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家校共育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家校双方的观念需有所转变,破除以往唯分论的想法,改变以往以量提质的教育方法。在近三十年里,家校共育的实践对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仍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共育应重视“减负增效”,通过提升教育质量来减轻学生负担,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平安 《学苑教育》2022,(35):12-13+16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合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学校、家长要加强合作,转变家校合作观念,丰富家校合作的形式及内容,提升家校合作的深度,这样才能够实现双减政策下“减负不减质”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家校合作的优势所在,并对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合作面临的挑战展开分析,最终提出有效策略,希望对该领域研究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冯翻元 《科教导刊》2023,(11):14-16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家校社协同育人正面临着角色定位变化、育人价值认同差异、教育资源利用不均、协作意识淡薄等困境。为了应对这些困境,学校亟须找到三方实践路径,通过提高三方协作育人意识与能力,家校社共育新模式,树立平等的协作育人观念,建立长期协作战略规划,不断推进协作育人制度化、体系化,以期更好地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倡导教育要返璞归真,家校携手共育才能让“双减”政策有温度地落实。通过转变教师、家长共育观念、获得家长行动支持、改变共育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家长的意识担当、角色担当和行动担当,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节奏一致、同频共振。基于此,教育可回归初心,学生可拥有童年的本真与幸福,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学生成长的良性循环教育生态链。  相似文献   

5.
丁亚平 《江西教育》2023,(23):16-17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和贯彻实施,部分家长在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时感到焦虑和不适应。针对家长的这种焦虑心态,本文提出了“双知”的应对策略:从知“己”的角度出发,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家长自身的认知水平;从知“彼”的角度出发,让家长有更多机会了解课堂、参与课堂,提升对学校教育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6.
2021年“双减”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学校教育的挑战,而且对家长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家庭与学校如何形成“合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搭建良好平台,已成为目前小学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家校合作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仅学校教育应紧跟当前教育形势,家庭教育也应配合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但目前小学家校合作面临着合作形式单一、双方责任意识模糊、托管服务有待商榷等问题,因此,家校合作应发挥家长的桥梁作用、扩展家校合作的形式与途径、切实完善托管服务等。  相似文献   

7.
“双减”政策的落实需要家校合作。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双减”的紧迫性,坚信“双减”内外兼治能够推动“减负”目标的实现。学校要正视家长的困惑,明确指出效用假象,并引导家长正确理解“双减”政策。学校要积极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要,提供家庭教育指导,通过服务家长落实“双减”政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减轻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提倡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家校共育,是践行“双减”政策的体现,家校共育能够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引导学生掌握高质量的时间规划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放学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高质量地复习所学的知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家校共育的不足之处,深入研究“双减”政策下的初中数学家校共育策略。  相似文献   

9.
家校合作早已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当前做好“双减”工作,更需要家校相向而行,找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又避免负担过重的平衡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面临旧样态的解构与新生态的建构生成,在教育环境深刻变化过程中,各主体推进家校合作面临着新要求和新挑战,因此分别从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组织、学校、教师和家长角度对新形势下家校合作的顺利推进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双减”政策的颁布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创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使德育合力最大化,实现高水平教育。文章从德育教育实战出发,结合目前教育现状,提出“双减”背景下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教育的有效策略,增加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莎  邓洁 《科幻画报》2022,(8):203-205
学生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多方面共同影响下成长的,其中家校共育是保证学生全面成长极其重要的条件。家校共育可以有效地整合更多的教育资源,从学生各个方面着手,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符合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需求。因此,家校共育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状况。自从“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学生在家学习的时间开始增多,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来,家校共育的矛盾也更为突出地显现出来。通过调查了解,笔者发现现阶段家校共育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家长与教师之间存在观念冲突、责任划分冲突以及家校合作形式单一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相应地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家校共育开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纪元 《教学与管理》2023,(33):28-33
对四省市的中小学生、家长、教师的调查发现:学生课后服务参与度、满意度普遍较高,课后服务内容、师资是影响学生课后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学历、收入、课后服务设施正向预测家长课后服务参与度,课后服务监管制度更容易正向预测家长课后服务满意度;教师课后服务参与度存在班级规模效应,其课后服务满意度提升空间较大,薪酬待遇成为最重要正向预测因素。因此,建议持续丰富课后服务资源供给,强化课后服务师资质量提升,深度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强化家校沟通反馈机制,提高课后服务信息传导效率,提升家长课后服务满意度;优化教师课后服务工作氛围,提升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综合收益,促进教师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我国推出了“双减”政策,目的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业负担,让学生在“增效减负”理念指导下进行学习,实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共同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初步接触英语学科,教师需要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积极推进与家长的合作,在家校共育理念下开展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分析了在“双减”政策下开展小学英语家校共育的意义,探索了有效实施家校共育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学科课后作业的布置以及校外培训进行了限制,让体育、美术等学科的课外活动开展不足的情况得到了弥补。近两年,国家对学校体育以及青少年体质非常关注,且相继出台了一些文件。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做好课外体育活动的引导教育很重要,其间也必然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参与,只有双方联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好学生体质的提升。当前对于这项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但诸多一线教师都主动在这方面大胆落实,积极总结,而本文则结合具体情况给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蔡明玉 《教师》2024,(5):117-119
“双减”背景下需要家、校、社三者联动,以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人们日常工作、生活需要为参考,整合资源形成“多元主体、多领域交叉”模式,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使其学会一到两种终身受益的体育项目。为探寻现阶段青少年体育锻炼工作中,家、校、社联动存在的短板,文章特别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综合模式分析了三者思想层面、资源层面(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思想交互不足,资源整合水平尚待提升,制度有待改善。以上问题的应对上需要政府主导,推进家、校、社深度沟通,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做好资源统筹,以破解具体难题,推进青少年体育锻炼向可持续性、系统性、科学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方珊珊 《科幻画报》2023,(4):206-207
“双减”政策的实行,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小学教师和家长为访谈对象,发现目前家校共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度执行力不强、意识薄弱、模式僵化、内容片面,这些现实问题强化了推进家校共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保障制度落实,革新共育理念,完善共育渠道,丰富共育内容,从而促进“双减”政策落实的真实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应扭转教育价值取向、确立“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观,厘清家校双方权责边界、促进家校共育走向深度融合,建设学习赋能的家校共同体、致力于提升家校教育水平,由此实现高质量的家校共育,以助力“双减”有效实施,重塑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8.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压力需要得到有效降低,仅靠学校方面的努力是不足够的,家庭方面也应该认可学校工作并给予支持,在此情况下,小学班主任可以采取“家校共育”的教育方式使得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更加紧密。小学班主任一般负责学生平时在学校中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当他们存在情感或者是成绩上的问题时,都会及时帮助解决,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家校共育”可以使得家庭更加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从而跟着学校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他们身心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从中央颁布“双减”政策之后,我国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加强家校的合作,建设中小学德育教育家校合作共同体,成为了时代的要求和选择,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德育模式有利于发挥家校德育合力,有利于消除家校德育中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学校探索新的德育模式。但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家校认识不深、规划不足、家长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在“双减”的背景下,中小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德育合作共同体理论的学习、有计划地落实家校德育合作共同体的构建、加强家校之间的平等交流对话、发挥教育部门的统筹和协调管理作用、探索更加丰富的家校德育合作的活动形式等路径来构建德育教育家校合作共体。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落地,如何使学生在提质减负层面达到动态平衡成为家校共育的重要研究内容。杉木小学成立四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指导团队,积极畅通家校桥梁,基于学情努力探索实践,最终形成一系列操作性强的家校共育策略实践,以期惠泽更多普通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