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考语文的复习指导上,广大教师更倾向于引导学生选择传记类文本阅读,甚至是一刀切地要求学生做出这样的选择。从本质上讲,文学类文本和传记类文本没有根本的难易差别,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本文解析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难点,并给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材料选取、考点安排、试题编制三个方面,对2009年18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测试特色进行总结,探讨其在试题命制上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高三师生在备考这类试题时,应放开思维的触角,从不同方面去悉心体验、感悟。  相似文献   

3.
苗陈亮 《学语文》2009,(4):35-35
2009年高考已是尘埃落定,轰轰烈烈之后一切归于沉寂,该是思考的时候了。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今年我们安徽省的语文高考试题。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下教育模式在发生着变化,高考也在变化。现如今的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是给出两篇不同类别的文本阅读选择其一进行答题,即文学类和传记类阅读让学生自由选做。大多数教师会让学生选做传记类阅读,那么文学类的阅读有哪些难点又如何解决呢?本文进行浅显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纵观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在总体“求稳”的格局下,考查内容稍有创新,难度相对有所提升,试卷选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贴近社会,切合主流价值观。作为当前高考语文试题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文阅读题同样受大家的关注。江苏省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主要采用了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有意消解一些不利于阅读检测和不合阅读规律、阅读本质的因素。基于这一命题特点及变化,高考文学类文本的复习备考需要重构阅读的知识体系、阅读的专业化思考和有效的生长式阅读。  相似文献   

7.
袁爱民 《高中生》2013,(10):8-9
“笙歌不知归何处,今朝园圃花又开。”2013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以丰富多彩的面貌呈现于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8.
方建旗 《现代语文》2011,(10):147-150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存在着投入大产出低,投入长产出慢的问题,缺少显性的规律,因此,许多学生对语文考试抱着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这当然影响其语文成绩。而作为语文考试之重——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历年来考生的平均分都不理想,如浙江省连续几年,18分的文学类文本理解全省考生的平均分是8—9分,连及格分也拿不到。这种现状已经成为高考语文复习教学的瓶颈,不突破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考生普遍在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上得分偏低,这与阅读试题命制有莫大的关系。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冷静思考学生阅读时是否是“真阅读”,  相似文献   

10.
冯为民 《考试》2011,(8):13-15
文学类文本阅读历来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头戏之一,所占分值仅次于作文,而从历年考试的结果看,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都比较好。由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虑到选拔性考试的特点,体现了一定难度,得分率普遍偏低,很多考生答题时绞尽脑汁、下笔洋洋洒洒,可就是很难拿满分,  相似文献   

11.
从辽宁省近几年的考题看,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小说阅读,2010年考查了王安忆的小说《洗澡》,属于中国当代小说:2011年考查了乌拉圭作家比亚纳的小说《怪人》,属于外国现代小说;2012年考查了王琼华的小说《最后的黄豆》,属于中国当代小说:2013年考查了匈牙利作家约卡伊·莫尔的小说《圣诞夜的歌声》,属于外国现代小说。由此可见,2014年高考依旧会延续小说的考查。  相似文献   

12.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其考点一般集中在如下方面:考点一:总揽文章要义。概括作品内容如2010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6小题: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又如2010年辽宁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2题中第1小题: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13.
进入高三复习备考后,不少考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文学类文本阅读,但收效甚微。从考生备考方法上来看,主要是平时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意识模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考生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上应强化三种意识。一、选材意识。高三阶段时间紧,复习内容多,文学类文本阅读只  相似文献   

14.
林子才  张红 《中国教师》2010,(Z1):217-217
<正>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文学性的特点日益突出,因此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许多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5.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和高考测试所面临的止于“意会”而难于“言传”的尴尬,本文从阅读形态上分析了“言”“意”转换的机理,指出了做到准确“意会”和有效“言传”的途径,并进一步以悖论的角度提出了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不必非要精确地“言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2012年高考语文(广东卷)选考部分文学类文本为韩开春的写物散文《荷叶》。韩开春,男,江苏泗阳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在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任教,著有随笔集《虫虫》《时光印记》等。  相似文献   

17.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语文高考的三项阅读题之一,但得分率普遍较低。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应实施文学类文本整本书阅读教学,具体策略有:由节选带出整篇,由单篇带出系列;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评价。  相似文献   

18.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点应放在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上,难点在探究上。这三项能力的检测应各有侧重:分析类试题,关注《考试说明》与试题的对应关系;鉴赏类试题,关注鉴赏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探究类试题,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注重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9.
毋庸置疑,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成了考生语文高考成绩的重灾区。它拥有总分八分之一的占比,但考生的得分却低得惊人,得分率只能徘徊在50%左右。这种现状,使得更多学生甚至是老师在思想上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误认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可有可无,只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如作用题、表达技巧题等即可,而对文本的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文阅读的大阅读(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和作文是高考分值较大的两个板块。近年来,现代文阅读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呈现出一些新的面貌:文本多样化,题型丰富化,阅读个性化,考核综合化,思维探究化。除作文外,非课改卷中三大板块基本平分秋色;课改卷中,语言文字运用板块赋分越来越小,而大阅读赋分在不断增加。选材上,重文学、重文化、重经典的特点越来越突出。由于训练不得法,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