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郭强 《寻根》2021,(1):14-16
大禹治水的传说在中国流传极广.传说尧在位的时候,发生了大洪水.洪水冲垮了房屋,淹没了田地,还淹死了许多人.为了解除群众的疾苦,尧帝召集众首领,共同商议治理洪水的事情.最后,大家推举一个叫鲧的人来担当这一重任.鲧治水采取的是用石块和泥土筑坝的办法.结果是坝越高,水越涨,憋在堤坝中的洪水,犹如囚在笼中的猛兽,只要突破一个缺...  相似文献   

2.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长期以来,女性的地位与权力与男性有着极大的不平等,并长期禁锢人们的思维模式。在男尊女卑的中国传统社会中,从家族行为延伸到政治行为的"妾妇之道"对产生中国文人深远影响,使得中国文人的妾妇心态广泛存在。文章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析中国文人妾妇心态的表现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世界各国音乐教育的普遍趋势,它体现了一种崭新的音乐价值观念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我国高校来说,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利于拓宽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身体是体育的载体和基础,老子虽然没有直接论述过体育,但他对身体的独特理解蕴含着别具一格的体育观。在老子那里,身体具有同自然一样的本体论特征,它内在包含着身心天然合一的身体结构观、贵柔守气的身体功能观、顺应自然的身体安置观。老子的自然主义身体观决定了他必然把保全身体作为人生的根本目的,由之形成关于体育活动的"摄生视界":拒绝有意识身体开发的活动,允许身体活动形式多样化,对开展体育活动的条件不刻意强求。在老子这种具有超越性的摄生视界之下,现代体育的片面性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身心二分传统根本无法消解体育中的异化问题,偏执于以身为主体的西方体育观无法平等对待其他体育形式与传统,对竞技体育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缺乏辩证理解。  相似文献   

5.
6.
<正>萧红和曼斯菲尔德都是学界公认的具有女性意识的女作家。然而引起笔者注意的是,她们各自跌宕而不幸的婚恋经历与其女性意识的形成,以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萧红(1911—1942)和曼斯菲尔德(1888—1923,英国女作家)的女性意识的形成,都与她们自身不幸的婚恋经历有着很大关系,其中更因战乱、漂泊、贫病、孤独而加深了这不幸。  相似文献   

7.
明清赋集的编选评点,大多成于文人士大夫之手,其最直接、最根本的诱因是科举取士。一部赋集基本上可视为历代赋体流变史,赋家选篇定目时内蕴溯流穷源的历史观,汉赋的选篇与评点关系到整部赋集的批评宗旨;从赋篇的次类看,明人辞赋总集的编纂,有尊己之意,清代则以尊王为主,而汉赋的不同归类则形成多样化的批评内涵;赋集评点本对汉赋的选评,不仅有事实上的存史之功,还是中国赋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儒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学史则是传承记载儒者道德人格与思想学说,传承中华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如此看来,宋代儒学,则更需整理与传承,用以支持我们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滋养我们现代人的精神心灵。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民族,历代儒者的嘉言懿行同样得到完整的保存。自《史记》列《儒林传》,历代正史均有承袭。《宋史》则在《儒林传》以外,单设《道学传》。综合此二传,即可得两宋儒学的概要。以《宋史·道学传》和《宋史·儒林传》为基础,增加此二传以外的其他儒者,可以撰写一部内容更为丰富的宋代儒学史。这将为宋代哲学史研究,提供有别于理学史的更为宽广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康弘 《世界文化》2005,(2):22-24
印象派把“光”和“色彩”看成是画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创作中竭力描绘事物的瞬间印象,表现感觉的现象。在他们看来世界万物在阳光下一律是平等前。雷诺阿曾说过:“自然之中,决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他们在创作中全力以赴地描绘“光”。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充满了归属感和生活方式共性中的多样性的地域单元和时空坐落,是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鲜活经验和创新智慧的磁场和容器。以时间逻辑和空间逻辑重构社区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路径,以故事逻辑呈现、诠释、传播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杠杆,是城镇化进程中文化遗产活化和社区精神重塑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启功的绘画     
启功 《中外文化交流》2012,(9):98-F0004
  相似文献   

12.
阿昌族的语言民俗、信仰民俗、节日民俗、人生礼俗蕴含多民族文化内涵,是阿昌族与其周边其他民族交往交流过程中文化涵化的结果。阿昌族民俗深受傣文化和汉文化的浸润影响,地理环境、政治体制、宗教传播、族际通婚等是阿昌族民俗文化涵化的主要原因。阿昌族本着“和谐共存发展”的理念,对其他兄弟民族的民俗文化加以采借与调适,从而形成了具有融合特征的民俗文化,有利于区域内各民族的文化共存与交融,奠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民俗文化融合逻辑。  相似文献   

13.
成都城市历史悠久,亦一直是西方汉学重点研究的中国城市之一。成都进入西方人视野的时间最早可追溯至14世纪的《马克·波罗游记》。随后,陆续入蜀的西人不断用其笔触丰满着西人视野中的锦官城形象。至今,当代西方汉学家仍有不少将其研究目光投注中国西南地区,聚焦成都的社会与文化,其构建的成都形象不仅具备时代特征,亦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嬗变。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媒介文化境遇之下,手机支配性已悄然生成,并在时空感、便捷性、娱乐度、审美观以及商业化等维度,引发多维核心价值理念的重新建构。但是,手机支配性的生成在健康、安全、沟通以及强迫症结等方面引发了强烈的社会焦虑感和针对性批判。对此,需要从手机支配性所处特殊境遇出发进行时代深思,即在明确手机支配性正反影响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手机技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荷马是站立在西方文学长河源头的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和公元前8世纪之间。"他是诗人、哲学家、神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农林学家、工艺家、战争学家、杂家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在一切方面为希腊乃至  相似文献   

16.
很多时候,人物传记片为我们展示了人间最为真实和美好的故事,它不需要虚构,不需要哗众取宠,也不需要过多的特技制作,却最能打动人心,甚至屡屡成为电影节颁奖台的座上宾。在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典礼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故事:1925年,墨西哥城大街上发生了一场车祸。一辆小轿车与一辆有轨电车相撞,坐在小车里的18岁少女弗里达·卡洛遭遇了她人生的劫难,尽管死神没有夺走她年轻的生命,但却给她带来了永久的阴影。一根断裂的铁管刺穿了她的子宫,不仅导致其终身不育,并发的后遗症也从此缠绕上了这个不幸姑娘的身体。躺在枯燥乏味病…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对康德《判断力批判》主旨精神的分析,在其先验美感理论的基础上对舞蹈审美存在本质进行深入研究,把人们对舞蹈的审美置于人的主体性原则当中,对舞蹈审美传统观点中所谓的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之争的存在意义进行剖析,分析舞蹈审美回归本真审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弥补了当代舞蹈审美理论的"主体性缺场"。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绘画自远古开始,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演变,以其丰富的表现内容和卓绝的笔墨神韵独秀于世界绘画史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审美要求的不断发展,中国绘画的分科随着题材的增多逐渐比较细致了。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说:“夫画者,以人物居先,禽兽次之、山水次之。楼殿屋本次之。”他将画分为四个科目。此时,唐德宗李适(公元742-805)当政,人物画处于发达的时代。而花鸟画、山水画还没有发展到与人物画抗衡的较高水准。晚唐张彦远《历代名画iL》中则将画分为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人科。到厂家代,郭若虚在《图面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