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青海省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相关数据对青海省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虽然青海省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青海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平均为4.23%,但青海省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教育投资体制比较单一.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可持续发展三大资本的角度对内江市资源、环境、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自然力资本来看,发展农业生产的资源条件总体较优,但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从经济力资本来看,具区位优势,经济和路网稠密,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低,产业结构落后;从社会力资本来看,具一定的教育优势,但人口基数大,教育投入低,研发能力弱。内江市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尖锐、区域优势突出与区域社会经济滞后不相协调的问题。因此,内江市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城市,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强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8-201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研究聚集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考虑到聚集经济的内生性问题,用滞后期的城市人口密度作为聚集经济的工具变量,运用面板数据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估计方法分析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变量都促进经济增长,在不同分位点上,聚集经济和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随分位点的增加而减小,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随分位点的增加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4.
1990年以来,我国教育和经济体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通过对1990-2012年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数据的描述分析,发现教育经费构成及增长显著受到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的影响;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二者的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双向促进作用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对此,提出了优化教育投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入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政府教育投资作为第三个投入要素,分析了政府教育投资对经济长的贡献。在对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政府教育投资产出弹性系数,并利用贡献率计算模型求出近30年来政府教育投对我国经济的平均贡献率后,对教育投资的经济贡献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借鉴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和教育类似于出口的思想,通过面板数据(Panel data)分析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只有0.13%,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溢出效果并不显著,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产出弹性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递减。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增加国家高等教育投入、发展高低重心不同的高等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地级市人均财政性教育支出构建省级教育基尼系数衡量教育横向公平,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教育公平对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别以夜间灯光亮度和性别间教育差异作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公平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教育公平程度和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型关系,以地区生产总值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显示,当教育基尼系数为0.236时,教育公平程度对省域经济发展最为有利;以夜间灯光亮度为因变量的模型,教育基尼系数的最优值为0.288。研究还显示,教育公平对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基于此,各省政府应统筹安排地区间教育财政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对于地市间教育投入差异较大的省份,应通过转移支付、政策支持等方式缩小地区间的教育财政投入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一是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水平,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发展模式.二是通过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奠定必要的基础.三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收入分配的公平,尤其是提高经济弱势群体的收入,从而为通过扩大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条件.文章最后强调,要实现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最根本的是要大力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从总体上看,新疆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协调,即人口增长较快,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给经济发展、社会就业和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政府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发展多元经济,尤其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加大教育教学力度,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We decompose annual average years of schooling series for Portugal into different schooling levels series. By estimating a number of vector autoregressions, we provide measures of aggregate and disaggregate economic growth impacts of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s. Increasing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except tertiary have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growth.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does not significantly crowd out physical investment and average years of schooling semi-elasticities have comparable magnitude across primary and secondary levels.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对此,教育界、经济学家、政府官员等社会各界人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提出用教育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观点。然而,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究竞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立了一系列统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短期内扩大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不产生作用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不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的实施受其经济发展条件、教育水平及体制变换影响而呈现不同特点,但在免费内容、免费对象、投入途径等方面呈现出一些共性规律。目前,职教退出机制、终生教育体系、学徒制及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中职免费制度的实施提出新的挑战。相关制度的设计还必须考虑实施时机、机制属性、教育公平、投入模式、供需矛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教育。教育投资效益的滞后性和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决定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超前性和优先发展的地位。贫困农村地区要振兴经济,必须优先教育,要发展教育,一是要加大教育投资,二是要深化教育改革,使教育与当地经济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培养实用型人才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是我国人才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但是我国学者更加侧重于笼统地分析人力资本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经济作用.为此,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职业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职业院校毕业生人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能够明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教育投资是提高人力资本流量和存量的最主要渠道。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因其开放式、灵活性、大容量、网络化等特征,为转变人口结构中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增加技能型劳动数量、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不同于传统“人口红利”的“教育红利”。但是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远程教育出现了学员高辍学率现象。高辍学率现象不仅会造成辍学学员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损耗,而且会造成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因此,有必要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结合远程学习者自身学习经验,探究高辍学率学期分布的成本收益、个体投资效用最大化和远程教育投资环境等问题。基于个体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对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员进行的分析显示:辍学会对学习者个体和远程教育机构的投入成本造成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损失和浪费;辍学者不能实现投资效用的最大化;远程教育机构投资环境会对个体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远程教育机构应构建基于云平台的个体保障循环系统和机构保障循环系统,通过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环境来保障更多学习者完成学业,实现个体和远程教育机构投资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的教育投资收益—成本函数模型中,投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投资收益分为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将心理成本和非经济收益转化为经济价值形式进入模型分析过程.教育效率、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等因素直接影响教育投资收益,而受教育者的天赋、当前人力资本水平、家庭和国家教育投资水平等对教育效率具有正向效应.通过比较物质资本收益率、家庭教育投资收益率和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从短期和长期角度,对家庭、国家教育投资决策及其均衡状况进行探讨,可以看出深化教育投资需要健全教育环境、完善劳动市场、注重个体天赋和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不同阶段的教育具有不同的公共产品性质,区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为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我国现实的国情和国力也决定了现阶段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十一五”规划期间,划分教育投资主体的不同层次和类别,形成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共同投资教育的局面,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运用教育基尼系数量化了我国1997-2012年30个省份的教育投资公平程度。建立合适的Panel Data进行实证研究我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投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当基础教育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逐步递减;各区域的高等学历人才并不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非常低;目前东、中部地区的教育投资的公平状况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可以较好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BCC)对我国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公共投资绩效的测度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投资在经费规模上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即东部最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且在绩效水平上也存在显著区域差异。而基于面板Tobit回归模型对高等教育公共投资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对于全国,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对高等教育公共投资绩效产生正向影响,高校生师比和政府财力对高等教育公共投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三大区域受不同影响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目前有高职院校82所,分布于13个市,但分布不均匀。这种分布状态与各市经济产值以及人口分布,均表现出了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与经济产值之间的相关性尤其突出。因此,总体来说,江苏省的高职院校设置与区域经济吻合度较高。但是,高职院校出现了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这不利于经济落后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政府要加大投入与政策倾斜,促进经济落后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