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潘艳 《世界文化》2023,(2):23-27
<正>2009年,德国作家欧根·鲁格(Eugen Ruge,1954—)凭借小说处女作《光芒渐逝的年代》(In Zeiten des abnehmenden Lichts)荣膺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奖(该奖项授予尚未出版的新作),2011年小说出版后连续数周荣登德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当年10月即获德语文坛的重要奖项——德国图书奖。德国图书奖评委对鲁格的小说给予了高度评价:“欧根·鲁格在一部家庭小说里反映了民主德国的社会历史变迁。他成功地在一个充满戏剧性的、精妙绝伦的结构中,  相似文献   

2.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代最多产且涉及文学门类最广的作家之一,是“心理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迄今已出版各类作品一百一十余部,包括52部中长篇小说、29部短篇小说集、8部诗集、8部戏剧集、7部故事集和11部文论。她的作品多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普利策奖、马拉默德笔会终身文学成就奖等。近年来她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斩获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殊荣。这是继2015年刘慈欣《三体》获奖之后,中国作家再次摘得科幻界最高奖项。折叠:跨越国界的痛文任冬梅《北京折叠》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科幻小说。作品的时间设置在近未来的某个时段,北京城进行了大面积工程改造,六环以内被人为打造成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物  相似文献   

4.
拓展人们视野的作家石巍编译拉尔夫·埃利森以其唯一发表过的一部力著向千万人展示了美国黑人的生活──一个被人们忽视的角落。拉尔夫·埃利森一生只发表了一部小说,但谁也不认为他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作家,却公认他是美国文坛的一位奇才。他1952年发表的小说《看不...  相似文献   

5.
李声权 《世界文化》2008,(10):12-13
基尔·布雷乔夫(1934—2003),本名伊戈尔·弗谢沃洛多维奇·莫热伊科。俄罗斯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电影剧作家、历史学家。生前曾任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科幻作家联合会主席、俄罗斯国家奖励委员会成员、地理协会会员、电影工作者协会会员,先后当过《小技术员》、《化学与生活》和《如果》杂志编辑,以及高尔基电影制片厂的编辑。1982年获苏联国家奖,1997年、2002年获俄罗斯阿埃莉塔科幻奖。2004年被迫授第六届国际科幻文学奖(斯特鲁加茨基兄弟奖)。  相似文献   

6.
西班牙当代小说家曼努埃尔·比森特所著小说《海之声》已面世。凭此作品 ,这位作家(1936年3月10日生于西班牙的巴巴伦西亚)荣获阿尔法瓜拉小说奖 ,获得17 5万美元的奖金。这位作家声言 ,他去那里不是看重该奖金 ,而是为了探讨在整个拉美地区出版其小说的可能性 ,那里将有4亿潜在的读者。之后 ,他接受了记者采访。问 :您是否可以靠这部小说安度后半生 ?答 :并非如此。假如我一年写一部小说 ,也许能勉强维持生活。问 :《海之声》这部小说让您得到了17 5万美元的奖金。请问 :这部作品是否耗费您许多精力?答 :我是一个对工作十…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好莱坞科幻大片《沙丘》(Dune:Part One,2021)是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继《降临》《银翼杀手2049》之后的又一科幻力作。影片改编自弗兰克·赫伯特1965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沙丘》——该小说一举夺得“星云奖”和“雨果奖最佳长篇奖”。影片《沙丘》还原了中世纪般的史诗,成功地构建了一套新的宇宙秩序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8.
9月14日,以《瓦解》、《动荡》和《人民公仆》等小说而闻名于世的尼日利亚作家奇努阿·阿契贝荣膺尼日利亚民族创造奖,成为此奖的第一位得主。阿契贝的小说《瓦解》是非洲文学的经典之作。并被认为是他写得最好的一部小说。小说的主题表达了白人殖民者来临后,主人公的个人生活乃至尼日利亚传统社会所发生的不可避兔的变化。阿契口1930年出生于尼日利亚的奥吉迪,先后就学于乌穆阿希亚和伊巴丹。1966年他卷人比夫拉战争,此后致力于政治和教育事业。《瓦解》写于1958年。小说首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伊博族的强者奥肯科的形象。他从小…  相似文献   

9.
京特·格拉斯是20世纪德国最杰出的作家,因为对政治兴趣浓厚,也是遭到最多批评的作家。他的小说《铁皮鼓》被评论界认为是战后欧洲最佳小说,从而被授予1999年度诺贝尔学奖。  相似文献   

10.
常耀信 《世界文化》2014,(10):27-29
冯纳古特(Kurt Vonnegut,Jr.,1922—2007),美国当代小说家。由于他的作品中多有科幻成分,世人多把他视为科幻作家,他对此很不以为然。后来他的传世作品《第五号屠场》(Slaughterhouse—Five)问世,评论界便开始刮目相看了。  相似文献   

