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文见义”原是一个传统的辞格,它广泛存在,却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正确认识“互文见义”及其重要性,不仅有助于我们阅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同时也对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互文性辞格的构成有两个条件:一是固定的结构形式,一是意义上的一致性或关联性。互文性辞格包括互文、仿拟、引用、拈连、双关、用典、歇后语,互文性辞格由隐、现两个文本构成。  相似文献   

3.
在口语交际和古今文学作品中,人们经常能看到舛互用法,但舛互的辞格身份却并未得到一致认同。从修辞学、模糊语言学、语用学、逻辑学和心理学角度对舛互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发现舛互是以模糊词语为基础、由于交际主体的心理需要和语言顺应策略而形成的一种语表矛盾、语里符合逻辑的修辞方式,它具备辞格的三大必要特征:固定格式、超常方式、特殊效果,应属辞格范畴。  相似文献   

4.
“舛互”辞格的逻辑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舛互”是传统中修辞格之一。这种辞格的前后两个部分,语表看似矛盾,语里则合乎逻辑,不仅反映了修辞和逻辑的区别,也体现了修辞和逻辑的必然联系。如果“舛互”辞格前后两个部分果真自相矛盾,那么这种修辞格就失去了逻辑基础,成为一个典型的病句  相似文献   

5.
互文修辞在中学教育的边塞诗词中有较多体现,并且前代边塞诗词互文性对后世作品也有较多的扩散和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学语文中边塞诗词的互文修辞分析,来探析互文性在边塞诗词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互文"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种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的外延和内涵是什么、有何特性等,都需要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有一定的认识。然而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互文"被《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置之度外,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互文",学生也搞不清楚什么是"互文"。因此,本文探讨了互文的概念,揭示了互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探讨了"互文"的作用,并对"互文"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论述了互辞格的分类、特点和作用,使读能够识别这种辞格,提高阅读古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互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类型,如:本句互文见义,对句互文见义,多句互文见义等;使用得当,可达到意义全面而行文简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楚辞》互文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楚辞》中互文的三种主要形式:单句互文、双句互文、隔句互文,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楚辞》注释中,注释家们对互文有不同的理解,通过探讨互文与变文同义的关系,认为互文与变文同义是两种修辞效果不同的修辞手法,但二者异中肌,应注意区分二者的异同,以便更准确地把握《楚辞》及其互文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互文作为辞格的依据在于它具有固定的结构形态和独异的修辞功能,这功能便是不但能使表述增色,且能使语义增值。互文格有短语式、句子式和句群式。互文格不但存在于古诗文中,现代诗文中也不少见。互文的组合特点是意合性,也正是这一特点,导致了人们长期把它排斥在辞格范畴之外。除以上内容外,本文还举了语文工具书和教学用书中因对互文格辨识不清而导致注释欠妥的例子,说明理解互文格的构造规律和修辞功能所具有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兰和群 《天中学刊》2005,20(4):106-108
互文、变文、互体是古汉语中三种不同的修辞方法,三者各有其修辞功能。互文是指在特定的语境里,词与词之间临时获得的一种修辞意义;变文是指为增加遣词运字的丰美变化之色而以同义词互换的运用;互体是指上下文内容互相映衬、补充,彼此呼应。前二者是就用词而言的两种修辞形式,互体则属于句式方面的修辞方法,三者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12.
互文,又叫互体或互文见义,它是在连贯性的语句中,将本应合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分开,上下各出现一个,也就是上文里含有下文里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里已出现的词,上下文里均有所省略,意义上又互相交错、补充、参互成文、合而见义的一种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式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前后两部分属并列关系,作者为了语句的统一、音调的和谐才分开来写,在翻译时两句须合起来理解。从参互成文的词语来看,主要有交叉互补式、同义互注式和反义互补式三种:从参互成文的形式来看,主要有短语内部互文和句子中的互文两种。现就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中的互文语句来分别进行略说。  相似文献   

13.
互文性浅述     
本文主要阐述了互文性的渊源与发展,并就其中的体裁进行了详述。体裁互文性是指特定语篇中不同体裁、话语或风格的混合与交融,它是一种特殊的现象。文章还就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学者眼中的互文性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此外,互文性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互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类型,如:本句互文见义,对句互文见义,多句互文见又等;使用得当,可达到意义全面而行文简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句法层面上相反的两个句子最终表达相同的语义,在语义层面上看似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却最终产生相同的语义,本文主要研究汉语言中这种句法互反和语义互反现象。我们认为一种句法互反现象,是句子成分的应对性造成的;第二种句法互反现象是一肯一否却同义。语义互反现象与反义复合词、偏义复合词和同词反义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汉语修辞格"互文"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但已经不太为我们所重视,在现代生活中更缺乏普遍运用,所以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而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概念"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在我国却几乎是被简单地认作"互文".虽然两者在语言科学、思维认知、表述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某些联系或暗合之处,但"互文"、"互文性"两个概念应该只是一种字面上的巧合,没有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分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涵义与运用也大不一样,更不是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7.
<正> 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在中学语文课本选用的古文中很常见,认识它的特点及作用,可帮助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辨析某些词的词义和用法。 一、什么是互支修辞? 互文这种修辞表示的是一种特殊的句法关系。即在一句、相连两句或两句以上的相  相似文献   

18.
《野草》的互文性文本可划分成五种不同类型。互文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其具体实现途径多种多样,可交替使用。互文源自两个相似灵魂的必然靠近,鲁迅与尼采的生命共感召唤出作品中一系列相近的意象。从互文手法在鲁迅作品中的演变可以窥见鲁迅心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吴玉清 《中国教师》2009,(Z2):310-310
<正>中学语文教学常会遇到互文的修辞,在一些诗句中,将本应合在一起说的两句话或两个词分开来说,使相应的两个词语互相解释,这种参互成文,合而见义的修辞方法叫互文。互  相似文献   

20.
《考试》2008,(8)
为了使话语更好地表述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古人运用语言时也很讲究修辞。中学语文教材只字未提文言文修辞方法,这也许是因为同现代汉语修辞重合较多,但古诗文中有一种叫"互文"的修辞方法有必要讲一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