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受支玉恒     
第一次听支玉恒老师的课是在1996年,印象中,清新明快是支老师教学的基调,淡雅平实是支老师教学的主要特色。时隔十年又一次亲临现场聆听支老师的课,这种感觉更加清晰了。坐在能容纳几千人的礼堂里,听支老师上语文课,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如果硬是要用一种美来形容它,那么,这种美是没有矫柔造作的简单朴实的美,仿佛是一首歌,歌声里没有太多的修饰,那声音完全是支老师自己的声音;又仿佛是一幅画,画面上没有过分的渲染,那色调完全是支老师自己的色调。  相似文献   

2.
感受支玉恒     
第一次听支玉恒老师的课是在1996年,印象中,清新明快是支老师教学的基调,淡雅平实是支老师教学的主要特色。时隔十年又一次亲临现场聆听支老师的课,这种感觉更加清晰了。坐在能容纳几千人的礼堂里,听支老师上语文课,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如果硬是要用一种美来形容它,那么,这种美是没有矫柔造作的简单朴实的美,仿佛是一首歌,歌声里没有太多的修饰,那声音完全是支老师自己的声音;又仿佛是一幅画,画面上没有过分的渲染,那色调完全是支老师自己的色调。说支老师的教学清新明快,是因为他的教学流程格外的清晰而教学方法异常灵活。听支老师上课…  相似文献   

3.
    
给你讲一个有关诺言的故事。台儿庄大战那年,峄县望族苏家住进了一位姓丰的国民党军官。临开战时,军官交给苏焕文老先生一块玉玺,说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印,乃无价之宝,让苏老先生代为保存,打完仗他来取。苏老先生看过玉,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接。丰军官单膝跪下说:“此玉自祖上传至鄙人手上,鄙人一直视若生命,未有一分一秒不带在身上。但鄙人此去战场,生死未卜,最担心的就是这块玉落入敌手,故托与苏先生。生,我来取玉;死,玉归您。望勿推辞!”苏老先生见他言辞恳切,不便再推托,只得收好,并许诺说:“你放心打仗去吧,人在玉在,人不在玉也要在,你的…  相似文献   

4.
    
台儿庄大战那年,峄县望族苏家住进了一位姓丰的国民党军官。临开战时,军官交给苏焕文老先生一块玉玺,说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印,乃无价之宝,让苏老先生代为保存,打完仗他来取。苏老先生看过玉,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接。丰军官单膝跪下说:"此玉自祖上传至鄙人手上,鄙人一直视若生命,未有一分一秒不带在身上,但鄙人此去战场,生死未卜,最担心的就是这块玉落入敌手,故托于苏先生。生,我来取玉;死,玉归您。望勿推辞。"  相似文献   

5.
    
陈林宏 《红领巾》2007,(3):20-20
中国人喜欢玉,不仅因为玉美,还因为玉象征着高尚的品德,能为人带来福气。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玉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特殊  相似文献   

6.
    
一直喜欢玉,但却没有玉。上珠宝店,逛文物市场,常常有机会看玉,但从没有下决心买,一是觉得自己不温婉,不是戴玉的人。再就是怕丢玉。我认定自己是个丢不了钱包却一定会丢玉的人。有一天早上戴一件晃眼看像玉的玻璃小挂件,到了办公室,一摸,链子好端端的,那花生米大的挂件却没有了。丢玉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像贾宝玉,玉丢了,魂也丢了。我历来不喜欢大型玉雕。玉这东西,要紧的就是玲珑,霸着一块大玉石在上面雕些飞龙游凤、山水人物什么的,是很粗鲁的。以前演电影正片前放一些《祖国各地》系列记录片,要表扬工艺美术方面的新成就,常常就是一块大…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别从版本样态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带“玉茗”字样的符码、诗词典故中“茗玉”未曾缺席的事实、宝玉贴身小厮茗烟(焙茗)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内在有机联系等综合考量,共同拱卫着刘姥姥口中出现的那位女儿的芳讳确为“茗玉”而非“若玉”的学术结论。  相似文献   

8.
唐人写诗,借闺秀、嫁女和思妇之口来表情立意者甚多。秦韬玉的律诗《贫女》是其中的佳作之一。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钱, 为他人作嫁衣裳! 开头两句,通过贫女自白推出了一幅令人心凉的画面,使人看到了一个孤贫无托者的形象。贫女以蓬草为门,简居陋室,没有华贵的衣饰,本来打算去请个  相似文献   

9.
    
