期期末复习时,准备以课本例习题展开,其中引用七年级下册课本习题题目.  相似文献   

18.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数学越来越注重基本能力的考试.因此,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里,而应让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后,进一步深化和熟练运用课本的知识举一反三.应用“变式教学”法正是达到此目的的有效手段.所谓“变式”,就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学数学教师经常用到"变式"练习,这是一种数学教学中的变换方式,通过变式练习可以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数学解题方法。同时使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数学方法,使学生从"知识型"向"智力型"转换。变式训练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纵向联系,温故知新。  相似文献   

20.
<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不断做题,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没有真正了解知识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课本是知识的载体,也往往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资源.高考命题常以课本例题或者习题为依据,进行变式、推广、引申.有些考题,初看起来与课本例题毫不相干,但他们的本质往往是相同的.本文以一道习题和一道例题为突破口,将结论进行变式、推广、引申,并介绍它们在高考中的应用.一、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