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作家苏珊·桑塔德的长篇小说《在美国》日前荣获年度美国图书奖。67岁的美国作家苏珊·桑塔德是美国先锋派文艺理论的创始人,其著作除文艺论述之外,还有多种剧本和小说。多年来,她醉心戏剧,不但登台演出,而且导演舞台剧和电影。桑塔德是波兰移民的后裔,她的作品《在美国》是一部历史小说。书中女主角玛莉娜是19世纪70年代波兰的一位才貌双全的女演员,她在华沙皇家剧院舞台上扮演各种悲剧角色,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慕和敬仰,被誉为民族的象征。可是,当时波兰被俄、德、奥三国所占领,人民没有尊严与自由。…  相似文献   

2.
现任卢森堡驻华大使是一位叫舒梅的女士。任卢森堡驻华大使的同时,她还兼任卢森堡驻越南、新加坡、蒙古大使,常驻北京。而她除了对法语.德语运用自如外,还会讲漂亮的汉语和俄语;极具语言天赋的她还精通国际贸易。舒梅大使曾获法国荣誉勋位勋章、芬兰白玫瑰勋章。能够采访她,真荣幸。 舒梅大使 26岁时即 1987年进入卢森堡外交部,负责对外贸易。1991年任卢森堡驻欧盟常务代表;1995年任卢森堡首相容克的外事顾问: 1998年 8月任卢森堡驻华大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位驻华大使曾在巴黎第三大学东方语言学院学习中国…  相似文献   

3.
在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学院主修指挥,获奥地利国家指挥家及合唱指挥家双文凭以及美国探格乌音乐节小泽征尔指挥奖,受聘瑞士卢塞恩歌剧院首席指挥,被世界指挥大师祖宾·梅塔誉为“与生俱来的指挥家”……在这一圈又一圈光环映照下的张培豫,坐在我面前,一位普通的女性:她黑衣黑裤黑鞋,脑后束一条马尾辫,素面朝天。但随着她对自己音乐指挥生涯的娓娓叙述,我一点一点地勾勒出这位穿行于各国之间,在方寸台上尽情挥洒激情、坚韧、自信和执著的女指挥家的风采。张培豫此行大陆,是为执棒黑龙江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的“春之韵”交响音乐会的。在她的指挥…  相似文献   

4.
雷梅迪奥斯·巴罗,西班牙杰出的女性画家,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高的评价,认为她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女性艺术的先驱。她原是超现实主义诗人本杰明·皮拉特的爱人,其画风和思想受其影响并带有较强的自传性。她用画笔记录了一生中为逃离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而做的种种努力。巴罗少女时期在一个修道院里度过,这种严苛的环境反而培养了其叛逆的性格,她的一生似乎在各种逃亡中度过:家庭、婚姻、爱情、战争,以及男性美学权威。  相似文献   

5.
但丁·阿利吉耶利(一译“阿利盖里”)(1265-1329),是意大利中世纪伟大的诗人,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最早代表。但丁一生,深深爱恋着一位女性。这位女性就是贝亚特丽齐(一译“贝亚德”、“贝雅特丽齐”、“贝娅特丽丝”、“俾德丽采”等)。贝亚特丽齐(1266-1290),出生于佛洛伦萨的一个高贵家庭(父亲名叫福尔柯·波尔蒂那利),原名贝齐。但丁对她又敬又爱,称她为“贝亚特丽齐”,意即“降福的女人”。但丁9岁那年(1274年)第一次遇见她,便对她一见钟情,18岁时开始写诗歌颂她。尽管后来贝亚特丽齐嫁给一位比但丁更富有、更具声望的男子希蒙内·代·巴…  相似文献   

6.
举世闻名的德国影星黛德丽,在世界影坛红了半个世纪,于1992年5月在巴黎与世长辞,享年90岁。她在1930年主演的一部由斯登堡导演的影片《蓝天使》确立了她的影星地位。之后她去了美国,先后主演了《摩洛哥》、《上海快车》、《魔鬼女人》和《纽伦堡的判决》等多部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曾为盟军部队演出500多场,博得广泛赞誉。可她的独生女玛丽亚·里瓦在其撰写的黛德丽传中却认为,生活中的黛德丽是位母亲,但更是个傲慢而且自我着迷的神秘女性。黛德丽具有两性的美,她曾  相似文献   

7.
18世纪80年代,美国国会为约翰·保罗·琼斯颁发了奖章,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授予这位美国水手勋章和金佩剑,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为表彰琼斯在俄土战争中击溃土耳其舰队的战役里立下的赫赫战功授予他圣安娜勋章。  相似文献   

8.
她用女人的眼光琢磨女人,也用男人的视线欣赏女人;她塑造的女性形象放纵、轻佻、性感,而又女性味十足;她赋予女性真正的时髦……但更重要的,她缔造了朋克的时尚———  相似文献   

9.
<正>平塚雷鸟(1886—1971),本名平塚明子,日本近现代女性评论家、思想家、作家、女权主义运动家。她一生致力于日本的女性解放运动,是日本女性解放运动的先驱者和主要推动者。明治四十年(1907)6月,她开始创作短歌和短篇小说。明治四十四年(1911)9月,创办日本首个女性文艺杂志――《青鞜》,高扬女性解放的旗帜,为日本女性点燃了希望。她的主要论著有评论集《发自圆窗》《现代与妇女  相似文献   

10.
当年奥斯卡奖获得者为何没有领奖苟戌编译40年前,《罗马假日》获十项奥斯卡奖提名,撷取三项大奖:奥黛丽·赫本获最佳女主角奖,伊迪丝·黑德获最佳服装设计奖,伊恩·麦克莱伦·亨特获最佳影片奖。然而在1954年3月25日的颁奖仪式上,亨特却没有出席领奖,给人...  相似文献   

