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运峰 《世界文化》2023,(12):33-36
<正>《端午节》是鲁迅继《阿Q正传》之后创作的一篇小说。和《阿Q正传》相比,《端午节》的分量显然轻了许多。在鲁迅作品的很多选本中,都没有《端午节》的位置,人们分析鲁迅的思想和创作,也往往忽略这篇小说。但是,这篇小说和鲁迅的平生经历有着密切联系,也可以说,在这篇小说中,就有鲁迅自己的影子。小说的情节也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2.
<正>《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入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15篇,1923年8月由北京大学第一院新潮社出版,列入周作人主编的“文艺丛书”之一。《呐喊·自序》是理解鲁迅心路历程的一把钥匙。在这篇充满了沉痛和悲凉的文字中,可以了解到鲁迅的身世、鲁迅的求学经历,体会到鲁迅的追求以及鲁迅的苦闷。其中的由小康之家坠入困顿,进新式学堂,  相似文献   

3.
<正>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药》是鲁迅收在《呐喊》中的第三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同样是在反映病态社会中人们的不幸。  相似文献   

4.
<正>《头发的故事》是鲁迅创作的一篇带有纪实性质的小说,起因在于许羡苏。许羡苏(1910—1986),字淑卿,浙江绍兴人,鲁迅日记中又作许璇苏、许小姐,是鲁迅学生许钦文的四妹,也是周建人在绍兴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时的学生。1920年,许羡苏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曾一度寄住在鲁迅八道湾的家中。1921年10月,许羡苏由鲁迅作保转学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说,《头发的故事》是由于许羡苏转学遭遇而引发鲁迅创作的一篇小说,那么,《风波》则是围绕张勋复辟、封建势力抬头使得鲁迅有感而发创作的另一篇小说。小说的情节比较简单:经常往来城乡的“七斤”从人们口中得到了“皇帝坐了龙庭”的传闻,按照清朝的律令,男人是要留辫子的。但是,经过辛亥革命,人们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把辫子剪去了,只有少数冥顽不化的遗老遗少还保留着辫子,而且也大多盘在头顶上,不好意思垂下来。但是,  相似文献   

6.
沈庆利 《东方文化》2002,(3):124-126
本可以算是一篇读后感,是关于张梦阳先生的一篇题为,《我观王朔看鲁迅》的章的读后感。张梦阳先生的这篇章最初发表于《学自由谈》2000年第4期,后又在网上被广泛传播,最近则被收于东方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的《世纪末的鲁迅论争》一书中。  相似文献   

7.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在1918年5月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体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副标题为:“忠实地介绍一位纯洁的女人”,这一概念使小说问世之初遭到了不少非议。故事编排了苔丝的种种悲惨的磨难:被亚列克诱奸后,她失去了孩子;同安杰尔结婚后,丈夫在听到她的自白之后,一怒之下遗弃了她;最后,出于绝望,她被迫用匕首刺杀了亚列克。如哈代所述,苔丝身上有一种主要的特质。虽然哈代这部小说的撼动人心的结尾,仅仅是一种艺术创造,但这个可怜的女人所受的苦难,取自他的祖母,玛丽·哈代的生平。她生于伯克郡的福莱,在她24岁时迁居雷丁,于1796年在那里生下  相似文献   

9.
<正>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恋情的终结》通过第一人称作家莫里斯·本德里克斯的叙述,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与萨拉·迈尔斯和她丈夫,公务员亨利·迈尔斯这三个人之间的迷恋、嫉妒。作品于1951年出版后,读者和批评家马上看出,格林这是在写他自己,写他与他的"第三个女人"凯萨琳·沃尔斯顿之间的恋情。  相似文献   

10.
<正>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分为八种类型,而将短篇小说分为两类,这在我国古代小说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后的古代小说研究者均继承了鲁迅先生的分类法,将讲史、神魔、人情、讽刺四类长篇小说及两类短篇小说的代表作称为名著,研究工作围绕着这几部作品展开。下面将近五年来名著与非名著的研究论文作一对比,以探讨古代小说研究中的视野问题。一、研究现状人们一般将"四大名著"、《儒林外史》、  相似文献   

