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弄斧必到班门”这句话,是数学家华罗庚说的,是他的为学心得。当时,我问他近期有哪些学术活动,他说,他已接到西德、法国、荷兰、美国、加拿大的多所大学邀请,前往讲学。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课改大潮中,一些青年教师认真思考,大胆实践,勇挑重担,成为课改的生力军,这是令人兴奋的。但是也有一些青年教师自以为羽毛未丰,便“循规蹈矩”,不敢放手搞课改。因此,有必要提倡“弄斧到班门”的勇气。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古往今来,循此路成大业者不乏其例。科学家爱因斯坦敢于批判牛顿,超过牛顿,在牛顿的古典力学的基础上发展成了相对  相似文献   

3.
<正> 一、从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谈起 俗话说,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与之相近的格言还有闻过则喜,见善则迁。这样的一些学习道理并不难懂,但为什么学生都很少能从心理上接受,并加以积极实践呢? 问题的严重性恰在于此,因为真正的进步就意味着自我突破,而自我突破就是一个对缺点不发现、暴露、省悟并加以改正的循环往复过程。其图式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求异不是终极进行作文立意训练时,老师往往陷入一种误区——异作文是好作文,教会求异是首要任务。不知不觉之中,在强调正面立意的同时更强调它的反面立意,最明显的例子如“近墨者未必黑”“弄斧必到班门”“亡羊补牢为晚”“开卷并非有益”等等。其实对这个问题,还有继续探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进行的教育改革中,一些青年教师认真思索,大胆实践,勇挑大梁,成为教育改革的生力军,这是斗分令人兴奋的.但是,也有一些青年教师自认为羽毛未丰,便循规蹈矩,不敢放开手脚搞改革,生怕别人议论"自不量力".所以,提倡"班门弄斧"的勇气,以推进教育改革,实属必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古往今来,循此规成大业者不乏其例.爱因  相似文献   

6.
成长意林     
【成功】高手对面才是高人。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方可窥见真知和绝技。两人是年轻的拳击手,都还没到在拳台上耀武扬威的阶段。两人是好朋友,一样的高,一样的壮,都是左撇子,善使神出鬼没的左勾拳。两人常在一块比  相似文献   

7.
一、根据 1991年高考大作文“近墨者黑 /近墨者未必黑”的逆向思维方法,设计如下一组逆向思维的作文题目。   1.开卷有益 /开卷未必有益   2.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未必成   3.车到山前必有路 /车到山前未必有路   4.知足者常乐 /不知足者常乐   5.班门何必弄斧 /班门应该弄斧   6.失败乃成功之母 /成功乃失败之母   二、下面有四个成语,注明了人们习惯的理解和认识,请你运用逆向思维,反其意而用之,确立自己的观点。   1.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   2.狐假虎威:比喻倚仗别人的势…  相似文献   

8.
成语『班门弄斧』是个贬义词,华罗庚先生却说:『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这是我一生的主张。』『班门弄斧』本是指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但班门弄斧者正是敢于在高人面前推销自己,展示自己才能的人。这种人在班门前并非卖弄本领,而是在展示自己的才华,以期得到重视,从而学到更多的本领。如果是这样的话,『班门弄斧』又有何不可  相似文献   

9.
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这句话最早是柳宗元说的。他在《王氏伯仲唱和诗序》这篇短文中写道:“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人们往往借它来嘲笑那些不自量力的人。因此,一般人往往以为,任何在班门弄弄锯、耍耍斧的行为都是不对的。其实也不尽然。班门弄斧不是不识青天  相似文献   

10.
拿云 《中学生读写》2010,(9):118-118
班门弄斧,虽然不免见笑于大方之家,但真正的方家大师,他们的笑,不会是嘲笑、讥笑,而只会是面对那份青涩纯诚的会心的微笑。毕竟,弄斧于班门的确是需要一份朴实的勇气的,而这份勇气又的确不是任谁都能拥有的,它只属于那些初生的牛犊。  相似文献   

