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凌夫 《寻根》2010,(4):68-71
回顾中国现代书装史,孙福熙是不可或缺的一位名家。 画家、散文家孙福熙(1898~1962年),浙江绍兴人,字春苔。他的哥哥、也是散文家的孙伏园(1894~1966年),原名孙福源,曾是鲁迅在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学堂任教时的学生。1919年,孙福熙随伏园来到北京,经鲁迅介绍到北京大学旁听,兼做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1920年,他远赴欧陆到法国勤工俭学,就读于国立美术专科学校。4年后归国。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说,《头发的故事》是由于许羡苏转学遭遇而引发鲁迅创作的一篇小说,那么,《风波》则是围绕张勋复辟、封建势力抬头使得鲁迅有感而发创作的另一篇小说。小说的情节比较简单:经常往来城乡的“七斤”从人们口中得到了“皇帝坐了龙庭”的传闻,按照清朝的律令,男人是要留辫子的。但是,经过辛亥革命,人们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把辫子剪去了,只有少数冥顽不化的遗老遗少还保留着辫子,而且也大多盘在头顶上,不好意思垂下来。但是,  相似文献   

3.
凌夫 《寻根》2010,(2):70-73
<正>陶元庆是中国现代书籍装帧史上杰出的画家。陶元庆,字璇卿,1892年生于绍兴,与鲁迅同乡。他是鲁迅的学生许钦文的最好的朋友,由许钦文介绍而认识鲁迅。毕业于上海艺术师范的陶元庆,对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洋绘画都有广泛的涉猎和不俗的见识与修养。鲁迅赏识陶元庆,一再约请他设计封面,催生了一批中国新文学史上堪称绝品的封面佳作。  相似文献   

4.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在1918年5月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体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杨鲲峰 《大理文化》2012,(5):102-111
大理师范学校是苍洱艳丽夺目的奇葩,滇西历史悠久的教师摇篮,也是云南省唯一的一所百年中等师范学校。经苍山雨露的滋润、文化名邦的熏陶,大理师范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百年师范名校。从1905年大理女子师范学堂起算到2005年,大理师范学校伴随着时代的风雨,走过二十世纪,走完百年里程,写下了一部恢弘灿烂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2008,(7):80-81
湖南远景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美术作品推荐出版、策划展览、组织高等美术院校学生外出写生、艺术考察等文化交流活动的机构。湖南远景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以来,与国内多家高等美术院校合作,成功地组织众多学生前往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甘肃、西藏、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区写生及艺术考察。  相似文献   

7.
<正>《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入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15篇,1923年8月由北京大学第一院新潮社出版,列入周作人主编的“文艺丛书”之一。《呐喊·自序》是理解鲁迅心路历程的一把钥匙。在这篇充满了沉痛和悲凉的文字中,可以了解到鲁迅的身世、鲁迅的求学经历,体会到鲁迅的追求以及鲁迅的苦闷。其中的由小康之家坠入困顿,进新式学堂,  相似文献   

8.
《中外文化交流》2008,(2):80-81
湖南远景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美术作品推荐出版、策划展览、组织高等美术院校学生外出写生、艺术考察等文化交流活动的机构。湖南远景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以来,与国内多家高等美术院校合作,成功地组织众多学生前往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甘肃、西藏、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区写生及艺术考察。  相似文献   

9.
杨鲲峰 《大理文化》2009,(Z1):14-15
大理师范学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办的大理官立女子师范学堂。民国期间几经变革。1950年,大理人民中学成立后,在北院(原敷文书院遗址)设立了师范部,杨孟超任师范部主任。1950年秋,师范部招收了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化》2023,(5):33-36
<正>《明天》是鲁迅所写的第四篇小说,完成于1919年六七月间,发表于当年10月30日北京《新潮》第二卷第一号。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寡妇单四嫂子在丈夫死后寄希望于儿子,儿子病了寄希望于明天得救,儿子夭折了又寄希望于在梦中母子相见。在这篇小说中,鲁迅重点塑造了单四嫂子这一朴实的农村妇女的形象。前年,丈夫死了,单四嫂子成了寡妇。从此之后,她的独生儿子宝儿便是她的全部希望所在。她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起早贪黑地纺纱,为的是养活她的儿子。不幸的是,儿子得了重病,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与英文     
鲁迅与英文周作人在北京的报上见到侯外庐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很长,一共有26个字,现在不便摘录,总之是论鲁迅的,里边所说的话我也别无意见,只是其中有一句我觉得不确实,所以提出来一说。侯先生说,阿Q这名字取意之所在,由他猜测,以为鲁迅先生大概是取英文“问...  相似文献   

12.
马青辉 《寻根》2014,(1):37-40
去绍兴坐乌篷船、喝黄酒、吃茴香豆、看社戏,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但最令我心动的还是那里的社戏。最早知道社戏,是在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中,虽然时隔久远,  相似文献   

13.
唐女大有胡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华夏文化》2002,(1):22-23
鲁迅曾说“唐室大有胡气”。和前朝后世相比,此种“胡气”弥漫下的唐代女子健硕丰腴,朝气蓬勃,能大胆追求和创造美,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更有一番迷人风情。  相似文献   

14.
廖平(1852—1932),初名登廷,字旭陔,后改名平,字季平,初名四益(译),晚年又号五译、六译,四川井研人,光绪进士。1875年进张之洞创立的等尊经书院受学于王阅运,治今文经学,尤重《春秋》。廖平曾历任四川国学校长、华西大学、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教授。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社会,针对女子教育的读物最常见的是“女四书”,即《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宣扬“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之久。到了近代,女子教育问题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宋恕、康有为、梁启超、经元善、康同薇等维新派人士曾为之奔走呐喊。20世纪初,中国人自办的女学堂数量从1903年的6所增加到1908年的512所,女学生人数也从1903年40名左右增加到1908年20557名。根据清政府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高等小学堂要求开设“中国历史”,“其要旨在使知中国历代重要事实,兼养…  相似文献   

16.
<正>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药》是鲁迅收在《呐喊》中的第三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同样是在反映病态社会中人们的不幸。  相似文献   

17.
张梦阳 《东方文化》2002,1(1):119-121
1936年11月12日,悼念鲁迅的活动正处于高潮的时候,苏雪林写了一封《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后来刊登在1937年3月16日汉口《奔涛》1卷2期上。该主要是对蔡元培先生主持鲁迅葬仪表示不满,其理由有三:一日鲁迅病态心理,将于青年心灵发生不良影响也。二日鲁迅矛盾之人格,不足为国人法也。三日左派利用鲁迅为偶像,恣意宣传,将为党国之大患也。  相似文献   

18.
湖南远景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美术作品推荐出版、策划展览、组织高等美术院校学生外出写生、艺术考察等文化交流活动的机构。湖南远景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以来,与国内多家高等美术院校合作,成功地组织众多学生前往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甘肃、西藏、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区写生及艺术考察。  相似文献   

19.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1936年8月林语堂举家赴美国定居。1966年定居台湾。1975年林语堂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林语堂一生的主要活动是把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又把世界文化介绍到中国。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处见到一篇清末人手抄的文章,题目是《送陕西高等学堂学生留学东洋序》。出于档案工作者的职业敏感,笔者意识到这是一份没有人提及过、而研究陕西近代史又不可或缺的史料。于是征得朋友同意,抄录一遍。借贵刊一角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