11.
<正>在鲁迅的文学道路上,《狂人日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935年,鲁迅在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所作的序言中颇为自信地说:“在这里(按:指《新青年》)发表了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是鲁迅。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然而这激动,却是向来怠慢了绍介欧洲大陆文学的缘故。”正因为如此,《狂人日记》的发表,在当时具有石破天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故事描述的是越南河内一个家庭的故事。大姐苏及其丈夫库开了一家咖啡店。库的职业是摄影师,经常出差在外,他们有个可爱的儿子。二姐寒和其作家丈夫金过着美满的生活,寒刚刚怀了孕,金的第一本小说也即将问世。三弟海还是个不知名的小演员,在剧组里跑龙套,他和四妹琳住在一起。琳在大姐的咖啡店里帮工。借聚会之机,三姐妹私下里议论着一个叫谭的男人,似乎母亲生前和他有过一段情缘。而三姐妹看似平静的生活外表下也隐藏着各自的隐私。《夏天的滋味》是越南导演陈英雄自《青木瓜香》(1993年)、《三轮车夫》(1995年)之后执导的第三…  相似文献   

13.
一部开拓性的小说史学著作──读《小说史:理论与实践》余三定陈平原的新著《小说史:理论与实践》(以下简称《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文艺学著作。全书分为四篇。第一篇,"文学史眼光"。这是全书立论的基础,主要论治史者的素...  相似文献   

14.
17、18世纪时,印度社会存在着许多陈规陋习,寡妇自焚殉夫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当时,男人死后,他的遗孀不允许再结婚。遗孀要剃光自己的头发,并去所有的饰品,包括丈夫送给她的手镯、脚镯等。她只能躲在一旁为死去的丈夫哭泣,凄惨而无望地度过余生。  相似文献   

15.
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1896—1940)的一篇写于半个世纪前、从未发表过的短篇小说,终于要在下周出版了。这篇小说当年曾被《红皮书》退稿,而现在,学者们却认为它是黑色幽默的先驱和对作者那个时代的绝望情绪的新的理解。这篇名为《一生》的小说,将发表在《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纪事》冬季版上,而不是菲茨杰拉德曾经赖以谋生的某家大量发行的商业性杂志上。《纪事》发行量不大,共1400份,其中还包  相似文献   

16.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1870)在《家常话》周刊担任编辑工作九年,该杂志曾发表过一篇写于1857年的未署名的无标题小说。日前,一位美国学者认为,这篇小说的作者正是狄更斯本人。这位学者名叫哈里·斯通,  相似文献   

17.
自1929年发表了赵景踝撰写的《最近德国的剧坛》这篇译介布莱希特(BertoliBrecht,1898-1956)的文章后,1941年,布氏的剧作片断《第三帝国的恐惧与灾难》中《告密的人》也被翻译过来,接着,1959年黄佐临执导了布氏的《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79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又上演了《伽俐略传》,1980年翻译出版了《布莱希特戏剧选》,在1985年举办的《首届中国布莱希特周》期间,北京、上海相继演出了《高加索灰阑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第三帝国的恐惧与灾难》(片断)、《潘提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蒂》(片断)。《四川好人…  相似文献   

18.
《凡·高的荣耀》一书的作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社会学家娜塔利·海恩希前不久发表了她的新作《女性状态——西方小说中的女性身份》。她在该书中分析了250多篇文学作品,以此探索女性的生存状态。她的论著从夏洛蒂·勃朗特发表于1847年的长篇小说《简·爱》切入。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经历了女性生活的各种可能的境遇,艰难地寻找自己正当的身份:从一位准备沦为老处女的出身贫寒的年轻姑娘,到受雇前往一座贵族城堡充任家庭教师;从渴望成为合法的第一夫人,到拒绝接受作为男主人的无名分的情妇;直到最终成为男主人合法的第二任妻子。不…  相似文献   

19.
刘善龄 《寻根》2010,(1):4-6
<正>鲁迅小说《祝福》写岁末年终祭祀,场面肃穆祥和,充满虔诚,透尽喜气。小说营造这么个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稍施笔墨就将祥林嫂的凄婉人生衬托得越发悲凉。祥林嫂悲剧故事广为人知,但对鲁镇的年终大典,就连作家张爱玲晚年也还说她不懂。可周作人却说"年底有这祝福的风俗的地方可能很不少",只是有这风俗的地方大致都在江浙,各地所称未必都是"祝福"罢了。  相似文献   

20.
上海鲁迅纪念馆于9月25日举行日本友人古西呖子捐赠鲁迅珍贵手迹的仪式。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日本国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横井裕、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社长小岛顺彦,以及中日各界人士150余人出席了捐赠仪式。古西呖子是鲁迅生前好友田中庆太郎的外孙女。田中庆太郎经营的“文求堂”书店曾于1932年出版了《鲁迅创作选集》,收有《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小说。该书出版后寄赠鲁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