11.
与同事闲聊工作心得,常听到“语文难教难讲”、“语文越教越不会教”之类的感慨之言。笔者在认同的同时,还想班门弄几斧,说点拙见——语文教学要有三种精神:合作精神、人文精神、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2.
人们一般都用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认为这是不知轻重 ,没有修养。不过 ,在教育教学领域 ,随着新课程走进中小学课堂 ,这个贬义成语似乎阐释了一种更加合理的师生关系 ,暗含着些许值得发扬的可贵精神。首先应该肯定 ,弄斧者选择班门可谓用心良苦 ,只有弄斧班门 ,才能在表现自己长处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 ,也才有可能求得行家里手的帮助指导。所以 ,班门弄斧的本意不全在于卖弄本领 ,而需要特别看重的却是弄斧者潜在的合作意识和求教精神。新理念下的教育教学 ,必须突出培养的学生行为 ,诸如 :谈自己的思路 ,讲各自的设计 ;展示习…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拿破仑也曾说":一匹马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紧紧追赶并要超越它,就永远不会疾驰飞奔。"可见,正是对手激励你风驰电掣,将潜能激发到极致,他是你人生路上的"参照系",是你成功的梯。但对手给你的却是这样的错觉: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赛车路上的弯道,驶向胜利彼岸的漩涡,翱翔九天的恶劣天气。可是,如果没有对手,就不会有"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迈史篇。其实对手就是成功之梯上的横板,每踏上一格就意味着你在人生之路上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4.
话题作文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的考试作文形式,可以说:话题作文是一枝独秀。而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篇出色的“话题作文”,“创新”就成为摆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的首选。那么怎样在话题作文写作中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一从立意求新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1、逆向求异,另辟蹊径。“文章最忌随人后。”怎样立意不随人后呢?这就要运用逆向求异,学会反面文章正面做,或者正面文章反面做。如你说“近墨者黑”,我就说“近墨者不黑”;你说“不能班门弄斧”,我就说“弄斧必到班门”;你说“玩物丧志”,我就说“玩物长志”;你说  相似文献   

15.
罗卫星 《湖南教育》2003,(24):47-47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力求学生作文不说旧话、套话,有思想的火花。教师可以从作文立意上,教育学生以“新颖”、“独特”的原则,逆向思维,力图创新,发前人之所未发。诸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也应谋其政”,“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也怕巷子深”,“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班门弄斧”———“弄斧必到班门”……像这样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求异思维训练,当然对学生作文立好意,作好文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要想文章“清如许”,还得有“源头活水来”。这“…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语文课,没有诗。”一位语文界前辈不无感慨地说过。可是,听了杜老师的这节课,不仅被她那颇具中西文化底蕴的探索勇气所鼓舞,更为课堂上学生那“旺盛葱茏,杂而不乱”的译诗热情所感动。俗话说,“弄斧”是应该到“班门”前来“弄”的。诗歌品味,如何能够在一堂课上取得最佳的“优化效应”?是像传统诗歌教学那样“讲背景、扣诗眼、释主旨、体情致”,还是如大学讲坛里听一个满腹经纶的教授灌输式地自我陶醉呢?杜老师的课,非常大胆地对诗歌教学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探索———让学生通过对狄金森诗歌的“译诗”活动,体验诗歌独特的意蕴,并提…  相似文献   

17.
推荐人语:成语“班门弄斧”的意思就是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这固然不足取,但在行家面前缩手缩脚也大可不必。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鲁班面前“有斧不妨弄一弄”,既要敢于弄斧,又要善于弄斧,年轻人应该有这样的勇气与见识,惟其如此,才能使科学文化、人类社会在否定之否定中进步。本文以科学史上三个雄辩的事实较为深刻地论述了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8.
作文要写出新意,可以有很多方法,这一期我们讲的是唱反调。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免不了会唱唱反调,比如和大人顶嘴,就某个问题展开的讨论。还有辩论会,那可是双方公开唱起了反调。而在作文中,唱反调是让观点出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比如对“班门弄斧”唱个反调,就有了“弄斧就得到班门”的说法,比如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唱个反调,就有了“愚公太愚,智叟聪明”的结论。唱反调成了新思想、新观念的孵化器。反调要唱得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得分清什么可以反,什么不可以反。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这人人都知道,如果你偏要反这…  相似文献   

19.
寻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家认为,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引趣凡是富有兴趣的东西特别能引起人的思维。勤学知识是思维的最初动力和基本手段。一般而言,学习越勤奋,知识越丰富,思维就会越敏捷。攻难思维的“脾性”不爱和容易的问题打交道,而喜欢和困难交朋友,华罗庚有一句警语:“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动情俗话说:“知情达理”。先动之以情,引发思维,再达到晓之于理。求变将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重新组合可以激发思维,对已经熟悉的事物变换一个角度认识,可  相似文献   

20.
[互动阅读]嘲讽莫对"弄斧"人班门弄斧的原意是指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中国号称"文明古国",自古就信奉"姜还是老的辣",对于"班门弄斧"的人自然是冷眼相看,甚至还要无情嘲讽。(①概括开头两句话的写作内容。联系文章标题,想一想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然而,倘若我们仔细思量一番,班门弄斧真的就毫无可取之处吗?非也!非比!(②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连用两个"非也"吗?)其实班门弄斧的人也有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