11.
小说类:托尼·莫里森的《可爱的人》莫里森小姐以她的关于一个逃跑的奴隶面临逼近的追捕,竟割断自己婴儿的喉咙,以免后代为奴的小说《可爱的人》而获奖。这部作品以俄亥俄州为背景,讨论了自由与奴役的主题,由阿尔弗雷德·A·克诺夫出版,是莫里森小姐的第五部作品。她的其它作品有《最蓝的眼睛》、《苏拉》、《黑姑娘》和《所罗门之歌》。她出生在俄亥俄州的落雷恩,今年57岁,住在纽约州洛克兰县。从1984年以来她就在奥尔巴尼担任纽约州立大学的人文学教授。在这之前她当了18年的兰多姆出版社编辑,还在耶鲁大学、哈佛大学任教。明年她将到普林斯顿  相似文献   

12.
人们通过卡夫卡的信札结识了米莱娜。今天,瑟伊出版社的一部关于她的传记(玛格丽特·布贝勒曼作《米莱娜》)以及她本人的选集《生活》使她的形象在读者心目中更为丰满。  相似文献   

13.
1997年2月4日,丹麦王国驻中国大使白慕森在北京丹麦驻华使馆向林烨授以丹麦国旗骑士勋章。丹麦国旗骑士勋章由在位的丹麦王国国君掌管,专门授予有文职或军职功绩的以及对艺术、科学、经济生活和在为丹麦的利益而作的工作中有特殊贡献的丹麦及外国公民。多年来,林样撰写了一系列介绍丹麦文化生活的文章。1959年,他编写了(丹麦文化简介》;之后,又陆续翻译出版过丹麦作家阿贝尔、尼克索、弗里茨·安德森、延森等人的诗、歌曲、短篇和长篇小说;他还参与翻译了关于尼耳斯·玻尔的书。1992年一1994年,林烨用了3年的时间,将157篇安徒生童…  相似文献   

14.
乔伊斯·约翰逊是一位作家,出版过三部长篇小说、两本回忆录和一部她与凯鲁亚克的往来书信集。她的小说和文章经常出现在《纽约客》、《名利场》、《纽约时报》等杂志上,她对写作情有独钟,踌躇满志。不过最让她出名的并不是她的作品,而是她的美国“垮掉派之王”杰克·凯鲁亚克女友的身份。由于凯鲁亚克在美国文学界的盛名,约翰森作为作家前女友的身份几乎掩盖了她本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中外文化交流》2005,(10):54-54
在法国化年闭幕之际,受法国总统希拉克委托,法国化部长德瓦布尔于9月16日向中国化部长授勋。授予孙家正部长法国荣誉勋位团军官级勋章;授予孟晓驷副部长法国国家功勋军官级勋章。  相似文献   

16.
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强力集团”中是最受欢迎的。他谱写了著名的管弦乐组曲《合海拉萨德》。舍海拉萨德是《天方夜谈》神话故事中那个年轻王后的名字。她已被苏丹王判以死刑,而为了拖延刑期,她每晚给苏丹王讲一个新奇的故事,连讲了一千零一夜,苏丹王终于被感动而赦免了她,她也因此获生。在这组有关这位讲故事能手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童书作家、插画家弗吉尼亚·李·伯顿(Virginia Lee Burton,1909-1968)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她出版于1939年的图画书《迈克和他的蒸汽铲车》(Mike Mulligan and His Steam Shovel)以及为她赢得1942年凯迪克奖的《小房子》(The Little House)。她笔下那架可爱的蒸汽铲车玛丽,已经成为20世纪美国童年记忆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那幢充满清新、温暖的怀旧气息的小房子,则已经成为正在努力与现代技术文明相妥协和抗衡的当代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意象。而这两部作品活泼的用色、拟人化的主角、幸福圆满的结局以及怀旧的田园气息,也典型地代表了伯顿图画书创作的一些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瑞典文学院在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公报中,称赞安妮·埃尔诺“以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限制”,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称她“用简单、干净的语言进行书写,描述了羞耻、羞辱、嫉妒,其行为令人钦佩”。法国总统马克龙表达了对埃尔诺的祝贺,赞誉她是“女性自由和那个世纪被遗忘者的代言人”,“50年来一直在书写一部关于国家集体和亲密记忆的小说”,并恭喜她“通过这次加冕典礼进入法国文学界的诺贝尔奖大圈”。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冰心用她那女性特有的清丽而“满蕴着温柔”的文笔,构建了一个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之爱、人类之爱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世界;在这温柔的爱的文学世界里,人们情不自禁地深深为之陶醉。冰心不愧为独树一帜的作家,她的作品堪称美文的典范。 冰心是开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创作之先河的作家。她的创作充满热情和进取精神。因为她“是被五四震上文坛的”(冰心语)。她的创作带有鲜明的反传统气息。同时,她又在中西合璧的基础上开拓了一片传统文化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张晰綪 《世界文化》2011,(12):52-54
芭比是成年女性梦想的化身,时尚、优雅、自信、进取。这位现代女性自诞生以来先后有过120多种职业,护士、摇滚明星、陆军军官、有氧健身教练、飞行员、电脑工程师……芭比的职业道路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激发了无数女性追求梦想的勇气。1965年,她成为一名宇航员,而就在4年后人类真正登上了月球;20世纪80年代,她当上了CEO,向全世界骄傲展示美丽与事业的完美结合。1992年,芭比成为总统候选人;2000年,芭比参加了奥运去……她无所畏惧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信念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女性为梦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