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脊轩志》在编入教材时被删掉了一段,被删掉的原文是: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这一段,作者感情复杂,有处在"败屋之中"的自我解嘲,同时又以天下第一富婆蜀清和诸葛卧龙  相似文献   

2.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日身体之能力。一日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美善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育)、美育(即情育)是也。  相似文献   

3.
道德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道”和“德”二字在先秦古籍《论语》《老子》《孟子》等中就有表述。所谓“道者,路也”,后来引申为“规范、规矩”;所谓“德者,得也”,从“心”“直”,后被引申为内心“品质”“自我觉悟”。战国后期儒家代表人物苟子把“道”“德”二个字合起来使用:“故学至平礼衙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宋代理学家朱赢也有关于“道德”的注解:“无乎不在之谓道,自其所得之谓德,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人之所自得也。”  相似文献   

4.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美善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  相似文献   

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赵绰字士倬,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稍以明干见知,为内史中士。隋文帝为丞相,知其清正,引为录事参军。文帝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每有奏谳,正色侃然,渐见礼重。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欣然纳之,因谓曰:“若更有闻见,宜数言之。”迁大理少卿。  相似文献   

6.
我踏着达达的马蹄声.从江南无数个春天里走来.风雨兼程,任柳絮翻飞,莲花开落,我在追求我的大学。 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千百年来,无数学子在求学之路上奔波劳累.追寻着更深度的学术研究。那扇通向大学的门引无数学子向往。然而有的人被囿于“大楼”中找不到出路.有的人却沿着书香花径,一路成了大师。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方教育厚土,勤劳淳朴的遵义县人以高瞻远瞩的胆识追求物质崇尚教育耕读为本。从春秋建国到唐代设县,无不留下前人尊师重教的足迹。东晋时期的《华阳国志》即谓“颇尚学业”,宋代的《遵义军图经》谓“世转为华俗渐于礼……人士悦诗书”,清代《贵州通志》有“人知向学,深山穷谷,犹闻弦诵声”的记载,浙大《遵义新志》赞誉“遵义国民教育之普及,虽江浙各地罕与伦比”。  相似文献   

8.
2.介词的宾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经常可以省略,其中以介词“以”、“为”、“与”的宾语省略为最多。例如:①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  相似文献   

9.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他还指出:“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概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叶老的这些话,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师应当“多方设法”,致力于导,学生应当“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  相似文献   

10.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既同愈,谓公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固药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愿先闻其验。”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  相似文献   

11.
何不炳烛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①有为人臣而戏②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④?”平公曰:“善哉。”(《说苑·建本》)【注释】①安:哪里。疑问代词。②戏:取笑。③安敢:怎么敢。安:怎么,疑问副词。④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孰与……乎:与……相比,哪一个……呢?古汉语固定句型。孰:哪一个。昧:暗。【思考】晋平公为…  相似文献   

12.
虚词“之”在常用句型“A谓之B”式中的词性和用法多有争议。笔者以为:在“A谓之B”式中,当A为“谓”的施事主语时,“之”为指示代词,并作“谓”的间接宾语;当A为“谓”的受事主语时,“之”“义复指”或“虚复指”A内容,其语法功能已经丧失,为一个衬音助词。  相似文献   

13.
苏曼 《成长》2005,(12):10-11
“大学城”是继高校合并、高校扩招之后高教领域的又一“大手笔”,大学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但在其背后,却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教育的当务之急应是提升学校的内涵.而不是把精力集中在华丽外表上,更不应该把宝贵的经费“疯子扬土”般撒向钢筋水泥等物,否则.教育关注的重心不是人,我们的大学也只能停留在“看上去挺大挺漂亮”的意淫层面.  相似文献   

14.
孔子论诗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日: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相似文献   

15.
在《中庸》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很是耐人寻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中我们可以探得教育的根本旨趣.那就是教化育心,它的终极目标显然在于价值引导。用哲学家黄克剑先生的话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点化或润泽生命。(可以理解为确立人的生命的价值向度.陶炼人的虚灵的精神境界。)教育教学活动要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孩子的人生理想导航.为受教育者的未来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教师的熏染与培植.教育之中悠悠万事,唯正确的价值引导为大、为重。所以.为师者须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6.
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朕尝宝以三镜,用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古今伟人之所以成就伟业,除其具有坚韧不拔之志,必具有其超人之术。唐太宗以“三镜”之宝成就其“贞观之治”盛世。  相似文献   

17.
酒酸     
《甘肃教育》2003,(5):16-16
有上酒店而嫌其酒酸者,店人怒,吊之于粱。客过问其故,诉日:“小店酒极佳,此人说酸,可是该吊。”客日:“借一杯我尝之。”既尝毕,攒眉谓店主日:“可放此人,吊了我罢。”  相似文献   

18.
知心救失     
学者(学习的人,指学生)有四失(缺点,毛病,偏向),教者(教导的人,指教师)必知之(代词,指“四失”)。人之学也,或(有的)失则(于)多(贪多),或失则寡(浅陋),或失则易(交易,谓“见异思迁”),或失则止(遇难却步)。此四者,心(心理素质)之莫同(各有差异,莫,不)也。知(了解)其心(学生心理素质的这种差异),然后能救(救治,纠正)其失也。教也者,长善(发展优点)而救其失也。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鉴赏》2007,(12):34-35,72
上谓太子少师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相似文献   

20.
荀子天官与天君的关系问题十分恼人。在“天人对扬”中,天官、天君均“在人”而“谓天”,因而人有二重性,既是人又属天,天也有二重性,既是不包括人的狭义之天又是包括人的广义之天,最终在天人关系上心即是天君又是天官,而且五官也不能离心而有。同时,心为天官而同于五官则谓性,心为天君而远离物象刺激则谓伪,在心性关系上荀子也表现出二重性:心有二重性,既为是性的心又为不是性而是伪的心;性也有二重性,既为情、欲、利的性又为辨、知、伪的性。荀子如此“纠结”地辨说,只是为了能够同时“兼”五官、天君而“能之”,以真正“具备”天官这种“器具”,也即在天生人成中让五官成其五官、让天君成其天君,最终走出人类的野蛮状态。这野蛮状态是如此“自然”,以至于人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其泥淖之中而无法自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