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今年开始,济南大学将进行学分制改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3~8年毕业。(据《齐鲁晚报》)根据学习需要、专业技能掌握要求等,大学的学习期一般都有时间规定,即学制学期。当下中国的大学学制一般在3~5年之间,弹性学制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就此而言,济南大学尝试学制改革,建立弹性毕业制度,多少是让人有些期待的。弹性学制事实上是一种学分制,即大学生在上大学期间,修完了规定的学分,达到了毕业的标准,可以提前申请毕业,如果在正常的学制期内没有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颁布了三个重要的学制,它们对大学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末《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定和实施确立了教育学科在大学的合法地位;民初《壬子·癸丑学制》提高了大学教育学科的层次;1922年《壬戌学制》则促使大学教育学科趋向多元化和开放化.  相似文献   

3.
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应然条件下,随着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学生在由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根据和谐教育构建的需要,我们从教育理念、学制建设、学习兴趣、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等角度论证中学与大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熊丙奇 《留学生》2014,(14):9-9
高校实行“弹性学制”,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大学提出实行“弹性学制”,短可三年毕业,长可六年毕业,但最终真正做到的高校并不多。“弹性学制”只停留在概念上,而没有多大实质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教师》2014,(21)
正日前,济南大学宣布,对今年招收的学生将实行弹性学制,以学分作为衡量学习量的基本单位,以达到基本学分作为毕业主要标准,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3~8年毕业。71.3%对2060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怎么看大学弹性学制"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71.3%的受访者对济南大学的做法表示支持。  相似文献   

6.
我国学界对我国现代大学的起源存在着争议,主要有3种观点:一种认为我国现代大学主要起源于古代的"太学";一种认为应该以清末引入的西方大学堂作为我国现代大学的源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将西方大学堂与我国传统书院共同作为我国现代大学的双重起源。为了全面认识我国的"太学"、"大学"和"书院",本文试图全面梳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我国现代大学的源头给出一个客观、准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樊丽萍 《教育文汇》2013,(15):27-28
2012年,香港高校学制与内地正式接轨,实行“3转4”,即大学本科学制由三年改为四年。此前,香港的高校为3年制,内地生赴港须先接受一年预科学习,修习香港文化、历史以及语言等课程。4年制的大学课程,应该如何做整体规划和设计?根据现有的办学条件,开授新课而师资力量不足,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1923年,安徽教育厅长江暐召开实施新学制讨论会,在安徽推行新学制.然而,根深蒂固的地方主义让安徽的新学制改革大打折扣.在安徽的新学制改革中,由于经费短缺,高级中学发展明显滞后,这直接导致三年后初中生升学的困难.而此时,筹办安徽大学,将高中改办预科的动议,又引发了中学“三三制”与“四二制”的争议.新学制改革的困难与阻力,以及自由与弹性,在安徽均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王伦信 《教育史研究》2002,(3):24-27,81
清末民初将高等学堂和大学预科这一段位归入高等教育阶段。这样就掩盖了这一段位与中学相联系的一面。该文从学制和课程方面论述了其作为中学向大学过程过渡的中间性质,及对此后中学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近现代学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我国近现代学制的历史回顾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转换等,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实现。壬寅学制。1840年鸦片战争后,为适应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逐渐酝酿形成。1901年1月29日,西太后下达“变法上谕”,要求内外大臣及各省督抚提出教育改革方案。1902年8月,由张百熙奏进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大学堂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及《各学堂系统图》得以批准颁布,总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这年为阴历壬寅年,…  相似文献   

11.
中山大学在近代广东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其前身国立广东大学合并四所专门学校、高等师范而成立的原因和过程方面一直缺乏详细研究。高专改大和合并为综合大学是20年代中国学制变革的重点,广东高等教育的改革连续经历了这两个方面。特别是在各省建立综合性大学纷纷难产的情况下,快速合并几所高校成立的国立广东大学很引人瞩目。本文拟剖析国立广东大学的成因与格局变动,以关注全国性变革中的广东特点和了解中国高等教育学制变革的多样化面貌。  相似文献   

12.
大学预科教育是国内外高等学校普遍设立的一个教学层次,专指中学与大学之间的一种特定的教育阶段。中国古代虽然已有预科教育的萌芽,但是直到清末才把预科教育列入学制。近代预科教育从独立设置到附设于大学直到走出历史舞台,也不过是20年的时间。探讨、反思清末民初大学预科教育的特点、意义,对当今预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嘉应学院学报》2016,(4):84-88
特色是大学发展的关键要素。有别于985工程、211工程以及各省(市、区)重点建设大学的地方大学基于生存和发展之道,更需要逸脱于"千校一面",创出自己独有的特色。而以学生为绝对中心的"学生之大",是彰显特色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4.
章程被称作是大学发展、建设与管理的"宪法",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涵。我国的"新大学"是现代大学的新生群体,具有较强的地方依附性和体制依赖性等特点,要真正实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的大学愿景,就必先制定科学规范的大学章程。为此,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制定程序上要体现正义性和科学性,同时章程文本要彰显办学特色,更要保障章程的有效实施,让章程真正维护现代大学尊严、承载现代大学精神和引导现代大学治理。  相似文献   

15.
地方大学地方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大学的地方性反映地方大学办学的本质特征,要办好地方大学必须认识和把握地方大学的地方性。地方大学的地方性包含地方大学在主管上的地属性、在发展上的区域适应性和在功能上的区域倾向性。当前,我国地方大学存在向部属大学看齐的苗头,对地方大学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和坚持地方大学的地方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我国高职学制改革,对国际有关教育体系与教育制度进行分析,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生源差异问题,提出实行高职预科制的设想,并对建立高职预科制的积极意义作以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教育应用转向的时代背景下,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政策实践亟需解答一系列理论问题。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理论承袭、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域外实践和本土探索,是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来源。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必须回答"什么是应用技术大学"这一理论问题。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意蕴在于解决人才需求问题、建立高校分类体系、破解地方高校发展困局、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建设"应用技术大学"需要在理论上构建技术认证与评估标准,在实践上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技术文献。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12,(17):11
袁新文在2012年5月25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在当今的大学教育中,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大多是"逗你玩",普遍存在"走过场"、"搞形式"之弊。许多高校实行的所谓"学分制",只不过对学生所修课程改变了一下统计方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弹性学制,学生很难提前修满学分,即使提前修满了学分也  相似文献   

19.
地方大学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与"地方大学"相近并易混淆的概念有"地方高校""新建本科院校"和中国"新大学"等,区别它们有助于研究的针对性。地方大学经过多年外延式快速扩张后,普遍陷入多重发展困境之中,如价值困境、技术困境、组织困境和制度困境等。破解地方大学发展困境的有效策略是转型,地方大学转型有其必要性、可行性和方向性。  相似文献   

20.
1895年,我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建立,直到1911年共创建了全国性的大学堂三所,高等学堂21所,但无一例外,这些高校的建立都遵循了“先建章程,再兴学校”的办学模式。之所以选择这种模式,在于“兴学强国”的时代背景,大学创办者试图通过章程确立与之相关各方的关系以及中国传统学校建立规程的历史传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