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凌 《金秋科苑》2009,(15):35-36
飘浮的城市能够成为"气候难民"的避难所吗?一座巨型建筑能够容纳100万人吗?海上石油钻井又能否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豪华酒店?所有这些问题无疑都在考验建筑师的胆识和创造能力。目前,全世界的建筑师正在不懈努力,试图通过实践的方式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百科知识》2009,(14):F0002-F0002
面对人口不断增多、生态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全世界的建筑师正在突破想象极限,让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比如让飘浮在海上的城市成为“气候难民”避难所,让海上石油钻井成为游客趋之若骛的豪华酒店……终极目标是在不进一步破坏大自然的情况下为人类提供栖息地。  相似文献   

3.
正你总是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心神不宁?你不会向别人请教问题,因为不想让别人觉得你很笨?放一纵旦型有突发情况阻碍了事情顺利进行,你就会责怪自己没有事先预测到这些问题?如果以上的想法你有任何一种,那么你可能就是一位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是一种极度追求完美、不容瑕疵的想法,它正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我们常将"完美主义"视为积极向上的表现,而研究表明,越是过度追求完美的人越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4.
日前,古巴近海和陆地考古接连有惊人的大发现。这些发现引起了一个让全世界都关注的话题:地球上可能存在过第八大洲——大西洲吗?古巴近海甚至大西洋底真的隐着着一个极其发达的超文明吗?  相似文献   

5.
人体内也在燃烧吗?我们稍一考虑,马上恍然大悟:我们的身体内时时刻刻都在"燃烧","燃烧"我们摄入的食物,把它们转变为二氧化碳和供给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能量.那么,人体内也在进行核反应吗?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就不免要困惑了:我们身体内能进行核反应吗?是像原子弹那样的核裂变,还是像氢弹那样的核聚变?如果不可能,那么下面的情况该如何解释呢?  相似文献   

6.
解秘蓝牙     
《世界发明》2005,(5):16-16
你还在担心蓝牙耳机的电量不足吗?你还认为蓝牙传输图片的速度太慢吗?你还害怕有人利用蓝牙给你发送病毒程序吗?那让我们看看蓝牙技术小组正在千些什么,他们做出了哪些努力,这些改进和我们的生活有多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生命科学与生物高技术对个体生命、物种进化和生态环境的认识与干预达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凸现出若干伦理问题,诸如:人类可以打破大自然的遗传屏障,使基因在种系之间转移吗?我们能够通过改良来优化后代吗?人可以像其他客体一样被设计、制造吗?人的胚胎可以被实验操纵和毁灭吗?如果再生医学果真使人生而难死,我们又该如何而行?要回答这些问题并非容  相似文献   

8.
最近,第五位太空游客、美国亿万富翁希莫尼从太空旅行归来,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羡慕不已。太空旅游难道真的只是亿万富翁才能完成的梦想吗?日本火箭协会会长吉崎光辉大胆预测:"在21世纪,太空旅游将成为每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在网络文化研究领域中最具有争议的主题是:网络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大众是否以及多大程度能够参与网络文化的生产传播过程?网络文化有其复杂性和多面性,现代通信技术在为我们提供诸多方便的同时,我们却发现部分人群不幸罹患"网络依赖症",人的自由意志竟被"机器"所绑架;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将全球连为一"村",但也让人们的个人隐私备受恶意窥伺的困扰;网络文化的互动性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参与热情,但却可能把"芝麻"炒作成西瓜,将某些话题无限放大,从而引发非理性事件;网络文化的虚拟性让时间、空间、身体都隐退幕后,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但可能会对使人对现实世界产生疏离感、冷漠感、和不信任感;网络文化的匿名性在给网民带来巨大自由的同时,也给人性阴暗心理的释放大开方便之门。这些问题表明网络文化正在重塑新的社会评价机制,加速价值观的交流、交融、交锋。在人、机器、信息三者融合的背景下,人们应当如何看待网络文化?如何把握未来网络文化发展的脉动?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爱情是人与人之间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无私专一的情感,然而,这种情感一定要建立在性的基础上吗?这是一个对爱情产生迷茫的年轻人常常会思考的问题。有人会为电影《山楂树之恋》里那种纯粹的爱情深深感动,但也会慨叹这种感情似乎正在渐渐消失,在当今这个时代仿佛人们变得无性不爱。有爱就一定要有性吗?事实上,我们应该换一个问题:"纯粹"的爱情真的存在吗?因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爱情和性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23日22时,重庆市开县高桥镇川东北气矿16号矿井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事故现场方圆5千米内的人都必须转移,截止12月28日死亡人数达243人。如此的灾难,让人痛心疾首。井喷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会死亡?这种事故可以避免吗?我们家用的天然气也不安全吗?一个个问题在人的脑海中回旋。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的社会,城市中高楼林立,伟大的建筑师们设计出许许多多或是高大华丽、或是精致秀美的建筑,着实令我们佩服。可是你知道吗?在浩瀚的水世界里,有几种鱼类也是出了名的动物界"建筑师",尤其是其中一些,更可称得上是"杰出建筑师",今天就让我们对这些鱼类建筑师进行一个大搜罗。蓝曼龙鱼长得很漂亮,色彩鲜艳。称它为鱼类史上最漂亮的建筑师一点不为过。作为建筑师,蓝曼龙鱼的建筑风格很奇特,奇特在于它们选用的建筑材料竟然是自己口中的吐沫!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春节,"仙女棒"、钢丝棉烟花等"冷烟花"产品深受青年人追捧,不少商家还打出"并非烟花""不伤人""更安全"的噱头,一时间"冷烟花"成为烟花界的"网红"。绚烂多彩的烟花让人赏心悦目,也增添了不少年味,但是这些"冷烟花"产品安全吗?是不是真的烟花?  相似文献   