11.
吕超 《世界文化》2006,(3):46-47
在世界文学史上,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1828-1905)被誉为“科幻文学之父”,世人所熟悉的科幻作品也大都出自凡尔纳及其后世作家之手。本来,文学研究界素有追根溯源的传统,但对科幻文学却是一个例外,凡尔纳之前的科幻著作因很少有人问津而长久地被忽视。本文力求披沙拣金,简单勾  相似文献   

12.
女作家赫塔·米勒(Herta Miller)迄今共出版了22部作品,其中包括3部短篇小说集、6部长篇小说以及相关散文与诗歌等。统观其创作,笔者认为,米勒的小说内容事实上可简约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即:个体伤痕的文学阐释与个人叙事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伟大的学家肖洛霍夫因在描绘顿河史诗性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出了俄罗斯人民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而获得了1965年诺贝尔学奖。他是唯一以俄罗斯公民身份得到诺贝尔学奖的俄罗斯作家(其他四位获此殊荣的俄罗斯作家都是侨民)。  相似文献   

14.
利比亚小说是富有特色的阿拉伯小说的一部分,利比亚作家群是阿拉伯作家队伍颇具活力的中坚力量之一。本世纪ZO年代,利比亚著名爱国诗人艾·麦海德维(1898196)率先创作了诗小说和散文小说,为民族的解放呐喊。他的有益的尝试,成为利比亚小说创作的前奏。此外,佚名者于1928年12月22日发表的短篇小说(无中生有),阿里·穆萨于次年12月5日发表的小说(你)的精彩片断,亦是利比亚小说的先声。30年代中期,利比亚小说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不仅作品数量增多,质量也逐渐提高。例如佚名者于1975年《月9日发表的小说(文人的生活),描写一…  相似文献   

15.
<正>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恋情的终结》通过第一人称作家莫里斯·本德里克斯的叙述,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与萨拉·迈尔斯和她丈夫,公务员亨利·迈尔斯这三个人之间的迷恋、嫉妒。作品于1951年出版后,读者和批评家马上看出,格林这是在写他自己,写他与他的"第三个女人"凯萨琳·沃尔斯顿之间的恋情。  相似文献   

16.
这个作品与埃德加·爱伦·坡的一部优秀小说同名,小说中描绘了一幅幻想中的风景,而这幅画却并没有直接取材于小说中的风景。有人认为,马格里特之所以选择爱伦·坡小说的名字作为自己画作的名字,肯定是他觉得爱伦·坡有着和自己相似的想象力。换句话说,如果马格里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加以注意,他多次参考爱伦·坡的小说就会让这位美国作家的思想在他自己的头脑中留下了印迹。所以,马格里特并没有描述这部小说中的情景,因为小说中既没有鸟巢,也没有山鹰。他通过想象描绘了月光下的山脉,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爱伦·坡也通过想象同样描绘出雄伟…  相似文献   

17.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冈特·格拉斯(1927—)的作品被译成英文、土耳其文、西班牙文和希伯来文等十几种文字,尤其是以小人物的眼光观察纳粹的不朽名著《铁皮鼓》更为众人所称颂。格拉斯接连取得的文学成就——七部小说,六个剧本,数卷诗集和文章,使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多次候选人。然而,他的读者中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而今,在《铁皮鼓》出版二十五周年之际,格拉斯的另一才能的结晶——八十幅蚀刻画,四十三幅平版画,九十六幅绘画和二十七件雕塑作品,在达姆施塔  相似文献   

18.
马克·吐温怎样获得《跳蛙》故事的所有权章士法编译马克·吐温是美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风格幽默,深为读者喜爱。小说《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是他的成名之作。这篇作品的来源伴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趣闻,而这段趣闻的起因来自杰姆·吉利斯和他的宠畜们。杰...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写了几部最佳长、短篇小说的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于1986年3月18日在他的曼哈顿寓所逝世,享年71岁。他以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呆头呆脑的人》以及最近根据该小说改编成的电影而闻名于世。《呆头呆脑的人》(1952)是一部关于棒球神话和追寻圣杯的自我意识浓厚的综合作品。不久,他又有一些较好的作品问世。他的第一部小说集《魔桶》(1958)在1959年获得“全国图书奖”,他的最佳长篇小说《修配工》(1966)亦获得“全国图书奖”,并荣获美国普利策奖。马拉默德于1914年生于纽约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家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被认为自H·G·威尔斯以后最有影响的科幻小说家。 1975年,海因莱因荣膺首届星云奖,这是由美国科学小说作家们向为科幻小说贡献毕生精力的成绩卓著者所颁发的一项大奖。他的作品包括《双星》(1965)、《陌生国土的陌生人》(1961)和《月球是一位冷酷的女王》(19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