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科学概念教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尚存学情认识不足,分析过程僵化;教学情境固化,迁移应用匮乏;强化概念识记,应试倾向凸显等实践困境。产生困境的根源是学生学习起点认识的偏差、传统概念转变理论的局限和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教学。为实现科学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应当从审视概念转向聚焦前概念,面向人文主义重新定义教学,构建评价体系科学引导教学等路径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2.
概念转变模型: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与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转变是科学概念学习的关键。Posner等人提出了概念转变模型,推动了概念转变的研究与教学。本论述了概念转变模型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以及发展与修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心理名家关于需要和动机概念基本内容论述的核理,明确了需要和动机的界定。需要是人对其内外环境条件的反映,动机是唤醒(或发动)、指引和维持行动的内部状态(或倾向)。并将它们与相近且易混淆的“内驱力”、“诱因”和“目标”等概念作了区分。最后对需要和动机的种类划分进行了评述,提出需要以“生理性”和“社会性、的划分最为科学、有效;动机则以“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划分为佳。  相似文献   

4.
概念转变学习的内在机制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念转变学习的内在机制是指影响概念转变学习发生、发展的心理因素的运作机制,可概括为:前概念是概念转变学习的前提;认知冲突是概念转变学习的动力;元认知(概念状态)是概念转变学习的关键;无知识是概念转变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知识之前所形成的生物前科学概念不仅影响其正确地理解新知识,还会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更多的错误概念。因此,本文尝试从发现学生的前概念;引发认知冲突;认知顺应,实现前概念转变三方面探讨如何促进学生前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韦纳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及其教育蕴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纳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将归因与动机结合起来,把归因研究的重点从对归因前提、条件的研究转移到归因过程和归因后所产生的情感和期望对后继行为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成功地对人类行为的动因作出了认知解释。其理论来源干海德的归因理论与阿特金森的成就理论。三个假设、十二条指导原则以及相应的理论模式构就了韦纳理论体系。韦纳理论蕴藏的丰富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宇泓 《教师》2012,(35):84-84
概念转变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学生原有观念的改变、发展和重建,是学生由前科学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基于概念转变学习理论,科学教学的有效策略是要高度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善于引发认知冲突;要关注学生构建的概念网络结构;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8.
概念转变学习: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学模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概念的学习就是学生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西方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了概念转变学习的内涵、支持条件、途径和模式,以及促进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Posner等提出了科学教育中的概念转变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原有概念常常是难以改变的,进行科学学习的目的就是使原有概念得到发展或转变,“学习就是概念转变”.依据概念转变理论,我们在牛顿力学的教学中注重运用概念转变教学策略,比如以认知冲突和解决冲突为基础的教学策略和以发展学生与科学观点相一致的认识为基础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正确的概念,什么是错误的概念,对于大多数老师并不存在问题,但他们对学生中存在的原有概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相异构想全然不知,甚至不想知道。他们习惯传统的教学方式,表现为教师居高临下地向学生头脑中进行知识灌输,他们并不认为了解学生知道什么有多么重要,他们认为错误的东西最好省略,而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英语谚语的意义构建进行分析,旨在说明概念的合成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认知活动,具有极强的认知解释力。以此,为英语谚语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大数据到计算教育学:概念、动因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数据时代,计算社会科学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走向,教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同样面临着向计算教育学转型的形势。计算社会科学的兴起催生出一系列亟待明确的核心概念,极大地超越了传统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从新计算社会学出现的过程、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和特征、从传统研究范式的局限,足以见出计算教育学出现的必然性。在这一过程中需着重处理好四个关键问题:积极适应计算教育学的思维方式;技术繁荣与理论繁荣齐头并进;增强数据挖掘能力以争取话语权;变被动为主动回应时代和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认知语言学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基本概念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通过分析基本隐喻与诗歌隐喻的关系,可知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展开的,其展开途径表现为拓展对应关系、增加细节描述、整合多个隐喻和质疑常规隐喻四种。  相似文献   

15.
元认知和学习动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认知是近十几年来才出现的新概念,由Flavell最先提出,其实质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学习活动实质上也是一种认知活动,而学习活动与学习动机息息相关,以往的有关学习动机的论述往往从内、外部两个方面简单地论述,而没有把二者动机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从元认知的角度动态来看学习动机中的内在因素与外在诱因及其在整个动机行为中的作用,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概念变化”的视角,探讨高校教师教学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估以及培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象是“FD-QM高等教育混合在线课程质量标准”教师培训项目,一项有关课程设计的全国性高校教师培训项目。通过定量分析学员提交的300份课程评审作业,考察他们对标准背后的“一致性建构”课程设计原理是否准确理解。研究发现,教师在课程评审中出现了不稳定、前后矛盾的结果,表现出有悖于“一致性建构”原理的、失衡的评审图式,这从深层次说明教师在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实现“概念变化”上存在困难。研究还探讨了从促进教师“概念变化”的高度创新教师教学培训模式的必要性,并揭示了本土情境下丰富“概念变化”理论的未来课题,以更有效地引导教师教学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教育意念的发生是与人类价值观念和生命关怀意识的自觉联系在一起的。能让教育行为呼之欲出的价值观念和生命关怀意识自觉,应是教育意念发生的前奏。一旦这种自觉的意识向现实的方向强烈流动,教育意念就会自然出现。教育意念的发生可以说是人类教育自觉的表征,真正的教育历史从此开始。从内容上看,教育意念内含教育意识与意向、教育情感与意志及教育构思与设计三个部分;从水平上看,教育意念内含情境依赖、情意促发和概念自觉三个层级,它们共同构成了历时的教育意念结构。教育意念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且已经到达概念自觉的水平。在理论上把教育意念和教育行为并举,一方面在更基本的层面呼应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从源头上梳理教育中"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教师之思关乎教育发展。作为本体论的追问,教师之思的本性是教育的经验,它显现于教师的思考和思想中,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教师要去思,一要学习,二要放弃,三要建筑。当前,教师之思的底线是守住宝贵的历史财富和个人财富。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中的多空间模式理论和多模态隐喻的运行机制为基础,结合平面广告的语类特点,尝试分析两幅平面广告中所呈现的多模态隐喻,并试图努力探究概念整合理论的多空间模式是如何解析多模态隐喻的认知过程和传达过程的。  相似文献   

20.
The terms metacognition, self-regulation,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ppear frequently in the educational literature and are sometimes used interchangeabl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boundaries between these three constructs and the perceptions or misperceptions that their broad and often unqualified application may engender, an analysis of their use within contemporary research was undertaken. A PsychInfo database search was conducted and 255 studies were identified for a comprehensive data table. Analysis of these data revealed trends that suggest nesting of the constructs in definition and keyword explication. However, important differences emerged in the measures of these three constructs and 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prompting.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doi:)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