14.
《科学生活》2009,(9):35-35
"洗牙?又磨又钻的,可伤牙啦!""每次洗牙都流血,我以后可不敢洗了。""我平常很仔细刷牙,还有必要洗牙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的保健也越来越重视,"洗牙"一词对大众而言已不陌生。但人们对于洗牙仍然存在诸多误解。为什么要洗牙?应该如何认识洗牙?哪些人暂时不能洗牙?让我们科学地去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不少家庭都有了再要一个孩子的想法,生男生女再次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话题。服下秘方就能让胎儿由女变男?这类曾流传于民间的"转胎神药"如今隐匿于互联网中死灰复燃。尽管关于"生男神药"的辟谣与打击从未停止,但其也从未消失。"转胎神药"真的是神药吗?生男生女真的有"诀窍"吗?  相似文献   

16.
一个空间区域能够比空无一物还要空吗?常识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充其量只能把所有物质和辐射都移出某个空间区域,使其成为一个完全的真空。然而事实已证明量子物理学能够搅乱人的直觉,这个仞』子也不例外。我们发现,一个空间区域可以比空无一物还要空。它的单位体积能量(即能量密度)可以小于零。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近日举办的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种各样的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让人大开眼界,同时也引发一种担忧:如果越来越多的职业和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不就让人"下岗"了吗?一项预测指出,未来20年内47%的工作可能会由机器人完成。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目前大多数机器人只是替代人类在特殊及恶劣环境下工作,即便是将来,有些工作机器人是根本代替不了人类的。1.设计师  相似文献   

18.
超导体     
1986年高温超导体的发现激发了科学界,使之爆发出一种激情,并成为全世界报刊的头条新闻。从计算机芯片到无轮火车,都是超导体未来可能的应用范围。但是,这些超导材料能满足对它们原来的期望吗?一些科学家现已提出置疑。  相似文献   

19.
热气球运动     
气球,是我们节日庆典时随处可见的装饰品,你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刺激的热气球运动吗?如今,全世界约有2万个热气球。在欧美国家,几乎每天都有热气球比赛或活动。这些人渴望自由的翅膀,哪怕只是片刻的飞翔!  相似文献   

20.
正"超人类主义者相信,我们能够也应该根除衰老这一死亡原因;我们能够也应该使用技术来增强我们的身体和思想;我们能够也应该与机器融合,重塑自我,最终,成为我们自己更高理想的存在。"——马克·奥康奈尔《成为机器》技术增强我们的身体,这一想法并不新鲜。但是,超人主义者对这个概念接受的程度如何?过去,我们制造了诸如木制的腿、助听器、眼镜、假牙等装置。未来,我们可能使用植入物来增强我们的感官,以便我们可以直接检测红外线或紫外线辐射,或通过将自己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