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美术教育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可引导学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以湘美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为例,讨论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必可使民族传统文化真正走进课堂、走进生活,使学生更好地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美术之林中独具风格的民族绘画体系,它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重视通过教育培养出一代代民族文化继承者,使传统的文化永不“褪色”是很有必要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国画教学就是传播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校近年来以国画教学作为学校特色,有效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美术之林中独具风格的民族绘画体系,它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重视通过教育培养出一代代民族文化继承者,使传统的文化永不“褪色”是很有必要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国画教学,就是传播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校近年以国画教学作为学校特色,有效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费梦莹 《考试周刊》2023,(37):149-152
剪纸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也是美术教学中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渗透剪纸文化,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培养其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探究剪纸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为基础,就剪纸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其艺术审美能力,打造契合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结晶,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入,可以帮助学生在思想内涵上得到有效的提升。从小学生的文化传统内涵等角度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展开思考,并提出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小学生思想内涵的提升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美术教学也称造型艺术教学或视觉艺术教学,在这里指通过对适龄儿童、青少年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美术知识技能学习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美术活动和美术作品的视觉化与直观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美术教育可以让抽象的文字融于形象化的画面之中,更感性、更直观、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美术介入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得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喜闻乐见,更易于优秀的传统引入专业课堂,得以继承和创新。美术学科中,自有的如中国画等传统艺术,本身就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诗情画意情结,民间美术、工艺美术与民间艺术的学习,本身就是带有学科性质的文化传承,成为传承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吴增森 《学周刊C版》2019,(18):155-155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结晶,其中所蕴含的力量难以想象。在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之中明确地指出,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之中认识美术,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之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改善学生的美术素养。在文中就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内涵博达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有着无穷的力量。而且,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我们应参与传统文化、民间工艺的研究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9.
洪耀宗 《亚太教育》2023,(24):120-123
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潜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选取合适的艺术形式和技法,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一直是各界关心的问题。漆工艺技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使其理解民族艺术文化的内涵,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手工技能。因此,教师可通过以作品鉴赏为主、了解漆画的材料、创作简单的作品、引导学生探索不同题材、鼓励学生表达个人情感等策略,落实漆工艺技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石琳 《上海教育》2023,(Z2):119-120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画、书法、篆刻、民间美术等都蕴涵着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汇集成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学校美术课堂的学习、体验和创作是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的最有效方式。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也能充分体现出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贯穿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学习的全过程。核心素养时代,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中国画的知识与技法,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态度和认识,始终是美术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对基础美术教育而言责无旁货。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繁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加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现。文化是民族的载体,是社会的缩影。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性的标志。小学阶段的教育启蒙,是个人生命的奠基。加强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塑造民族精神,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民族文化源于实践,而文化是铸造我们伟大民族的重要活力,民间特色文化流传至今,就是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创新,注入更多的精华。民间美术属于传统文化之一,它是自古以来百姓智慧和艺术的文化结晶。将民间美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中,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帮助学生的艺术情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丰富他们的文化储备,让他们感受到艺术浓浓的魅力。本文论述了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民间美术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具有传承和承载民间文化的功能。将民间美术融入小学美术教育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还能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融合及功能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发展与民族团结离不开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体育学科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该门学科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学校作为传播文化的平台,本来就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根本,在小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指出小学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存在的部分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蕴涵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小学阶段开展文言文教学,教师要通过追本溯源、拓展延伸、抓住意象等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文化内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文言文的魅力,自觉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教育时代,强调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加注重文化传承的意义。在这一教学时代背景之中,小学美术课程不再只是学生接触艺术,提高审美感悟美学的重要课堂,同时也是核心素养培育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当前的教育时代背景下,如何以小学美术课程展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当前教师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瑰宝,有着中国独有的意境美,也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当下在研究小学美术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水墨画教学实践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价值,展现其中所蕴含的韵律与文化。以美术课堂的笔墨韵律,弘扬传统文化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5):156-157
民间美术是将民族特色与民族艺术精神从艺术角度进行融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识与民族价值观念。小学美术教育具有独特的学科魅力,在美的熏陶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小学生是素质教育环境中新鲜力量,加强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对于小学生既有利于接受消化,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意识。对于优秀的民间艺术,具有传承性与民族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学生打开探索与发现民间美术的渠道,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民间美术的魅力,对于传统文化与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方月美 《教师》2023,(25):72-74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优秀民间文化的传承不可或缺,小学美术作为传播艺术文化的重要学科,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传承优秀民间文化的意识。文章结合民间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分析了培养学生传承优秀民间文化自主意识的重要性,从营造文化环境、开展交互活动、拓宽实践通道三个方向出发探讨小学美术培养学生自主传承优秀民间文化意识的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具备文化传承意识的时代新人,助力优秀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契合,在提升个人修养、促进民族发展、实现中国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传承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国家学科课程和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国家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