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应用题有三个特点,即有具体内容、有数量关系、有结构特征,还牵涉到许多数学名词术语,所以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但笔者认为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应用题教学也只有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使学生学得活、学得好。那种教师一例一例地教,学生按固定思路一题一题地练,甚至死记解题程式、解题方法、搞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有背应用题教学的初衷,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品质等数学素质的培养。笔者认为应用题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可从以下…  相似文献   

2.
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是开阔思路、活跃思维、沟通知识内在联系、培养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既要看发散的数量,更要看发散的质量,两者缺一不可。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以发散思维的三个特性(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人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培养流畅性和变通性,增加发散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意义重大,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可通过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训练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鼓励质疑问难、认真探索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小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题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应用题教学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要用教育的创新来实现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而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发散思维,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年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发其智力,让学生自身有能力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已经属于后运算阶段了,应用题的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主要是针对怎样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的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步骤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用转化法解小学教学应用题,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促使学生解题时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进行思维,为创新能力的逐渐形成打下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发散思维是以某问题为基点向多方向多角度自由发散思考、追求多样性解答的思维方式,它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个基本特征。我在应用题教学中,自觉地冲破以“计算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把重心转移到发散思维的培养上来。一、抓多向性训练,冲破思维惰性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必须克服在解应用题时一条思路,一个模式、一种解法的毛病。在教学中应抓多向性——正向、逆向、背向、纵向、横向的训练。使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协调结合,交给学生思  相似文献   

8.
思维的灵活性就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时善于灵活应变的思维品质,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条件或问题展开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分析当前影响学生应用题解题效率的因素,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解题方法、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发散思维是一种寻求异样,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同一个问题的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经过发散,然后集中,可使一个问题、一个结论,从各种角度、用多种方法得到解决。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应当注意和加强发散思维的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过程中的重要思维方式,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摆脱思维的僵化或呆滞。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当中,能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需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根据典型题型灵活转变学习策略和解题思维,从而实现学习质量的持续改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三种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粗浅的分析探究。教师应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供各种机会与条件,创设多种情境,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帮助学生系统性掌握典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发散思维因素,精心设计发散教法和训练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下面举例说明应用题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几种训练形式。互、一回乡过的训结。一题多述,充分揭示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梨的千克数是苹果的114”,可叙述成:门)苹果的千克数是梨的4倍;(2)梨是总千克数的115;(3)梨比苹果的千克数少314;(4)苹果的千克数与梨的千克数之比是41;(5)总千克数是苹果的1今倍。”-”—”““—…  相似文献   

14.
沈萍 《青海教育》2002,(3):42-42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本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下面结合应用题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进行思维辐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根据条件进行思维辐射,运用归纳、类比等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小结,要求学生打破常规,寻求变异。如此可训练小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进而相对熟练地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例子,农场有桃树75棵,杏树比桃树多1/3。 启发学生从加减关系思考:(1)两种树共有多少棵?(2)杏树比桃树多多少棵?…  相似文献   

15.
发展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要求,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容,口头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更直接,语言的发展是思维发展的前提,“说”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并可促进大脑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长期进行“说”的能力培养与训练,既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更主要的这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与培养提高的过程.下面就以教学中的一些实例谈谈我的体会.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体现在通过应用题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发展思维能力.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是切  相似文献   

16.
尝试教学法是教学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教学法,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能提高课堂效益,又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实际中尝试教学法解应用题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创造性思维加以条理化、系统化,既把发散思维凝聚起来,又为今后更高度的发散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也不易。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设置有关分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审题和加强一题多解训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应用题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为目标,学生要了解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将其中的已知条件挖掘出来,这样才能顺利、准确地解答出问题。应用题教学要讲究策略,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实现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发散思维的机会,实现题目设置的弹性化、活性化。  相似文献   

19.
陈琼 《考试周刊》2014,(25):69-69
<正>发散思维可以赋予思维灵活性、广阔性、独创性等可贵的品质,它在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机会,拓展学生解题思路,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一般事物的质和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果改变其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往往侧重于集中思维的训练,忽视发散思维的培养。本学期,我特别注意发散思维的培养。具体做法是:一、认真设计发散性的练习。例如,学习并掌握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以后,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编题练习:看线段图编应用题、看式子编应用题、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重编应用题等。另外,我还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①给出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