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之间蕴含着内在的相互关系。在概括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状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关系,揭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深刻而又复杂的,由此产生了一对矛盾的结果。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扩大经营规模。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不会导致大范围的农业劳动力失业。  相似文献   

3.
在对相对贫困界定的基础上,利用2013 ~ 2014年吴起调研数据,分析了相对贫困与非贫困农户资源禀赋的差异,结果显示二者在家庭非农劳动时间比例、社会资本、初始资源禀赋及土地结构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别;Logistic回归表明:(1)初始资源禀赋的差异对相对贫困具有重大影响;(2)家庭整劳动力数量及家庭劳动时间较小是农户相对贫困产生的重要原因;(3)社会资本投入可以显著改善相对贫困状况;(4)林业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户相对贫困状况.最后,文章提出注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相对贫困群体的比较优势,调节市场对财富的初始分配,以及,实施倾斜性财富再分配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影响劳动力迁移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即城市失业规模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对于城乡劳动力迁移规模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因为迁移成本存在流动性限制,使得农村居民收入为负值,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的去留与农村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的去留问题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过低的劳动力素质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职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到农村,为农村劳动力的“去”与“留”服务。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的发展内生于经济增长,其产业结构、土地结构、劳动力状况以及制度性因素都对城市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深入分析世界城乡人口迁移状况以及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特征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关系到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也关系到工业化、城市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与区域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自70年代末期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导入,激发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活力及其由农村向城市的集中,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劳动产出效率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城市化及经济的发展。本文即以此为对象,主要考察和分析了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人口迁移态势的变化及动因、迁移人口特别是乡—城迁移劳动力基本状况及迁移特征、农村劳动力迁移效应及其对推动区域发展的意义、政府对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乡—城迁移相关制度和政策的改革及其动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农村职业教育要更好地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应重新确立培养方向,创新办学模式,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与城市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青海省农业的稳步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协调城乡关系急需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以及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农村的转移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因此,从农村转移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转移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以及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目前,青海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着困难与机遇并存的现状。青海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低水平状态的关键所在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力资本障碍。  相似文献   

11.
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区养老和养老保险是农村现行主要养老模式。传统家庭养老面临挑战,农民有强烈的参保意愿。只有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才能彻底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继续发挥家庭和土地的保障作用,开展多种形式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改革使农村养老的经济基础、养老主体、养老道德规范、养老内容和养老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不能借鉴西方养老模式,而是要适应当前中国国情,以人为本,树立现代养老理念;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发挥亲情在养老中的作用;加快和深化农村社会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的制度与机制;积极推进"三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养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就是解决农民的最基本要求的问题,也是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一把钥匙。因而,研究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是现实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目前,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从目前我国农村具体情况出发,对农村养老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中国保障农村老人养老的有效对策,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的现状分析以及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的探讨基础上,指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应充分重视家庭养老,逐步探索并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5.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中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各种传统养老保障功能弱化,为了保障农村居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实现“老有所养”的社会建设目标,建立与现代农村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以来,苏州市开始了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目前,苏州市已初步建立起全面覆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农民的保养待遇逐年提高,实现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多渠道筹集和管理的日益规范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着缺少法律保障、覆盖范围太小、对土地的依存变大及农保资金筹集困难、保值增值渠道较窄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遵循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加快立法建设、合理规划养老资金的筹集与运作以及管理体制、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面临人口老龄化,农庭和土地的养老作用弱化,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加上认识上的偏差和立法滞后等问题,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缓慢。为此,应加强立法,稳定政策,理顺管理体制,健全有关制度,以期完善和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自2009年试点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一些方面仍有待完善。对于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如何"给予适当鼓励",建议由现在许多试点地区规定的绝对金额改为相当于当地最低缴费补贴标准的一定百分比;对于累计缴费超过15年的如何"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建议以后每满一年可在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及当地政府提高基础养老金部分的基础上加发2%;对于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如何保值增值,建议最好将其委托给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统一投资运营;对于60岁时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的平均计发月数是否应与现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同年龄的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平均计发月数相同,建议适当下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的平均计发月数,并可考虑形成今后每10年按全国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调整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首要问题是保险基金筹集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中存在着基金筹集比例不合理、基金来源不稳定及基金筹集渠道狭窄等问题。为改变基金筹集较为困难的现状,急需改革农保基金筹集比例,明确国家、集体、个人三方责任;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来源不足;拓宽基金筹集渠道,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