我在大理买到一块玉。圆圆的,细腻,温润,淡白中泛着光洁的柔嫩的绿。这是质地缜密的缅甸玉。 玉为石中之英,石之美者,属贵重之  相似文献   

10.
说玉     
玉的美丽是要你仔细去领略,几乎是,根本就不可能把你的眼睛一下子吸引住,而是一点一点地由外及里要你去深入好玉都好像出自北方,南方有没有好玉?好像是没有,南方出土的古玉好像都是古时候从北方千里迢迢过去的,但好的玉工一直都好像在南方,比如苏州的玉工,在清代好像一直都是玉作  相似文献   

11.
玉浮山     
传说极北之地.有山名为玉浮.山中有精灵,日夜吸收天地精华,修成纯善之躯,身形缥缈,可御风而行.凡人若是能得其元丹,可解百毒、消百病、疗百伤.世人称其为”玉浮山妖”。  相似文献   

12.
说玉     
玉的美丽是要你仔细去领略,几乎是,根本就不可能把你的眼睛一下子吸引住,而是一点一点地由外及里要你去深入  相似文献   

13.
1994年9月7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吴有恒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广州殡仪馆举行,悬挂灵堂四周的数十幅挽联、挽幛、挽诗中,原粤中纵队第六支队江门联谊会全体战士敬挽的挽联特别引人注目,其右联上写道:“运筹香港求是延安烽烟南路进军三罗饮马西江歼敌两阳解放粤中宁馨儿郎将才横溢”,左联上写道:“论理广州大书山乡击节榕荫挥笔作协借鉴恩仇主编羊城抒怀北京文苑一秀骚魂贯中”。短短72个字,概括了吴有恒同志光辉的一生,读后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4.
芙蓉玉     
用芙蓉玉作载体出自信之意——意象个性化,借助虚构的爱情细节凸显自信的主旨——别出心裁。此文基本材料还可用来表现“鼓励他人”“为他人喝彩”的主旨;其变格途径是,主次易位——芙蓉变为次要人物,“他”变为主要人物,强化“他”说的“你红脸的模样真可爱”。  相似文献   

15.
尺玉     
<正>一大人们总爱说:世事难料,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不,谁想到和妈妈一次寻常的出门,计划隔天就回家,却因新冠疫情要被隔离一周。周六,我和妈妈坐上动车,前往80公里开外的省城给外公过生日。次日,我们起了个大早,坐最早一班动车回家,谁知道刚到家,妈妈的电话就响了。原来,是我们返程时乘坐的车厢里出现了一例新冠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16.
玉纽扣     
李婆婆是出了名的裁缝师,十里八村的人都喜欢找她做衣服. 李婆婆也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花白的头发,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 李爷爷是李婆婆的老伴,他们从战火连天的岁月走到如今安乐和平的年代.多少年的风风雨雨,他们相互扶持着一起走过. 李婆婆家有一枚祖传的玉纽扣.听说是李婆婆的祖先给皇帝做衣服,衣服做得好,皇上大悦,赏赐了这枚玉纽扣.人们都认为是有玉纽扣的原因,李婆婆的衣服才做得那么好.李婆婆也是这样认为的.  相似文献   

17.
买玉     
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yáng)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负之时也。———先秦《韩非子》译文:宋国有一个名叫监止子的富贾,在跟人争买一块价值百金的璞玉,他在跟人争买时假装摔倒,使得那块璞玉摔出了一个小瑕疵,于是就赔偿主人一百金而把璞玉拿走,事后他用研磨技术将璞玉的瑕疵磨掉,变成一块很高级的玉,卖了千两黄金之多。———先秦《韩非子》虽然事情开始时有小挫折,但最后却是获得极大利益,人们以为他失败了却是成功了,岂不知是赔百金赚千金的缘故。现在社会的投资是…  相似文献   

18.
掌中宝玉     
<正>宝玉不仅在掌中,也在心中,跟着作者去寻找我们心中的宝玉吧!一位想学习玉石鉴定的青年,听说在远处有一位年老的玉石家,他就不远千里去向老师傅学艺。当他见到老师傅时,说明了自己学玉的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像老师傅一样成为众人敬仰的专家。老师傅拿出一块玉给他,叫他捏紧,然  相似文献   

19.
鹊玉     
“请大家合上书本。”这是15年前,我读高二的时候,我班新上任的一位青年语文老师第一堂课的第一句话。“昨天下午,”语文老师继续说,“我去补鞋。补鞋的是一个年轻母亲。她的身边,坐着她的女儿,一张小嘴一刻不闲。我说:‘您女儿真口。’——口,大家知道,是方言,会说话的意思。她母亲爱怜地看看女儿,说:‘她呀,猪镊子嘴!’这话当即就把我  相似文献   

20.
玉鸟     
一双乌黑发亮的眼晴,一对小巧玲珑的爪子,加上坚硬锋利的小嘴和一身金色的羽毛,凑成了活泼可爱的玉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